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插头及磁性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5493阅读:1552来源:国知局
电磁插头及磁性插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插头及磁性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插头插座夹紧主要依靠插座内的弹性电极片,当插头插入到插座中时,弹性电极片依靠弹力夹紧插脚,同时触头和弹性电极片接触导通电源。该种结构在插头插座多次使用过程中极易变松,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并且当插头插座被异常接触后很容易脱落;现有改进技术通过在插座上设置电磁结构,插头设置异性磁性结构,插头插入到插座后,电磁导通带磁性和异性的插头互相吸引,产生吸力,从而使插头插座紧固导通。但是,这种方式中由于插座中的电磁结构需要持续通电导致没有插头插入到插座时依然会耗费电量,浪费能源。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高可靠性,节约能源的插头插座结构变得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插头及磁性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插头10,其中,包括:插头基体11、插脚12以及电磁模块13;所述插脚12包括第一电极触点121,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21电连接至所述电磁模块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脚12包括第一电极触点121,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21电连接至所述电磁模块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21位于所述插脚12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脚12为圆柱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U3设置于靠近所述插头基体11的第一平面111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磁性插座20,所述磁性插座20包括插座基体21和磁性材料;所述插座基体21包括插座面板22、插孔23以及设置于所述插座面板22上的磁性区域24;所述插孔23内设置有第二电极触点231;所述磁性材料用于当电磁插头10插入到所述磁性插座20后所述电磁插头10产生与所述磁性材料异性磁性时提供吸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材料设置于所述插座基体21内部并位于所述磁性区域24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如下优点:

1、采用插头基体设置电磁模块和插座基体设置磁铁的技术方案,利用磁性的异性相吸,实现了插头插座防松动脱落的功能。

2、采用插头基体设置电磁模块和插座基体设置磁铁的技术方案,利用磁性的同性排斥,方便了插头从插座上的拔出。

3、采用当插脚插入到插座插孔中时,插脚上的第一电极触点和插座上的第二电极触点接触时电导通作为电磁插头电磁模块的供电源,当没有插脚插入到插座插孔情况下,电磁模块断路,实现了节能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连接可靠,使用方便、节能等优点,工程应用可实施性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性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插头插入磁性插座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插头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磁插头10包括插头基体11、插脚12以及电磁模块13;

其中,所述插脚12包括第一电极触点121,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21电连接至所述电磁模块13。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21位于所述插脚12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插脚12为圆柱状,以使处于顶端的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21截面较大。所述插脚12长度较长,例如可以为3~5cm。

其中,所述电磁模块13包括变压器U1、整流电路D1、第一滤波电容C1、磁性控制装置K1和电磁铁U3。

另外,所述电磁铁U3设置于靠近所述插头基体11的第一平面111位置处。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性插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磁性插座20包括插座基体21和磁性材料;所述插座基体21包括插座面板22、插孔23以及设置于所述插座面板22上的磁性区域24。所述插孔23内设置有第二电极触点231。所述磁性材料用于当电磁插头10插入到所述磁性插座20后所述电磁插头产生与所述磁性材料异性磁性时提供吸力。该磁性材料可以是普通磁铁,也可以是由类似于电磁插头中的电磁铁结构形成,此处不做任何限制,优选采用普通磁铁。

优选的,所述插孔23为圆柱形。且所述插孔23内无弹簧电极夹片。因为没有弹簧夹片的阻力,因此插脚23的插拔都很容易。

其中,所述磁性材料设置于所述插座基体21内部并位于所述磁性区域24的正下方。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插头插入磁性插座时的剖面图;当电磁插头10的插脚12插入至磁性插座20的插孔23内时,第一电极触点121与第二电极触点231接触通电后为电磁模块13供电,电磁模块13通电后产生与磁性插座20磁性材料相反的磁性而互相吸引。因为插脚12长度较长且与插孔23紧密贴合,当误操作导致插脚受到与磁力方向不平行的力时,不会因为插脚在插孔中活动空间过大导致第一电极触点121与第二电极触点231断开失去吸引力从而导致插头10和插座20容易脱离。当需要将电磁插头10拔出时,按动电磁插头10的磁性控制装置K1改变电磁模块13的磁性产生与磁性插座20磁性材料相同的磁性而互相排斥。同时,当第一电极触点121与第二电极触点231断开接触时,电磁模块13断电以节能。

本实施例,通过在插头中设置电磁模块,在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磁模块通电提供吸引力,在电磁插头拔出磁性插座时改变电磁模块磁性提供排斥力,从而实现电磁插头拔插过程中的助力。当电磁插头的第一电极触点和磁性插座的第二电极触点断开时,电磁模块断电,实现节能。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电路结构用于实现电磁插头10上电磁模块13磁性转换的功能。具体地,所述变压器U1电连接至电磁插头10的第一电极触点121,当第一电极触点121通电后,变压器U1即通电。

所述电磁模块13还包括稳压模块U2,所述稳压模块U2的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整流电路D1的第一输出端、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整流电路D1的第二输出端且第三端电连接至所述磁性控制装置K1的第一端,以对所述直流电进行稳压处理。

其中,电磁模块13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第三电容C3分别并接于所述整流电路D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两端电连接至所述稳压模块U2的第三端和所述整流电路D1的第二输出端之间。

具体地,该整流电路D1为桥式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进行整流,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包括四个二极管,四个二极管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

滤波电容C1、C2、C3用来滤除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的交流成分,使输出的直流更平滑。C1、C2、C3的第一端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正极,C1、C2、C3的第二端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负极。

稳压模块U2可以选用78系列的稳压集成电路,用于稳定输出直流电压,第一端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正极,第二端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负极,第三端接至滤波电容C4的第一端。

滤波电容C4用于滤除稳压模块U2输出直流电压的交流成分,第一端接至稳压模块U2的输出正极,第二端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负极。

磁性控制装置K1例如为双刀双掷开关,用于改变流过电磁铁U3的电流方向,即改变电磁铁U3的极性,其中J1、J4触点连接至稳压模块U2的输出正极,J2、J3触点连接至整流电路D1的输出负极。当磁性控制装置K1连接至J1、J3触点时,电流自上而下流过电磁铁U3;当磁性控制装置K1连接至J2、J4触点时,电流自下而上流过电磁铁U3;从而改变电磁铁U3的极性。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将磁性控制装置K1修改为单刀双掷开关。当磁性控制装置K1接通时,电磁铁U3有电流通过,产生和磁性插座20相反的磁性,为电磁插头10插入磁性插座20中提供吸引力。当磁性控制装置K1断开时,电磁铁U3没有电流通过,使电磁插头10轻易从磁性插座20中拔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