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便捷的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54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拆装便捷的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拆装便捷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采用不可拆卸的电池,每次电量耗尽后,均需要到充电桩充电,而充电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拆装便捷的电池结构,它的电池可拆卸,拆装便捷,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设有滑行盒,所述滑行盒内设有多个电池,所述多个电池呈n形布置,相邻两个电池通过电线串联,所述电池盒上与所述n形的首尾端相应处分别设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n形的首尾端的两个电池分别通过电线与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连通,所述电池盒上与所述首尾端相应的侧板为可拆卸式设置。

安装时,将电池装入滑行盒,通过电线串联,推入滑行盒,n形的首尾端的两个电池分别通过电线与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连通,合上侧板。

拆卸时,打开所述侧板,拆卸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电线,拖出滑行盒,拆卸电线,取出电池。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它的电池可拆卸,拆装便捷,方便使用。

进一步,所述电池盒的底面设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支撑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的直径与盲孔相配,所述旋转球与滑行盒的底面抵接。

进一步,多个电池装好后,所述旋转球支出电池盒底面三分之一。

进一步,多个电池拆卸后,所述旋转球支出电池盒底面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旋转球的直径为3cm。

进一步,所述滑行盒外底面由滑入端向滑出端依次设有第一平面、斜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高于第二平面,所述电池盒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应的凸面。

进一步,所述斜面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165度。

进一步,所述电池盒和滑行盒均为长方体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它的电池可拆卸,拆装便捷,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减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池盒与滑行盒配合的剖视图。

图中,1、电池盒;2、滑行盒;3、电线;4、电池;5、旋转球;6、弹簧;7、盲孔;8、侧板;9、第一平面;10、斜面;11、第二平面;12、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盒1,所述电池盒1内设有滑行盒2,所述滑行盒2内设有多个电池4,所述多个电池4呈n形布置,相邻两个电池4通过电线3串联,所述电池盒1上与所述n形的首尾端相应处分别设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n形的首尾端的两个电池4分别通过电线3与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连通,所述电池盒1上与所述首尾端相应的侧板8为可拆卸式设置。

安装时,将电池4装入滑行盒2,通过电线3串联,推入滑行盒2,n形的首尾端的两个电池4分别通过电线3与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连通,合上侧板8。

拆卸时,打开所述侧板8,拆卸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电线3,拖出滑行盒2,拆卸电线3,取出电池4。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它的电池4可拆卸,拆装便捷,方便使用。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电池盒1的底面设有多个盲孔7,所述盲孔7内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支撑有旋转球5,所述旋转球5的直径与盲孔7相配,所述旋转球5与滑行盒2的底面抵接。

滑行盒2可在旋转球5上滑动,便于推入滑行盒2。弹簧6和旋转球5构成的减振结构可以对滑行盒2起减振作用,保护电池4。

如图2所示,多个电池4装好后,所述旋转球5支出电池盒1底面三分之一。

如图2所示,多个电池4拆卸后,所述旋转球5支出电池盒1底面二分之一。

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球5的直径为3cm。

如图3所示,所述滑行盒2外底面由滑入端向滑出端依次设有第一平面9、斜面10和第二平面11,所述第一平面9高于第二平面11,所述电池盒1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9相应的凸面12。

具体地,推入滑行盒2时,斜面10与旋转球5配合,便于推入滑行盒2,凸面12用于支撑第一平面9。

如图3所示,所述斜面10与第一平面9的夹角为165度。

如图1和3所示,所述电池盒1和滑行盒2均为长方体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