一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86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具体为一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属于电子元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由电容器的极板和电介质组成,因此,电容在电子产品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目前的电容耐纹波能力差,使电容的制造成本高,而且目前的电容采用的是薄的箔材料,性能差,在电容的外表面套装的套管质量差,不能耐高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心设置芯体,且所述芯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垫片;所述芯体外侧设置固定层,且所述固定层外侧粘结套管;所述芯体顶端连接铧丝,且所述铧丝顶端焊接接线端子固定套;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套内部卡合接线端子,且所述接线端子外侧设置盖板橡胶层;所述盖板橡胶层底端连接导箔条,且所述盖板橡胶层的中心处安装压力阀。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接线端子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套管紧密包裹在所述固定层外侧,且所述套管的厚度为10-30mm。

优选的,所述芯体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芯体顶端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铧丝连接的接口。

优选的,所述压力阀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的接线端子设置有两个,且接线端子为圆柱形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套管紧密包裹在固定层外侧,且套管的厚度为10-30mm,使整体使用寿命久;芯体为圆柱形结构,且芯体顶端设置有两个与铧丝连接的接口,使整体承受温度更大;压力阀与接线端子连接,保护内部元器件的使用,使用大孔洞的导箔条,耐更大纹波能力,大大加强提高整个电容的可靠性,套管的材质采用的是环保材质的双层套管,平衡绝缘和散热,可耐高温,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端子,2、接线端子固定套,3、套管,4、底座,5、压力阀,6、盖板橡胶层,7、导箔条,8、铧丝,9、芯体,10、固定层,1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顶端中心设置芯体9,且所述芯体9与所述底座4之间设置垫片11;所述芯体9外侧设置固定层10,且所述固定层10外侧粘结套管3;所述芯体9顶端连接铧丝8,且所述铧丝8顶端焊接接线端子固定套2;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套2内部卡合接线端子1,且所述接线端子1外侧设置盖板橡胶层6;所述盖板橡胶层6底端连接导箔条7,且所述盖板橡胶层6的中心处安装压力阀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接线端子1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接线端子1为圆柱形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套管3紧密包裹在所述固定层10外侧,且所述套管3的厚度为10-30mm,使整体使用寿命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芯体9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芯体9顶端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铧丝8连接的接口,使整体承受温度更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压力阀5与所述接线端子1连接,保护内部元器件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该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当电容与电阻器配合使用,可以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该种超高温耐大纹波电容可以储存电能,需要的时候释放电能,例如相机闪光灯,加热设备等等,并且该种电解电容可以使电流超前电压,可以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并且压力阀5在感应到内部的压力后释放压力,从而保证内部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 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