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100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接触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表面上,并且通过夹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不同于该印刷电路板的其它导电性部件之间,而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具有的导体图案和所述导电性部件。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这种接触部件,已提出了包括接触部、钎焊接合部、以及板簧部的接触部件,其中,该接触部构成为平板状,并且该接触部的一个面兼作为与所述导电性部件相面对的接触面以及供自动安装机的吸嘴吸附的吸附面,该钎焊接合部与导体图案钎焊接合,该板簧部在使得该接触部和该钎焊接合部于板厚方向上位移而彼此平行地配置的状态下连接该接触部和该钎焊接合部。通过使钎焊接合部中的与设置有板簧部以及接触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以下也称为下表面。)与印刷电路板的导体图案钎焊接合,并且,使接地导体等导电性部件与接触部的所述一个面(即上表面)接触而使用如上构成的接触部件。

这样,该接触部件在使板簧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而使用,由此,使所述接触部压接于所述导电性部件,从而能够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导体图案和所述导电性部件。此外,当通过自动安装机的吸嘴吸附该接触部件,由此将该接触部件自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时,接触部的一个面能够作为供吸嘴吸附的吸附面而使用。

作为上述钎焊接合部、板簧部、接触部的具体形状,已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即,已提出了自矩形板状的钎焊接合部的一边,以使板簧部朝所述钎焊接合部的上表面呈锐角折回的方式倾斜设置板簧部,并在板簧部的前端设置与钎焊接合部平行的矩形板状的接触部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879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如果接触部被导电性部件按压,作为接触部与板簧部的边界部分的角部将抵接该导电性部件。然后,接触部的前端将抵接钎焊接合部,当接触部件整体上在侧视时呈三角形时,将难以朝印刷电路板将接触部件进一步压下。

当然,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如果对接触部件施加会致使其产生永久变形的强劲压力的话,也能够将其压下至任意程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电连接导体图案和导电性部件的导电性能大幅度劣化。在本说明书中,压下是指,由于构成接触部件的金属的弹性而能够使该接触部件返回到其原始形状的程度的压下。

在此,也能够考虑将钎焊接合部的上表面用作供吸嘴吸附的吸附面,且使板簧部从该钎焊接合部的一边呈钝角地向上方突出,并使该板簧部与导电性部件接触。在此情况下,易于将接触部件朝向印刷电路板压下至板厚程度的厚度。然而,在此情况下,如果板簧部被导电性部件按压,则该导电性部件投影到印刷电路板上的面积会增加。因此,当使用如上结构的接触部件时,该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将增加。

此外,当将钎焊接合部的上表面用作吸附面时,为了使吸嘴的外周不会与板簧部相干扰,则需要充分确保钎焊接合部的面积。即,如专利文献1所示,当将接触部的上表面用作吸附面时,该表面的一边大于吸嘴的内径(即,孔的直径)即可。相对于此,当将钎焊接合部的上表面用作吸附面时,需要使该上表面的一边大于吸嘴的外形。因此,会进一步增加该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

鉴于上述情况,期望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且夹在印刷电路板与其他导电性部件之间的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能够变小,并且期望该接触部件在安装之后能够良好地朝向印刷电路板压下。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以下所说明的接触部件通过弯折金属薄板而形成,且在使用时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表面上,并且,该接触部件通过夹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不同于该印刷电路板的其它导电性部件之间来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具有的导体图案和所述导电性部件,该接触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构成为平板状,并且所述接触部的一个面兼作为与所述导电性部件相面对的接触面以及供自动安装机的吸嘴吸附的吸附面;多个板簧部,所述多个板簧部分别从所述接触部的侧面中的多个部位突出,并且所述多个板簧部中的与从所述多个部位突出的突出部相接连的部分分别设置为彼此朝同一个方向绕行于将所述接触部从所述一个面趋向另一个面的方向投影而成的柱状空间周围,并且,多个板簧部整体上分别在从所述一个面趋向所述另一个面的方向上倾斜;以及钎焊接合部,所述钎焊接合部设置在各所述板簧部中的与各所述突出部相对的另一端侧的前端部,并构成为平行于所述接触部的平板状,且用于与所述导体图案钎焊接合。

如上构成的接触部件表面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使从所述一个面趋向另一个面的方向与从该接触部件趋向印刷电路板的方向(以下称为下方向。)一致。由此,接触部和钎焊接合部分别设置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并且钎焊接合部设置在接触部的下方。

在此状态下,如果使钎焊接合部钎焊接合于印刷电路板的导体图案,则接触部整体上经由在上下方向上倾斜的多个板簧部而被支撑在印刷电路板的上方。如果接触部被导电性部件按压,则各板簧部将弹性变形,接触部将压接于导电性部件。

在此,各板簧部分别从接触部的侧面中的多个部位突出,并且各板簧部中的分别与从该多个部位突出的突出部相接连的部分分别设置为彼此朝同一个方向绕行于将接触部向下方投影而成的柱状空间周围。因此,还能够良好地抑制因板簧部的变形而使该接触部件投影到印刷电路板上的面积增加的情况。此外,在该接触部件中,如果接触部的一个面(即上表面)大于吸嘴的孔,则该接触部件能够被吸嘴良好地吸附。因此,如果使用该接触部件,则能够良好地减小所需的安装面积。

此外,当接触部被导电性部件按压时,具有如上形状的板簧部在保持接触部与钎焊接合部的平行的状态下使接触部向下方位移。因此,能够抑制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接触部在中途与钎焊接合部等相接触的情况,并且能够在安装之后良好地朝向印刷电路板压下。此外,通过如上所述地保持接触部与钎焊接合部的平行性,还能够抑制接触部件的永久变形等不良状况。

此外,也易于将该接触部件设计成将接触部设置在重心的正上方。在此情况下,能够良好地抑制在由自动安装机中的吸嘴进行吸附搬运时接触部件倾斜的情形。而且,在该接触部件中,因为各板簧部设置为绕行于所述柱状空间周围,所以,也易于将相对于相同安装面积的板簧部的长度设计得较长。

并且,在所述接触部件中,于各所述板簧部中的各部分的截面形状中,沿着所述一个面的方向上的宽度可大于沿着所述柱状空间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厚度。在此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压下该接触部件。

此外,在每个所述板簧部可分别设置所述钎焊接合部,各所述板簧部以及各所述钎焊接合部可在围绕通过所述接触部的中心的且垂直地竖立在所述一个面上的轴线旋转(360/n)°之后整体上仍呈相同的形状以及相同的配置(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各所述钎焊接合部可分别独立地设置在各所述板簧部的各所述前端部。在此情况下,因为钎焊接合部独立地设置在每个板簧部,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小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此外,因为接触部件整体上即使围绕所述轴线旋转(360/n)°也仍呈大致相同的形状,所以结构简单且易于设计。此外,在此情况下,当接触部被导电性部件按压时,能够更好地保持接触部与钎焊接合部的平行性,从而能够朝向印刷电路板更好地将接触部件压下。并且,所述n并不需要与板簧部的数量一致。

此外,所述钎焊接合部可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从该钎焊接合部中的作为焊料涂布对象的主体部中的侧面突出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不是焊料涂布对象,各所述板簧部的各所述前端部可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在此情况下,即使焊料在从钎焊接合部的主体部的下表面流出的状态下固化,也能够抑制流出的焊料到达板簧部的前端部。因此,能够抑制过量的焊料影响到板簧部的变形,从而提高板簧部的恢复率。

此外,各所述板簧部的刚性可随着从所述突出部到所述前端部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增加。在此情况下,使各板簧部中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形变在靠近所述突出部的一侧被吸收,即在内侧被吸收,从而能够更好地抑制各板簧部朝着向外扩展的方向(即,使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增加方向)变形。因此,在此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小该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的结构的图,其中,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主视图,图1(c)是仰视图,图1(d)是右视图,图1(e)是右上侧立体图,图1(f)是右下侧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接触部件的变形动作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该接触部件的变形动作的俯视图,图3(a)是示出变形前的图,图3(b)是示出变形后的图。

图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的结构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主视图,图4(c)是仰视图,图4(d)是右视图,图4(e)是右上侧立体图,图4(f)是右下侧立体图。

图5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的结构的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主视图,图5(c)是仰视图,图5(d)是右视图,图5(e)是右上侧立体图,图5(f)是右下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a)~图1(f)示出了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1的结构。并且,该接触部件1通过将由弹性金属(例如磷青铜、铍铜、sus等)制成的1张薄板冲压成预定形状并且进行弯折而形成。

如图1(a)~图1(f)所示,接触部件1具有:待与印刷电路板(省略图示)钎焊接合的一对钎焊接合部3,待与不同于该印刷电路板的其它导电性部件(例如屏蔽板或壳体等)相接触的接触部5,以及连接两者的一对板簧部7。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将与构成为平板状的各钎焊接合部3正交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其中,为了方便起见,将钎焊接合部3的钎焊面31a的表面方向(即,与印刷电路板相对的方向)称为向下方向。此外,为了方便起见,将一对钎焊接合部3彼此相向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假定的称呼,接触部件1的配置以及形态不限于此。

在钎焊接合部3中,主体部31和延伸部3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连接,钎焊接合部3整体上具有平板状的结构。主体部31的形状为,在于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具有长边的大致矩形,在于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边(即,右侧的主体部31右方的边和左侧的主体部31左方的边)上各形成有一对切口部33。各切口部33分别构成为具有圆度的直角三角形形状,并且将各切口部33的形状设定为,将直角三角形的垂直的两条边中的较短的边设置在一对切口部33相邻的一侧,且将较长的边设置主体部3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边上。

延伸部32的形状为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比主体部31小一截的大致矩形,并且,延伸部32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边与主体部3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边对齐且相连。在接触部件1中,分别将右侧的钎焊接合部3和左侧的钎焊接合部3配置为,使得右侧的钎焊接合部3的主体部31位于前方,且使得左侧的钎焊接合部3的主体部31位于后方。此外,两个钎焊接合部3分别配置为,使得右侧的钎焊接合部3的主体部31前端与左侧的钎焊接合部3的延伸部32前端在前后方向上对齐,且使得左侧的钎焊接合部3的主体部31后端与右侧的钎焊接合部3的延伸部32后端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1的下表面是作为焊料涂布对象的钎焊面31a,而延伸部32的下表面不是焊料涂布对象。

在俯视观察时,接触部5设置在一对钎焊接合部3的中间,并且构成为在于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具有长边的矩形板状。在接触部5中的前左侧顶点与右侧的钎焊接合部3中的延伸部32的左侧面后端之间,以及在接触部5中的后右侧顶点与左侧的钎焊接合部3中的延伸部32的右侧面前端之间分别设置有板簧部7。即,各板簧部7设置在各钎焊接合部3中的延伸部32的端部与接触部5的四个顶点之中距离该端部最远的顶点之间。此外,各板簧部7以及各钎焊接合部3具有的形状和配置是使彼此围绕通过接触部5的中心的且在上下方向竖立的轴线旋转180°后的形状以及配置。

各板簧部7由从各钎焊接合部3侧起依次为第1部分71、第2部分72、以及第3部分73的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71构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一端(前端部的一例)与延伸部32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另一个钎焊接合部3的近前。第2部分72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带状,一端与第1部分71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接,第2部分72的另一端延伸到接触部5中的供该板簧部7连接的所述顶点附近。第3部分73从所述顶点中的左右侧端面(即侧面)呈带状地突出并与第2部分72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接。

此外,各部分的宽度(即,所述带状结构的于和延伸方向以及板厚方向正交方向上的长度)按照第1部分71、第2部分72、第3部分73的顺序依次变窄,并且刚性按照第1部分71、第2部分72、第3部分73的顺序依次变小。此外,第1部分71以从延伸部32向斜上方延伸的方式倾斜,第2部分72以及第3部分73与接触部5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在各第1部分71中的与第2部分72的连接部形成有沿着第2部分72于接触部5侧的侧面切割而成的圆弧状的切口部75。此外,在接触部5中的与各第3部分73的连接部形成有沿着各第3部分73的内侧侧面切割而成的圆弧状的切口部76。在形成有这些切口部75、76的部位,板簧部7的刚性局部地减小。

[1-2.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通过将焊料涂布于钎焊面31a并与印刷电路板的导体图案钎焊接合而将如上构成的接触部件1表面安装该印刷电路板上。这样,将接触部5和钎焊接合部3分别设置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上,接触部5经由板簧部7而被支撑在印刷电路板以及钎焊接合部3的上方。

在该状态下,如果接触部5被屏蔽板等导电性部件按压,则各板簧部7将产生弹性变形,而使接触部5压接于导电性部件。在此,板簧部7以及各钎焊接合部3具有的形状以及配置是使彼此围绕通过接触部5的中心的且在上下方向竖立的轴线旋转180°后的形状以及配置。即,各板簧部7以及各钎焊接合部3在绕上述轴线旋转了180°时,整体上仍呈相同的形状以及相同的配置。因此,当接触部5被导电性部件按压时,接触部5在保持与钎焊接合部3平行性的状态下向下方位移。因此,能够抑制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接触部5在中途与钎焊接合部3等相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使接触部件1在安装之后朝向印刷电路板良好地压下。此外,在各板簧部7中的各部分的截面形状中,所述宽度(即带宽)大于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因此,与例如在板簧部7的一部分使带宽方向垂直竖立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好地压下接触部件1。

在图2中,以实线表示通过按压接触部5而处于压下状态下的接触部件1。并且,即使接触部件1被压下至使得接触部5和各钎焊接合部3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也能够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在图2中,为了方便起见,以实线表示被压下至上述状态之前的中途状态。此外,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表示没有对接触部5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的接触部件1。如图2所示,在没有对接触部5施加按压力的时候,接触部5的上表面与钎焊面31a之间的间隔(所谓的产品高度)为a(约0.5mm),而如上将接触部5压下时,产品高度b随着按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终,变为与作为接触部件1的材料的薄板的厚度相等的0.1mm。并且,在接触部件1中,在钎焊接合部3设置有用于释放过量涂布的焊料的切口部33,由此,还能够抑制钎焊接合部3因过量的焊料而从印刷电路板浮起的情况。此外,如上所述,当接触部件1被压下时,通过保持接触部5与钎焊接合部3的平行性,还能够抑制接触部件1的永久变形等问题。

此外,各板簧部7分别从接触部5中的彼此相向的顶点的侧面突出,各板簧部7中的分别与从接触部5中的彼此相向的顶点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即,第3部分73中与接触部5相连的根部)相接连的部分分别以如下方式弯曲,即,朝同一方向(在此情况下,在俯视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绕行于使接触部5向下方(即,从作为一个面的接触部5上表面趋向作为另一个面的接触部5下表面的方向)投影而成的柱状空间周围。此外,由于板簧部7的各部分的刚性按照第1部分71、第2部分72、第3部分73的顺序阶段性地减小,所以使得各板簧部7中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形变在靠近接触部5的一侧被吸收。因此,能够抑制各板簧部7在向外侧扩展的方向上变形,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由于板簧部7变形而使接触部件1投影到印刷电路板上的面积增加的情况。因此,能够良好地减小接触部件1的安装面积。

即,在没有对接触部5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接触部件1在俯视观察时为如图3(a)所示的形状,如果接触部5受到按压力,则如图3(b)所示,接触部件1会因上述结构以使得接触部5在俯视观察时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变形。此时,板簧部7在俯视观察时以向内侧(即,接触部5侧)卷入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抑制接触部件1投影到印刷电路板上的面积因板簧部7变形而增加的情况,从而能够良好地减小接触部件1的安装面积。并且,上述效果也能够通过将各板簧部7的第1部分71设计为使得各板簧部7的第1部分71倒向由两个钎焊接合部3包围的区域内的方式,或者通过由切口部75、76限定各板簧部7在弹性变形时的弯曲位置的方式而更好地实现。并且,由于在接触部5与板簧部7的各部分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而能够使如上所述的接触部5顺利地进行旋转。

而且,如上所述在按压时接触部5将旋转,由此,还能够去除与该接触部5接触的屏蔽板等导电性部件表面的污垢和锈蚀,即能够进行所谓的自清洁。而且,如图3(a)、(b)所示,由于该旋转还非常轻微,所以还能够防止导电性部件表面会因此而受损。此外,因为接触部件1构成为接触部5在以上述方式旋转的同时被压下,所以能够使在被压下时板簧部7产生的形变不会触及到钎焊接合部3。即,通过适当地设计板簧部7的刚性,而能够在接触部件1被压下时使载荷不施加到钎焊接合部3。

而且,在该接触部件1中,因为将各板簧部7以绕行于所述柱状空间周围的方式而弯折设置,所以相对于相同安装面积还易于将板簧部7的长度设计得较长。此外,由于有两个板簧部7,所以还能够提高接地等的可靠性。

此外,有时会使用公知的自动安装机将这种接触部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而在接触部件1中,接触部5的上表面将作为供自动安装机的吸嘴吸附的吸附面。因此,如果接触部5的上表面大于吸嘴的孔,则接触部件1能够被吸嘴良好地吸附。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接触部件1的安装面积。此外,因为接触部5的中心设置在接触部件1的重心的正上方,所以,在通过自动安装机中的吸嘴而进行吸附搬运时能够良好地抑制接触部件1倾斜。

即,在以往的接触部件中,当将钎焊接合部的上表面作为供吸嘴吸附的吸附面时,因为吸附面与接触部件的重心偏离,所以有时吸附搬运时接触部件会倾斜。在一般的自动安装机中,能够修正被吸附搬运的部件在俯视观察时的角度,但是不能修正上述倾斜。如果接触部件被倾斜着搬运,则该接触部件有可能碰撞电路中的意想不到的地方,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良好地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

此外,各板簧部7与不作为焊料涂布对象的延伸部32相连接。因此,即使焊料在从钎焊接合部3的钎焊面31a流出的状态下固化,也能够抑制流出的焊料到达钎焊接合部3与板簧部7的连接部。因此,能够抑制过量的焊料影响到板簧部7的变形的情况,从而提高板簧部7的恢复率。此外,如上所述,通过设置用于释放焊料的切口部33,还能够抑制过量涂布的焊料流向延伸部32。因此,即使过量地涂布焊料,各板簧部7也能够较好地变形。

接触部5构成为矩形板状,并且各板簧部7具有通过连接沿着所述矩形板的各边设置的带状的板簧(即,第1部分71、第2部分72、第3部分73)而成的形状。因此,当接触部5被导电性部件按压时,板簧部7的各部分分别在较大的区域中保持平面形状的状态下变形。因此,与板簧部7的各部分变形为曲面形状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1能够更好地朝向印刷电路板压下。此外,如上沿着矩形的接触部5的各边而弯曲的板簧部7还易于通过冲压加工来制造。此外,因为接触部件1可通过对1张金属薄板进行弯折并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所以能够进一步简化其制造工艺并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因为接触部件1即使围绕上述轴线旋转180°在整体上也为大致相同的形状,所以结构简单且易于设计。

[2.第2实施方式]

在图4(a)~图4(f)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101中,接触部105的结构和各板簧部107的结构不同于接触部件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即,接触部105在左右方向上大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接触部5,并且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板簧部7的第2部分72一体化程度的尺寸。因此,各板簧部107不具有第3部分73,并且第2部分72从接触部105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突出。

如上构成的接触部件101也可产生与接触部件1相同的效果。不过,因为板簧部107整体的长度小于板簧部7,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弹性变形时的变形流畅度可能会降低。另一方面,如上构成的接触部件101在某些情况下能够简化结构并且能够进一步良好地降低制造成本。

[3.第3实施方式]

在图5(a)~图5(f)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201中,各钎焊接合部203的结构、接触部205的结构、以及各板簧部207的结构不同于接触部件1,不同之处如下所述。即,各钎焊接合部203构成为,在于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具有长边的简单的矩形板状,并以整个下表面作为钎焊面203a。接触部205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具有各条边的大致正方形的板状。

各板簧部207设置为在俯视观察时将钎焊接合部203的端部和接触部205的四个顶点之中距离该端部最远的顶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状。更具体而言,一个板簧部207从右侧的钎焊接合部203的左侧面后端绕过接触部205的后方并连接到接触部205的左侧面前端。另一个板簧部207从左侧的钎焊接合部203的右侧面前端绕过接触部205的前方并连接到接触部205的右侧面后端。各板簧部207中所有的部分都从各钎焊接合部203起向上方倾斜。

如上构成的接触部件201也可产生与接触部件1相同的效果。不过,因为板簧部207在俯视观察时构成为曲线状,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设计的自由度会增加。另一方面,因为板簧部207在俯视观察时构成为曲线状,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难以进行冲压加工等。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板簧部207的刚性能够以随着接近接触部205而逐渐减小的方式连续变化。在此情况下,各板簧部207的宽度随着接近接触部205而逐渐减小。

[4.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加以实施。

[4a]例如,接触部件可构成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1、101或201成镜像关系的形状。这样构成的接触部件也可产生与接触部件1、101或201相同的效果。此外,各部分的尺寸也可适当地进行改变。此外,除了上述屏蔽板、壳体等外,导电性部件还可以是与待安装该接触部件的印刷电路板不同的其它印刷电路板。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部分71在上下方向上倾斜而使板簧部7整体在上下方向上倾斜,不过,第1部分71、第2部分72、以及第3部分73都可倾斜。

[4b]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接触部5、105、以及205均构成为平板状,不过,也可以在接触部的上表面上设置具有不妨碍导电性部件和接触部之间导通程度的较小的凸部。在此情况下,有时能够更有效地执行上述所谓的自清洁。此外,只要接触部的旋转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非常微小,即使设置这样的凸部,则也能够抑制导电性部件表面会因此而受损。

[4c]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了两个板簧部,不过,可设置三个以上的板簧部。在此情况下,可在每个板簧部均设置钎焊接合部,或者可在一个钎焊接合部设置多个板簧部。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带状板部将钎焊接合部3或者203的前端彼此连接,或将后端彼此连接,亦或将前后两端彼此连接,由此使各钎焊接合部一体化。

[4d]此外,可省略切口部75、76。不过,当各所述板簧部具有切口部时,该切口部将通过局部地减小刚性而使得减小刚性的部分成为在弹性变形时的弯曲位置,从而能够由切口部限定各板簧部在弹性变形时的弯曲位置。因此,在此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抑制各板簧部朝使得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增大的方向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该接触部件的安装面积。

[4e]此外,接触部可构成为圆板状、三角形板状、五角形的多角形板状、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的板状。不过,如第1实施方式所示,当所述接触部构成为矩形板状,并且各所述板簧部具有通过连接沿着所述矩形板的各边而设置的带状板簧而成的结构时,易于通过冲压加工进行制造。

此外,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部件来构成所述接触部件。不过,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当通过弯折1张金属薄板而形成所述接触部件时,能够简化接触部件的制造工序,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4f]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功能能够由多个构成要素分担,也能够将多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功能统合于一个构成要素。此外,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替换为具有同样功能的公知的构成。此外,能够省略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此外,能够将一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于另一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或能够将一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替换为另一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此外,由权利要求中记载的语句所确定的技术思想范围内的所有方式都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01、201…接触部件;3、203…钎焊接合部;

5、105、205…接触部;7、107、207…板簧部;

31…主体部;31a、203a…钎焊面;

32…延伸部;33、75、76…切口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