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分体式卡座及具有该卡座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895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横向分体式卡座及具有该卡座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分体式卡座及具有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移动终端市场上,移动终端的背面有平面的,又有呈弧度面的。当前,移动终端用户越来越喜欢背面具有较大弧度的移动终端,也就是说,移动终端用户更偏爱于移动终端的背面弧度更大些,以使得移动终端显得更加美观。

移动终端的背面设计成弧面,其背面弧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移动终端中PCB板的宽度,即被占用的PCB板的宽度越小,移动终端的背面弧度易被设计的较大;被占用的PCB板的宽度越大,移动终端的背面弧度被设计的越小。PCB板上不仅要求紧挨地设置存储器和CPU处理器,而且PCB板上也要求设置着卡座结构,即PCB板的宽度尺寸被存储器、CPU处理器和卡座结构占用着。现有的卡座结构中具有卡托,卡托上具有SIM卡槽和TF卡槽,SIM卡槽和TF卡槽大致呈串联的形式连接着卡托的推送边,卡托的推送边长度小于该推送边任意邻边的长度。卡座结构整体位于PCB板上时,卡托需要沿着推送边前进的方向插入到卡座内。这样,PCB板的宽度就取决于存储器尺寸、CPU处理器尺寸和卡座结构的尺寸。

然而,这种传统的卡座结构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存储器尺寸和CPU处理器尺寸固定不变的前提下,由于上述卡托的推送边较短,而推送边的邻边较长,这样当带有卡托的卡座结构布置在PCB板上,只能沿着推送边前进的方向纵向布置在PCB板上,移动终端的背面弧度大小又取决于PCB板宽度方向上的剩余尺寸情况。因PCB板宽度方向上可用的尺寸有限,这样将会导致PCB板宽度方向上所剩的闲置尺寸有限,也就是PCB板宽度方向上被占用的尺寸较大,最终致使移动终端的背面的弧度不能设计成较大,影响了移动终端的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小卡座在PCB板的占用宽度,以适应移动终端背面大弧度设计的横向分体式卡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进一步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横向分体式卡座的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横向分体式卡座,包括PCB板、卡托和卡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兼容连接SIM卡和TF卡的SIM兼容端子以及能够连接TF卡的TF端子,SIM兼容端子和TF端子均固定连接在PCB板上;卡托的推送边长度大于该推送边的任一邻边长度,卡托上具有匹配SIM兼容端子的SIM卡槽以及匹配TF端子的TF卡槽,SIM卡槽的一端边和TF卡槽的一端边均连接卡托的同一个推送边;卡盖设定在PCB板上,且卡盖与卡托装配在一起。

在卡托被推送进入到该横向分体式卡座内时,为了使得PCB板上的芯片可以及时通过SIM兼容端子和/或TF端子读取对应卡内的信息,作为改进,所述的横向分体式卡座还包括位于卡盖上的推杆、导杆和检测PIN组合件,推杆的第一端与导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导杆的第二端连接检测PIN组合件,检测PIN组合件上设置有导电弹性部件;该卡座在有卡托进入时,导电弹性部件接触卡托。这样,在卡托进入该卡座内时,卡托接触到导电弹性部件,此时表明卡托已彻底进入,则PCB板上的芯片便会通过SIM兼容端子和/或TF端子读取对应卡内的信息。需要取出卡托时,顶触推杆的另一端,则推杆会带动导杆转动,然后导杆的第二端便会向外推动卡托,从而使卡托从卡座内移出,这样也就方便了更换SIM卡和/或TF卡。其中,为了保证推杆在卡座上的固定效果,以满足通过推杆的移动取出卡托的方便,作为改进结构,所述卡盖具有卡勾,推杆通过卡勾固定在卡盖上。

另外,为了保证推杆的第一端与导杆的第一端的活动连接效果,再改进,所述推杆的第一端具有限位槽,导杆的第一端可活动地位于限位槽内,以实现推杆与导杆的活动连接。

另外,在所述的横向分体式卡座中,卡盖与卡托可以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装配在一起。利用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既可以保证卡盖与卡托的固定结合效果,又可以方便根据需要将结合后的卡盖与卡托进行分离。

为了既方便把卡托推送到所述的卡座内,又可以方便将卡托从卡座内取出,以更换SIM卡和/或TF卡,作为改进,卡盖上相对的两个邻边均具有第一弯折臂,卡托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具有对应匹配第一弯折臂的第二弯折臂,第一弯折臂由第一折边、第二折边和第三折边依次连接而成,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之间的夹角处于[45°,60°]的角度区间内,第二折边与第三折边之间的夹角处于[10°,30°]的角度区间内。其中,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之间的夹角处于[45°,60°]的角度区间内可以方便将卡托从卡座中取出,而第二折边与第三折边之间的夹角处于[10°,30°]的角度区间内则方便将卡托推送到卡座内。

另外,作为进一步改进,在卡托与卡盖卡扣固定后,经过第一弯折臂上第二折边和第三折边的连接点且平行于第二弯折臂上第一折边的直线以及第二弯折臂上第一折边之间的相对配合距离d为0.25mm。其中,当该相对配合距离d大于0.25mm时,在卡座内取出卡托较为困难,而当该相对配合距离小于0.25mm时,卡托则比较容易从卡座中掉出,导致SIM兼容端子和/或TF端子不能识别相应的卡。该相对配合距离d为0.25mm时,可以在保证方便取出卡托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卡托在卡座内的固定效果,以确保SIM兼容端子和/或TF端子读取相应卡内的信息。

为了进一步地保证卡托与卡座之间的装配固定效果,所述第一弯折臂上的第一折边长度大于1mm,第一弯折臂上的第二折边长度大于1.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横向分体式卡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卡托的推送边长度大于该推送边的任一邻边长度,卡座结构整体在PCB板宽度方向上放置,SIM卡槽和TF卡槽并列地连接着卡托的推送边,这样便可以在不改变卡托插入卡座内方向、不改变PCB板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以及不改变存储器、CPU处理器布置位置的前提下,减少PCB板宽度方向上的占用尺寸,PCB板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剩余尺寸,PCB板的宽度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便可以将PCB板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背面弧度设计的较大,以满足移动终端的背面较大弧度的美观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横向分体式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卡座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卡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4中卡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所示卡盖的俯视图;

图6(a)为图4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6(a)所示推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分体式卡座,包括PCB板1、卡托2和卡盖3,作为改进之处,本实施例中的横向分体式卡座还包括能够兼容连接SIM卡7、TF卡8的SIM兼容端子4以及能够连接TF卡8的TF端子5,SIM兼容端子4和TF端子5均固定连接在PCB板1上,当SIM卡7与SIM兼容端子4电性接触后,则PCB板1上的芯片便可以读取SIM卡7内存储的信息,同样地,在TF端子5电性接触TF卡8后,PCB板1上的芯片也读取TF卡8内的所存储的信息;卡托2的推送边21长度大于该推送边21的任一邻边22长度,卡托2上具有匹配SIM兼容端子4的SIM卡槽23以及匹配TF端子5的TF卡槽24,在SIM卡槽23上可以选择单独放置SIM卡,也可以选择单独放置TF卡,在TF卡槽24上只能用来单独放置TF卡;SIM卡槽23的一端边和TF卡槽24的一端边均连接卡托2的同一个推送边21;卡盖3设定在PCB板1上,且卡盖3与卡托2装配在一起。

参见图1所示,相对于传统的卡座结构,本实施例卡座结构中,卡托2的推送边21长度大于该推送边21的任一邻边22长度,此时卡座结构整体可以在PCB板1宽度方向上放置,图1中直线a所指的方向即为PCB板1的宽度方向,同时,直线a所指的方向也是卡托2进入卡座内时的移动方向,SIM卡槽23和TF卡槽24并列地连接着卡托2的推送边21,这样便可以在宽度尺寸有限的PCB板1上腾出更多的剩余尺寸。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卡托2插入卡座内方向、不改变PCB板不改变PCB板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以及不改变存储器、CPU处理器布置位置的前提下,此时PCB板1的宽度方向上的剩余空间只有推送边21的邻边22长度决定。可见,相对于传统的卡座结构,本实施例中卡托的邻边22长度小于推送边21的长度,由此减少了PCB板1宽度方向上的占用尺寸,PCB板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剩余尺寸。此时,PCB板1的宽度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便可以将PCB板1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背面弧度设计的较大,以满足移动终端的背面较大弧度的美观需要。

在卡托2进入到该横向分体式卡座内时,为了使得PCB板1上的芯片可以及时通过SIM兼容端子4和/或TF端子5读取对应卡内的信息,作为改进,该横向分体式卡还包括位于卡盖3上的推杆61、导杆62和检测PIN组合件63,推杆61的第一端611与导杆62的第一端621活动连接,导杆62的第二端622连接检测PIN组合件63,检测PIN组合件63上设置有导电弹性部件631;该卡座在有卡托进入时,导电弹性部件631接触卡托2。这样,在卡托2进入该卡座内时,卡托2接触到导电弹性部631件,此时表明卡托2已彻底进入卡座结构内,则PCB板1上的芯片便会通过SIM兼容端子4和/或TF端子5读取对应卡内的信息。需要取出卡托2时,利用其他部件顶触推杆61的另一端,则推杆61会带动导杆62转动,然后导杆62的第二端622便会向外推动卡托2,从而使卡托2从卡座内移出。其中,为了保证推杆61的固定效果,以满足通过推杆61移动在卡座内取出卡托2的方便,作为改进,该卡盖3具有卡勾30,推杆61通过卡勾30固定在卡盖3上。

另外,为了保证推杆61的第一端611与导杆62的第一端621的活动连接效果,再改进,推杆61的第一端611具有限位槽6110,导杆62的第一端621可活动地位于限位槽6110内,以实现推杆61与导杆62的活动连接。其中,作为改进,本实例中的卡盖3与卡托2还可以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装配在一起。利用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既可以保证卡盖3与卡托2的固定结合效果,又可以方便根据需要将结合的卡盖3与卡托2分离开。

为了既方便把卡托2装入到卡座内,又可以方便将卡托2从卡座内取出,以更换SIM卡或TF卡,作为改进,卡盖3上相对的两个邻边均具有第一弯折臂31,卡托2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具有对应匹配第一弯折臂31的第二弯折臂25,第一弯折臂31由第一折边311、第二折边312和第三折边313依次连接而成,第一折边311与第二折边312之间的夹角处于[45°,60°]的角度区间内,第二折边312与第三折边313之间的夹角处于[10°,30°]的角度区间内。其中,第一折边311与第二折边312之间的夹角处于[45°,60°]的角度区间内可以方便将卡托2从卡座中取出,而第二折边312与第三折边313之间的夹角处于[10°,30°]的角度区间内则方便将卡托2插入到卡座内。

另外,参见图3中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在卡托2与卡盖3卡扣固定后,经过第一弯折臂31上第二折边312和第三折边313的连接点B且平行于第二弯折臂25上第一折边251的直线以及第二弯折臂25上第一折边251之间的相对配合距离d为0.25mm。其中,当该相对配合距离d大于0.25mm时,在卡座内取出卡托较为困难,而当该相对配合距离小于0.25mm时,卡托则过于容易从卡座中,导致SIM兼容端子4或TF端子5不能识别相应的卡。该相对配合距离d为0.25mm时,可以在保证方便取出卡托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卡托在卡座内的固定效果,以确保SIM兼容端子或TF端子读取相应卡内的信息。

为了进一步地保证卡托与卡座之间的装配固定效果,则第一弯折臂31上的第一折边311长度大于1mm,第一弯折臂31上的第二折边312长度大于1.5mm。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有上述的横向分体式卡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