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68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能传递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将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转变为频率相同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它是电能的传输、分配和使用的重要环节,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并确保其使用寿命尤为重要,而影响变压器使用寿命的决定因素是绝 缘层的老化。

油浸式变压器运行时,内部绕组,铁芯等部件产生损耗,损耗转换为热量并通过变压器油的热传导和对流作用传递给油箱壁,进而通过油箱壁的散热翅片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油浸式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允许超过85度,否则会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和寿命。夏季南方地区的温度偏高,导致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效率降低,导致上层油温常常会超过规定温度,此外当生产负荷加大时,油浸式变压器也会因为超负荷运行导致温度超过85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为变压器降温,极易发生事故。

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大都是采用散热管簇或是散热片的设计来增加散热面积,但在炎热的夏天这种设计经常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使得变压器的温度仍然处于较高的状态,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和寿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容易发生事故。

在申请号201620035939.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超高效通风散热变压器,包括油箱,油箱四周设有多组散热管簇,散热管簇为连续U型结构,油箱下端连接有出油管,出油管连接冷却管,冷却管连接与油箱连接的回油管,冷却管外侧设有密封的冷却箱,冷却箱一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水池,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回水管,回水管连接冷却箱。

该专利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变压器外装的冷却装置占据了较大体积,在实际的应用中,导致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优先解决冷却装置的安装问题,再解决变压器的安装,十分的不方便,严重的影响了安装进度;仅在变压器上配备了安全阀,未配备调压装置,在温度升高时,油压升高导致体积增大,未配有调压装置容易使变压器内部涨压,冲开安全阀,从而将多余的油排出,在长久的排油后,变压器内部油量减少,无法正常运行,需要填充新油才可以继续工作,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转,浪费原料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体积大影响安装和无法调压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侧边分布有多个散热管簇,箱体一侧固定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冷源箱,冷却箱经固定脚安装在箱体上,箱体上伸出有穿过冷却箱并回到箱体内的冷却管,冷却箱与冷源箱连通,箱体上固定有位于冷却装置一侧的调压装置,调压装置包括与箱体连通的壳体,壳体上方设有盖子,盖子上经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端部连接与壳体紧密贴合的调节活塞,调节活塞下方经第一弹簧连接有调压活塞,构成调压活塞将壳体内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的结构,调压活塞上设有节流孔,节流孔一侧设有单向流通装置,单向流通装置包括设置在调压活塞上下两侧的入流口和出流口,入流口和出流口之间设有锥形开口,锥形开口内小端位于入流口一侧,锥形开口内安装有锥形堵头,堵头经第二弹簧固定在调压活塞内,构成第二弹簧使堵头堵住锥形开口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将冷却装置和调压装置安装在变压器一侧,减小了占地面积,调压装置能够自动调节变压器内部的压力大小,使得温度升高和降低时变压器油体积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保证了变压器所在线路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侧边分布有多个散热管簇2,箱体1一侧固定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6和冷源箱7,冷却箱6经固定脚8安装在箱体1上,箱体1上伸出有穿过冷却箱6并回到箱体内的冷却管23,冷却箱6与冷源箱7连通,箱体1上固定有位于冷却装置一侧的调压装置9,调压装置9包括与箱体1连通的壳体11,壳体11上方设有盖子13,盖子13上经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0,调节杆10端部连接与壳体11紧密贴合的调节活塞12,调节活塞12下方经第一弹簧24连接有调压活塞,构成调压活塞将壳体11内分成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的结构,调压活塞上设有节流孔16,节流孔16一侧设有单向流通装置,单向流通装置包括设置在调压活塞上下两侧的入流口17和出流口18,入流口17和出流口18之间设有锥形开口21,锥形开口21内小端位于入流口17一侧,锥形开口21内安装有锥形堵头20,堵头20经第二弹簧19固定在调压活塞内,构成第二弹簧19使堵头20堵住锥形开口21的结构。

所述的箱体1下方设有固定脚5。

所述的箱体1上方设有多个高压绝缘套管3。

所述的箱体1上方设有多个低压绝缘套管4。

所述的箱体1上安装有位于调压装置9下方的安全阀22。

所述的冷却箱6和冷源箱7内填充有水。

所述的冷源箱7内设有冷源。

所述的调节活塞12与壳体11之间紧密贴合,构成调节活塞12可调节壳体11内调节活塞12下方压力的结构。

所述的散热管簇2为连续“U”型结构。

所述的上腔体14内填充有一定压力的变压器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将本变压器的固定脚5固定在所需位置上,连接高压绝缘套管3和低压绝缘套管4到线路中,变压器开始工作。

“U”型散热管簇2对变压器油起通风散热的作用,帮助变压器油将在使用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当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温度升高到散热管簇2无法即时将温度散发出去的情况发生时,冷却箱6对变压器油起降温作用,冷却管23将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导入冷却箱6内,冷却箱6内的冷却水对变压器油进行降温,冷却水吸收热量后进入冷源箱7内,在冷源箱7内的冷源作用下,冷却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得以降低,循环进入冷却箱6内再次对变压器油进行降温,保证变压器内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在变压器内温度升高时,变压器油由于温度升高体积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在变压器油膨胀时,导致变压器油的压力增大,与箱体1连通的调压装置的下腔体15内压力增大时,会将调压活塞上的节流孔16挤开,使得变压器油进入到上腔体14内,从而使得箱体1内部的变压器油的压力减小,使其能够稳定运行,不会因温度升高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调压活塞上的单向流通装置,能够使变压器油只能从入流口17向出流口18的方向流通,而不会从出流口18向入流口17的方向流通,下腔体15内压力增大时,变压器油箱锥形开口21的小端压紧堵头20,使得锥形开口21无法开启,变压器油不能从单向流通装置内进入上腔体14内,只能从节流孔16流入上腔体14内,使得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总量减小,压力回归正常,反之,当温度降低引起变压器油体积缩小压力减小时,上腔体14内的变压器油压紧堵头21向锥形开口21大端,从而使得锥形开口21打开,变压器油经由入流口17、锥形开口21和出流口18进入下腔体15,对箱体1内的变压器油进行补充,使得压力上升,保持稳定的工作压力。

调压活塞上经第一弹簧24与调节活塞12连接,在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内的变压器油进行交换引起压力的变化时,第一弹簧24能够辅助调压活塞在壳体11内做微小的位移。

调压装置上的调节活塞12 可以调节上腔体14的体积大小,进而调节上腔体14内的压力大小,可以根据变压器内的情况进行事先的设置,设置好之后就无须再进行修改,即可使变压器自行运行,而无须担心压力问题。

调压装置下方设有安全阀22,如果调压装置不能对变压器油的压力进行调节或者变压器油的压力变化超出调压装置的范围时,安全阀22打开,排出一定的变压器油,使得压力降低,维持变压器的稳定,当压力减小后,上腔体14内预存的变压器油对变压器内部进行补充。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有以下益处:将冷却装置设置在箱体一侧,减小了占地面积,仍然可以起到降低变压器油温度的作用;与箱体内连通一调压装置,可以对内部的变压器油进行自动调节,将由于温度升高或降低带来的体积变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从而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