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动铁芯与推动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185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动铁芯与推动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具体涉及其动铁芯与推动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推动杆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与动铁芯相固定,需要分别在推动杆外壁和动铁芯内壁上车出螺纹,推动杆上的外螺纹与动铁芯的内螺纹精度难以保证,使得推动杆容易偏心,导致推动杆上下移动时受阻,动静触点难以及时分断或接触,从而导致继电器响应速度变慢、使用性能下降;同时车螺纹较为麻烦,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使推动杆轴向定位更为精准、能保证继电器使用性能、提高继电器生产效率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动铁芯与推动杆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动铁芯与推动杆连接结构,包括动铁芯和推动杆,所述动铁芯设有上下贯穿以用于配合所述推动杆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槽壁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若干第一配合槽,所述推动杆下段形成有若干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向下或向上贯穿所述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与推动杆配合并使所述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相通,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固定有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配合槽内固定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配合槽槽壁固定并向推动杆延伸,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配合槽槽壁固定并向所述第一配合槽槽壁延伸,所述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内填充有胶水,所述动铁芯和推动杆通过所述胶水固定在一起。

实用新型通过胶水固定的方式将动铁芯与推动杆固定在一起,通过贯穿槽与推动杆的配合实现推动杆的轴向定位,贯穿槽的槽壁和推动杆的杆壁上都未设有螺纹,使推动杆与动铁芯的定位精度得到保证,保证本实用新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使用性能;其中,胶水可选择环氧胶等用于固定的胶水,第一配合槽贯穿动铁芯便于胶水的填充,便于胶水流入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内。其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用于增加凝固后胶块的强度、用于防止胶块断裂脱落。其中,根据需要设置第二固定件的数量,即选择在部分第二配合槽内设置第二固定件,或在每个第二配合槽内都设置第二固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配合槽径向槽壁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若干第三配合槽,所述第三配合槽的径向截面呈环形或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内卡圈,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三配合槽内配合有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述设置便于第一固定件的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配合槽径向槽壁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若干第三配合槽,所述第三配合槽的径向截面呈环形或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内卡圈,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三配合槽内配合有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述设置便于第二固定件的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动铁芯轴向截面呈H形设置,所述动铁芯上端形成有一向上贯穿所述动铁芯的第四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设置于所述动铁芯下端,所述第一配合槽向下贯穿所述动铁芯。第四配合槽用于减轻动铁芯的重量,以便于在磁路作用下的动铁芯及推动杆的上下移动;进行点胶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动铁芯及推动杆倒置,使第一配合槽开口朝上,以便于胶水的填充;根据需要设置贯穿槽与推动杆的大小,以避免胶水流至第四配合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配合槽未形成有第三配合槽的部分径向槽壁形成有螺纹结构。上述设置便于胶水的存留,防止胶水凝固后胶块的脱落,也使动铁芯与推动杆的固定更为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杆间隙配合或紧配在所述动铁芯的贯穿槽内。上述设置便于胶水填充前前推动杆与动铁芯的固定,也可避免胶水从第一配合槽内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配合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配合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厚度。根据需要设置第三配合槽的宽度、第二配合槽的宽度,以使第三配合槽的宽度略大于第一固定件的厚度,以使第二配合槽的宽度略大于第二固定件的厚度,从而使胶水存留在第三配合槽内、设置有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配合槽内,以进一步地防止胶水脱落。

实用新型通过填充胶水后胶水凝固方式将动铁芯与推动杆固定在一起,通过贯穿槽与推动杆的配合实现推动杆的轴向定位,贯穿槽的槽壁和推动杆的杆壁上都未设有螺纹,使推动杆与动铁芯的定位精度得到保证,保证本实用新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使用性能。其中,第一固定件可选择内卡圈,第二固定件可选择外卡圈,通过第一第二固定件的设置以保证凝固后胶块的强度,以避免胶块断裂脱落。其中,胶水可选择环氧胶等用于固定的胶水,胶水固定较螺纹固定加工更为简单,能提高本实用新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装配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动铁芯与推动杆连接结构,包括动铁芯1和推动杆2,动铁芯1中心处设有上下贯穿以供推动杆2下段通过的贯穿槽,动铁芯1轴向截面呈H形设置,贯穿槽槽壁上段向径向外侧延伸形成第四配合槽13,贯穿槽槽壁下段向径向外侧延伸形成第一配合槽11,第四配合槽13向上贯穿动铁芯1,第一配合槽11向下贯穿动铁芯1,第一配合槽11的部分槽壁向径向外侧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三配合槽12,第一配合槽11、第三配合槽12及第四配合槽13径向截面外缘均呈圆形设置。

推动杆2下段形成有三个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配合槽21,三个第二配合槽21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二配合槽21呈环形设置。推动杆2紧配在动铁芯1的贯穿槽内,并使第一配合槽11和第二配合槽21相通,第一配合槽11和第二配合槽21内填充胶水,胶水凝固以使动铁芯1与推动杆2固定在一起。第一配合槽11内固定有第一固定件3,第二配合槽21内固定有第二固定件4,第一固定件3与第一配合槽11槽壁固定并向推动杆2延伸,第二固定件4与第二配合槽21槽壁固定并向第一配合槽11槽壁延。

第三配合槽12内配合有第一固定件3,三个第二配合槽21中的一个第二配合槽21内配合有第二固定件4,第一固定件3为内卡圈,第二固定件4为外卡圈。第三配合槽12的宽度(上下的高度)大于第一固定件3的厚度(上下的高度),第二配合槽21的宽度大于第二固定件4的厚度。

实施例2

由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动铁芯与推动杆连接结构,包括动铁芯1和推动杆2,动铁芯1中心处设有上下贯穿以供推动杆2下段通过的贯穿槽,动铁芯1轴向截面呈H形设置,贯穿槽槽壁上段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形成第四配合槽13,贯穿槽槽壁下段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形成第一配合槽11,第四配合槽13向上贯穿动铁芯1,第一配合槽11向下贯穿动铁芯1,第一配合槽11的部分槽壁形成有一个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三配合槽12,第一配合槽11、第三配合槽12及第四配合槽13径向截面外缘均呈圆形设置。

推动杆2下段形成有三个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配合槽21,三个第二配合槽21呈上下间隔设置,第二配合槽21呈环形设置。推动杆2紧配在动铁芯1的贯穿槽内,并使第一配合槽11和第二配合槽21相通,第一配合槽11和第二配合槽21内填充胶水,胶水凝固以使动铁芯1与推动杆2固定在一起。第一配合槽11内固定有一个第一固定件3,第一固定件3与第一配合槽11槽壁固定并向推动杆2延伸。其中,第一固定件3为内卡圈,第三配合槽12的宽度(上下的高度)大于第一固定件3的厚度(上下的高度)。

实用新型通过胶水固定的方式将动铁芯与推动杆固定在一起,通过贯穿槽与推动杆的配合实现推动杆的轴向定位,贯穿槽的槽壁和推动杆的杆壁上都未设有螺纹,使推动杆与动铁芯的定位精度得到保证,保证本实用新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使用性能。其中,第一固定件可选择内卡圈,第二固定件可选择外卡圈,通过第一第二固定件的设置以保证凝固后胶块的强度,以避免胶块断裂脱落;同时,根据需要设置第三配合槽的宽度、第二配合槽的宽度,以使第三配合槽的宽度略大于第一固定件的厚度,以使第二配合槽的宽度略大于第二固定件的厚度,从而使胶水存留在第三配合槽内、设置有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配合槽内,以进一步地防止胶水脱落。其中,胶水可选择环氧胶等用于固定的胶水,胶水固定较螺纹固定加工更为简单,能提高本实用新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装配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