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91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插座保护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电源插座以防儿童触电的插座保护盖。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如今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各种不同种类的电源插座也随之诞生,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则是两脚插座和三脚插座。

电源插座给我们带来诸多的便利,但电源插座的电源插孔都是暴露在外,具有好奇心的小孩有时会误将金属或者导电体插入电源插孔内,进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小孩的人身安全,亟需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座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座保护盖,能够有效保护电源插座,避免小孩触电。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插座保护盖,

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盖板;

所述绝缘盖板的背面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插脚,所述绝缘插脚与插座的插孔相配合;

所述绝缘盖板的正面一端边缘处开设有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中设置有U型拉手,所述U型拉手的两侧壁内侧分别与所述U型凹槽的两侧壁铰接,以使所述U型拉手可相对于所述U型凹槽转动,所述U型凹槽中还设置有抱夹环,所述抱夹环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开口,所述弹性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U型拉手的宽度;

所述绝缘盖板的正面另一端的表面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报警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容置槽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绝缘盖板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绝缘盖板的正面、侧周面以及所述U型拉手的表面均设置有压力感应片,所述压力感应片连接所述控制器。

其中,所述U型凹槽的两侧壁开设有铰接孔,对应的,所述U型拉手的两侧壁内侧均设置有铰接轴,一个所述铰接轴插入一个所述铰接孔中配合。

其中,两个所述铰接孔的轴线共线,且两个所述铰接孔的轴线位于所述绝缘盖板的中间位置处。

其中,所述绝缘盖板的侧周面为拔模斜面,拔模角为8°~20°。

其中,所述拔模角为15°。

其中,所述抱夹环的数量为一个,一个所述抱夹环设置于所述U型凹槽的中间段。

其中,所述抱夹环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抱夹环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凹槽的两侧,另一个所述抱夹环设置于所述U型凹槽的中间段。

其中,所述绝缘盖板、所述绝缘插脚及所述U型拉手均为塑料材质制成的结构。

其中,所述绝缘插脚为两个或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保护盖,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盖板,在绝缘盖板的背面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插脚,绝缘插脚与插座的插孔相配合,实现基本的绝缘保护;在绝缘盖板的正面一端边缘处开设有U型凹槽,U型凹槽中设置有U型拉手,U型拉手的两侧壁内侧分别与U型凹槽的两侧壁铰接,以使U型拉手可相对于U型凹槽转动,从而可以通过U型拉手转动至离开U型凹槽后施加以拉扯力,进而用以将插座保护盖从插孔中拉出,之后,U型拉手又可以容纳于U型凹槽中,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可以减小绝缘盖板的厚度,降低成本,避免影响美观,在此基础上,U型凹槽中设置抱夹环,抱夹环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开口,弹性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U型拉手的宽度,在拉手处于U型凹槽中时,U型拉手经弹性开口被抱夹于抱夹环中,从而需要使用U型拉手时,需要克服抱夹环的抱夹力,这就提供了一定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小孩轻易地将U型拉手提起,起到一定的保护;另外,绝缘盖板的正面另一端的表面开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中设置有报警器和控制器,报警器连接控制器,容置槽设置有盖板,盖板与绝缘盖板通过螺钉连接;绝缘盖板的正面、侧周面以及U型拉手的表面均设置有压力感应片,压力感应片连接所述控制器,当有小孩在玩耍时碰触到该插座保护盖或是想取出插座保护盖时,手部就会碰触U型拉手或者绝缘盖板的正面或侧周面,一旦这些部位受压,其压力感应片则会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至报警器,通过报警器报警,从而警示小孩,也能为大人提供一定的提醒效果,从而可以及时阻止小孩玩弄插座保护盖,远离插座附近,避免触电,该结构简单,实现容易,保护功能更加完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保护盖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插座保护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插座保护盖的U型拉手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插座保护盖在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插座保护盖的绝缘盖板在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插座保护盖的U型拉手在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盖板;2-绝缘插脚;3-U型拉手;11-U型凹槽;12-铰接孔;31-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座保护盖,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盖板1;所述绝缘盖板1的背面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插脚2,所述绝缘插脚2与插座的插孔相配合,从而实现基本的绝缘保护。其中,所述绝缘盖板1、所述绝缘插脚2及所述U型拉手3均为塑料材质制成的结构。其中,所述绝缘插脚2为两个或三个,用以配合两孔插座或三孔插座。

如图1至6所示,所述绝缘盖板1的正面一端边缘处开设有U型凹槽11,所述U型凹槽11中设置有U型拉手3,所述U型拉手3的两侧壁内侧分别与所述U型凹槽11的两侧壁铰接,以使所述U型拉手3可相对于所述U型凹槽11转动,从而可以通过U型拉手转动至离开U型凹槽后施加以拉扯力,进而用以将插座保护盖从插孔中拉出,之后,U型拉手又可以容纳于U型凹槽中,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可以减小绝缘盖板的厚度,降低成本,避免影响美观,

特别地,所述U型凹槽11的两侧壁开设有铰接孔12,对应的,所述U型拉手3的两侧壁内侧均设置有铰接轴31,一个所述铰接轴31插入一个所述铰接孔12中配合。其中,两个所述铰接孔12的轴线共线,且两个所述铰接孔12的轴线位于所述绝缘盖板1的中间位置处。利用铰接孔和铰接轴的配合从而实现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并且其位于绝缘盖板的中间位置处,在U型拉手转动起并进行拉扯时,受力处则位于绝缘盖板的中间位置处,保证受力平衡,从而保证绝缘插脚和插座的插孔的配合为直线方向,避免插孔受磨损。

在此基础上,所述U型凹槽11中还设置有抱夹环,所述抱夹环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开口,所述弹性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U型拉手3的宽度。在拉手处于U型凹槽中时,U型拉手经弹性开口被抱夹于抱夹环中,从而需要使用U型拉手时,需要克服抱夹环的抱夹力,这就提供了一定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小孩轻易地将U型拉手提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抱夹环的数量为一个,一个所述抱夹环设置于所述U型凹槽11的中间段。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抱夹环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抱夹环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凹槽11的两侧,另一个所述抱夹环设置于所述U型凹槽11的中间段。

所述绝缘盖板1的正面另一端的表面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报警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容置槽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绝缘盖板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绝缘盖板1的正面、侧周面以及所述U型拉手3的表面均设置有压力感应片,所述压力感应片连接所述控制器。当有小孩在玩耍时碰触到该插座保护盖或是想取出插座保护盖时,手部就会碰触U型拉手或者绝缘盖板的正面或侧周面,一旦这些部位受压,其压力感应片则会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至报警器,通过报警器报警,从而警示小孩,也能为大人提供一定的提醒效果,从而可以及时阻止小孩玩弄插座保护盖,远离插座附近,避免触电,该结构简单,实现容易,保护功能更加完善,可靠。

特别地,压力感应片可以采用压电陶瓷片,但不仅限于此。通过按压产生的电流信号使得报警器报警,而释放压力时,则不报警,从而这种控制方式简单,成本低。

另外,该插座保护盖的控制器连接室内的电源总控制器,当控制器收到信号时,将信号发送至室内的电源总控制器,电源总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断开,这样就可以更进一步保证小孩的安全。

更进一步地,控制器在收到信号时,先发送信号至报警器,由报警器报警;在报警器报警一段时间未处理时,控制器随后发送信号给电源总控制器,断开电源总开关,这样可以起到双重保护,安全程度进一步提高。

如图1至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盖板1的侧周面为拔模斜面,拔模角为8°~20°。优选的,所述拔模角为15°。利用拔模斜面使得绝缘盖板的侧周面为倾斜斜面,绝缘盖板的背面外形尺寸大于正面外形尺寸,形成梯形形状,因而直接施力于绝缘盖板时,难以拔出绝缘盖板,很好地起到防呆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保护盖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起到防触电的效果,使用更安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