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接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43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接线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接线机构。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行业,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已成为能源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正在得到迅速发展,锂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使其成为备受瞩目的动力电源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电动设备方面。然而,由于锂电池很多时候是应用于比较颠簸、抖动的环境下,而锂电池并未有相应的加固机构,因而经常会出现脱落现象导致电线脱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不便保养及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接线机构,使得锂电池连接稳固、不易脱落、安全可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接线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电池连接件和线芯固定件;所述电池连接件为圆形结构,其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线芯固定件为圆筒状,其内部设有供线芯插入的容置槽。

可选的,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电池连接件和线芯固定件为一体化结构。

可选的,所述电池连接件和线芯固定件为铜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线芯固定件的外部还套设有绝缘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通孔和容置槽的设计,使得蓄电池电线外接更加牢固,适用于各种运动环境中;由于采用一体化铜质结构设计,不仅具有较强抗振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导电性能,可以适应大电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接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接线机构的应用方法示意图。

图示说明:电池连接件1、线芯固定件2、通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接线机构,包括:电池连接件1和线芯固定件2;电池连接件1用于与锂电池的电极连接;线芯固定件2与锂电池的外接导线连接。

具体地,电池连接件1为圆形结构,其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11,该通孔11内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锂电池的电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连接件1的厚度、通孔的孔径可以根据锂电池的电流要求来设定为不同尺寸。

线芯固定件2为圆筒状,其内部设有供线芯插入的容置槽,其外部还可设置一绝缘套,以对线芯固定件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线芯固定件2为闭口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开口式,通过开口使得线芯压入容置槽内。

电池连接件1和线芯固定件2为一体化的铜质材料制成,由于一体化的设计,能够使得导电功能发挥的更好,抗震动的能力也更好,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可以适应大电流。

在应用时,将电池连接件1上的通孔套在蓄电池接线桩的螺纹上以螺母可靠固定,外接导线剥线皮后拧紧装入线芯固定件2的容置槽中,并以液压钳卡死,这样即可将锂电池与外接导线稳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通孔和容置槽的设计,使得蓄电池电线外接更加牢固,适用于各种运动环境中。由于一体化的设计,能够使得导电功能发挥的更好,抗震动的能力也更好,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可以适应大电流。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