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天线的中空膨胀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231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天线的中空膨胀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天线的中空膨胀式固定装置,用于将天线尤其是鲨鱼鳍天线固定在车辆表面。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汽车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车载电子设备具有越来越多的无线通讯功能,对车载天线的需求越来越多,从当初单一的AM/FM天线,发展到4G天线、WiFi天线、GPS天线、AM/FM天线、DSRC天线、DVB天线等等,每辆车上安装3~5个天线是常见现象。

鲨鱼鳍是车载天线的较为理想的选择。一般的,鲨鱼鳍天线安装在车辆表面是采用螺钉-螺母固定方式,在鲨鱼鳍天线底座下方设置一突出的中空螺钉结构,天线馈线从中空螺钉的内部穿过。要求车辆表面安装孔尺寸大于螺钉并小于螺母尺寸,安装前要求螺钉螺母分离,螺钉从车外部插入安装孔,螺母从车内安装,内外配合进行安装;并要求所有馈线都穿过螺母;安装过程复杂,人工耗费较大,速度慢、螺母易脱落。为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320891350.2的实用新型专利“车载天线安装结构”提供了一种方案,采用了卡件-卡爪配合结构,通过位于卡件垫圈中部的螺钉与天线底座螺纹连接,通过卡件扩开卡爪的卡脚部,抵接到车辆顶盖,实现了安装过程中天线配件不分离;但是结构复杂,在卡件上只能设置很小的通孔或槽供馈线通过,空间极小,当鲨鱼鳍天线中集成多个天线时,天线之间的馈线相互耦合,导致相互干扰和天线阻抗失配,同时防水密封也比较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现有天线固定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的中空膨胀式固定装置,解决安装部位天线馈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抗失配问题;有足够大的空间解决安装部位的防水防潮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车载天线的中空膨胀式固定装置,包括天线底板、中空凸台、膨胀管和固定螺栓,其特征是所述中空凸台设于所述天线底板的外表面上,所述膨胀管套置于中空凸台外部,所述固定螺栓将膨胀管固定于中空凸台上。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中空凸台的外表面形状与膨胀管的内表面形状对应,所述中空凸台包括膨胀体和凸台立壁,所述膨胀体位于凸台立壁的底部,所述中空凸台顶部设有凸台螺纹孔,所述凸台立壁上设有凸台中空开槽,所述的膨胀管包括膨胀部、顶部的垫圈部和让位槽,所述膨胀部上均设有变形槽,所述垫圈部上设有螺栓通孔,所述凸台中空开槽与让位槽位置对应。未安装前,膨胀管紧贴凸台侧壁,没有受到凸台锥形结构的挤压,中空凸台、膨胀管、固定螺栓或螺母尺寸均小于车辆上开孔尺寸。

更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部的底部设有锯齿形锐刺。利于膨胀管形变及刺破车体表层,实现可靠固定和良好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垫圈部上设有耳状止动片。在螺纹拧紧后,折弯耳部防止螺纹松动,提高抗振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凸台根部设有防水圈。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凸台为圆锥台、方锥台或多边形锥台。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凸台的高度为12~25mm,所述凸台立壁22的厚度为1.5~5mm,所述凸台中空开槽的开槽宽度为8~20mm。

作为优选,所述天线底板与中空凸台采用整体压铸工艺制作,材料采用铝合金。中空凸台也可采用金属制作为嵌件,天线底板采用增强塑料或树脂,并注塑成型为一体。天线底板与中空凸台材料也可用锌合金、不锈钢、铸铁、塑料、树脂、玻璃钢等其他材料及加工工艺实现。

作为优选,膨胀管为方管形状,开槽方式、数量与锥台相对应,膨胀管截面尺寸不大于中空凸台根部最大尺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有益效果及优点是:

(1)锥形台结构和天线底板一体化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2)采用中空膨胀结构,扩大馈线通过空间,解决多天线情况下,安装部位天线馈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抗失配问题;

(3)采用中空膨胀结构,有足够大的空间解决安装部位的防水防潮问题,同时提高生产和维修效率;

(4)膨胀管尾部膨胀部预置有锐刺,利于刺破车体表层,实现可靠固定和良好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中空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膨胀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局限性,设计一种车载天线的中空膨胀式固定装置。为说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车载天线的中空膨胀式固定装置,包括天线底板1、采用铸铝整体压制而成的中空凸台2、膨胀管4和固定螺栓5,其特征是中空凸台2设于所述天线底板1的外表面上,所述膨胀管4套置于中空凸台2外部,所述固定螺栓5将膨胀管4固定于中空凸台2上。

如图2至3所示,所述中空凸台2的外表面形状与膨胀管4的内表面形状对应,所述中空凸台2包括膨胀体21和凸台立壁22,所述膨胀体21位于凸台立壁22的底部,所述中空凸台2顶部设有凸台螺纹孔24,所述凸台立壁22上设有凸台中空开槽23,在满足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凸台中空开槽23尽可能大;所述的膨胀管4包括膨胀部41、顶部的垫圈部44和让位槽,所述膨胀部41上均设有变形槽43,所述垫圈部44上设有螺栓通孔45,所述凸台中空开槽23与让位槽位置对应。

车辆上开孔尺寸通常的15~25mm,形成的凸台中空开槽23及内部中空位置足以穿过SMA接头;利于天线生产组装及后期维修,在中空位置放置密封隔离零件(图中未示出),利于解决多天线情况下,使安装部位天线馈线之间远离,避免相互干扰和阻抗失配问题;有足够大的空间解决安装部位的防水防潮问题。图2所示,也可制作成单独的零件,作为嵌件,与采用增强塑料或树脂的天线底板,注塑成型为一体。

所述膨胀部41的底部设有锯齿形锐刺42,利于膨胀管4形变,所述垫圈部44上设有耳状止动片46。所述中空凸台2根部设有防水圈3,所述中空凸台2为圆锥台、方锥台或多边形锥台。所述中空凸台2的高度为12~25mm。所述凸台立壁22的厚度为1.5~5mm。所述凸台中空开槽23的开槽宽度为8~20mm。

如图1至3所示,天线装配过程中,固定螺栓5仅将膨胀管4固定在中空凸台2上,膨胀管4紧贴凸台立壁22,没有受到凸台锥形膨胀体21的挤压,膨胀管4的末端不发生严重变形;安装时,从车外部将中空凸台2、膨胀管4、固定螺栓5插入安装孔,在车内将固定螺栓5拧紧,压迫膨胀管2向凸台底部,受凸台锥形膨胀体21挤压,膨胀管的膨胀部41向四周膨胀,尺寸变大超过安装孔尺寸,并逐步抵住车体,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将天线零件分离,避免零件丢失,并简化安装过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仅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实施的较佳示例而已,并非对技术范围做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示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