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滤波器的手动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87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波导滤波器的手动微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的吸波负载调整装置,具体是一种波导滤波器的手动微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波导滤波器采用高Q值结构设计,具有较低的插损、良好的通带驻波特性、较高的带外衰减,温度稳定性好,具有大功率工作的能力,在1.7-26GHZ的频率范围内可实现0.2%-3.5%带通滤波,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射频仿真、军事卫星对抗等领域,成为无线电技术中的核心设计之一。但相对腔体滤波器,波导滤波器体积小,调试难度大,其调节因素的调节范围往往比较窄。部分波导滤波器根据设计需要,常需要卸载一部分功率,通常采用吸波材料,消耗不需要的能量,对于卸载能量会有相应的要求。在调试滤波器的过程中,传统的办法就是拿工具(如镊子等)手动调整吸波面积,达到调试的目的。这种方法随机性大,不可靠,不能实现精准调试。同时,在螺杆调谐的过程中,传统办法即手动调试,在锁紧螺杆的过程中,指标会有一定的变动,变动量因人而异,同样随机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对吸波负载的调节精度高、调解过程稳定性好的波导滤波器的手动微调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波导滤波器的手动微调装置,包括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安放波导滤波器的定位槽,在所述支撑座上与波导滤波器的吸波负载对应位置处设有调节件,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与调节件相配合的直线导轨,所述调节件与吸波负载活动相连,调节件在直线导轨上的运动方向与吸波负载在波导滤波器中调节方向一致,所述调节件上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设置在支撑座上的丝杠的一端配合,所述丝杠与直线导轨平行,所述丝杠与支撑座上的丝杠定位孔滑动配合,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伸出丝杠定位孔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线导轨设于支撑座的顶面,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靠近安放波导滤波器的定位槽,另一端外的支撑座上设有固定件,所述丝杠定位孔设于固定件上并高于直线导轨,所述丝杠定位孔内设有与丝杠的另一端相配合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轨为T形导轨或燕尾形导轨,所述调节件的底面开设有与直线导轨相配合的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波负载与所述调节件活动连接的部位为T形端头,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吸波负载T形端头对应的部位设有与之相配的T型槽。

再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倒T形块。

还进一步地,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伸出通孔外的部位套设有调节旋钮。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调节旋钮,丝杠开始转动,通过螺帽带动调节件在直线导轨上滑动,进而可带动吸波负载运动,从而调整吸波负载进入波导滤波器的深度,实现精准调试。在此过程中直线导轨起到稳定导向的作用,使调整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支撑座1、固定件2、调节件3、波导滤波器4、吸波负载5、丝杠6、螺帽7、调节旋钮8、T型槽9、直线导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所示的一种波导滤波器的手动微调装置,包括支撑座1,在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用于安放波导滤波器4的定位槽,在所述支撑座1上与波导滤波器4的吸波负载5对应位置处设有调节件3,所述吸波负载5与所述调节件3活动连接的部位为T形端头,所述调节件3与所述吸波负载5T形端头对应的部位设有与之相配的T型槽9。

所述支撑座1上还设有与调节件3相配合的直线导轨10。所述直线导轨10设于支撑座1的顶面,所述直线导轨10的一端靠近安放波导滤波器4的定位槽,另一端外的支撑座1上设有固定件2,所述丝杠定位孔设于固定件2上并高于直线导轨10。所述调节件3与吸波负载5活动相连,调节件3在直线导轨10上的运动方向与吸波负载5在波导滤波器4中调节方向一致。所述直线导轨10为T形导轨或燕尾形导轨,所述调节件3的底面开设有与直线导轨10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调节件3为倒T形块。

所述调节件3上固定有螺母7,所述螺母7与设置在支撑座1上的丝杠6的一端配合,所述丝杠6与直线导轨10平行,所述丝杠6与丝杠定位孔滑动配合,所述丝杠定位孔内设有与丝杠6的另一端相配合的轴承,所述丝杠6的另一端伸出丝杠定位孔外。所述丝杠6的另一端伸出通孔外的部位套设有调节旋钮8。

使用时,转动调节旋钮8,丝杠6开始转动,通过螺帽7带动调节件3在直线导轨10上滑动,进而可带动吸波负载5运动,从而调整吸波负载进5入波导滤波器4的深度,实现精准调试。

在此过程中直线导轨10起到稳定导向的作用,杜绝了人工调整时手部晃动导致的误差,使调整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