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流保护的单芯镍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4492阅读:1221来源:国知局
带过流保护的单芯镍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带过流保护的单芯镍片。



背景技术:

常见的铜镍复合片是一张整体的镍片,成本过高,而且不带过流保护功能,当电芯内部短路时候容造成整个电池包短路,甚至着火。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带过流保护的单芯镍片,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带过流保护的单芯镍片,其特征在于,包含镍片,镍片上包含电池端部的正极凸起的容纳孔,所述镍片上还包含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焊接着铜质的防过流片,所述防过流片包含横向的基础片,基础片还通过变径部分连接着端部片,当电流过大的时候变径部分的铜片会熔断,端部片能接触电池顶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变径部分为折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镍片上还包含垂直于其的夹持凹槽,夹持凹槽中能放置电池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正极凸起的容纳孔中包含螺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端部片包含两片金属片,两片金属片之间能夹住电池上端的电极凸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两片金属片之间包含凹槽,电极凸起能够穿过该凹槽。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当大电流通过时截面积小的部位会发热熔断,起到断路保护作用;可以起到电流过载保护;单芯镍片可以减少材料成本,降低模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的防过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的进一步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的进一步改进结构示意图;

其中:1.镍片;2.散热孔;3.防过流片;4.夹持凹槽;31.基础片;32.变径部分;33.端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带过流保护的单芯镍片,其特征在于,包含镍片,镍片上包含电池端部的正极凸起的容纳孔,所述镍片上还包含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焊接着铜质的防过流片,所述防过流片包含横向的基础片,基础片还通过变径部分连接着端部片,当电流过大的时候变径部分的铜片会熔断,端部片能接触电池顶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当大电流通过时截面积小的部位会发热熔断,起到断路保护作用;可以起到电流过载保护;单芯镍片可以减少材料成本,降低模组重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实现,所述变径部分为折弯。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因为铜片要和电池端部结构,实现导电的功能,折弯使得端部片和电池顶部接触更方便。因为镍片是盖在电池群上的。

所述镍片上还包含垂直于其的夹持凹槽,夹持凹槽中能放置电池的壳体。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原来的电池都是通过支架直接固定,在收到外力的作用下,电池难免歪歪扭扭,甚至造成导电困难,采用本种结构,能使得电池上端被稳定固定。

所述正极凸起的容纳孔中包含螺纹。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进一步地,使得镍片不单单是和电池上端接触,同时还能固定电池上端,固定更稳固,防止脱离。

结合图5,所述端部片包含两片金属片,两片金属片之间能夹住电池上端的电极凸起。所述两片金属片之间包含凹槽,电极凸起能够穿过该凹槽。本处即实现的基本结构,类似的实现结构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锂电池镍片。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