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650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耳机、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娱乐、社交等等,移动终端配置有耳机插孔,用户可以通过该耳机插孔连接耳机进行使用。目前移动终端使用的都是通用标准尺寸耳机,例如3.5mm标准耳机。

但是,移动终端外观设计越来越薄,终端屏幕也越来越大,而在耳机的尺寸为标准的情况下,对应的耳机座的大小及其所占空间也不能轻易改变,不利于移动终端整体布局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可以减少耳机的大小,从而减小耳机插座的整体大小,使得移动终端整体布局更加灵活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插头和绝缘条,所述耳机插头沿平行于其轴向的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三个凹槽,所述绝缘条设置在所述至少三个凹槽中,用以将所述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端进行绝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包括:耳机插孔,所述耳机插孔开设与耳机信号端对应的引脚,以使耳机在插入耳机座时,耳机信号端与所述引脚进行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为如上所述的耳机插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耳机、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通过在耳机插头平行于其轴向的外壁上开设凹槽,将绝缘条嵌设于凹槽中,使得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端达到绝缘的效果。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耳机来说,可以实现耳机插头的尺寸减小,进而使得对应的耳机座的整体大小减小,移动终端整体布局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插头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耳机插头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插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耳机插头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插头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耳机插头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插头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耳机插头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示例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用作实例、示例或例证。此外,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一般地可以被解释为意指“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清楚导向单数形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耳机100包括:耳机插头座10、耳机插头20。该耳机插头座10为圆柱形状。该耳机插头座10的一端连接该耳机插头20,可以起到耳机插头20固定的作用。该耳机插头座1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通电线缆。

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中,该耳机插头20为实心结构,其内部结构为绝缘材料塑形制作而成,外部镀上一层导电金属材料。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耳机插头20包括一平面30和一弧面40。该耳机插头20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21。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3个。在一实施方式中,该一平面上30可以设置2个凹槽21,该一弧面40上可以设置一个凹槽21。该凹槽21沿平行于耳机插头20轴向的外壁上开设,该凹槽21的长度与耳机插头20的长度相等。其中三个凹槽21将耳机插头20的圆周面分割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对应为左声道触点区域22、右声道触点区域23以及接地触点区域24。将与凹槽21尺寸匹配的绝缘条嵌设于该凹槽21中,以实现将所述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进行绝缘处理。其中该耳机插头20上的耳机信号端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设定排列,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通电线缆连接左声道触点区域22,实现左声道触点区域22与左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右声道触点区域23,实现右声道触点区域23与右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接地触点区域24,实现接地触点区域24与地线端连接。

其中,该左声道触点区域22、右声道触点区域23以及接地触点区域24在耳机插头20插入终端耳机插孔时,左声道触点区域22、右声道触点区域23以及接地触点区域24分别对应与该耳机插孔中的引脚相连接,以实现耳机与移动终端的电连接。

该耳机插头20与传统的耳机将耳机信号端沿着耳机插头20轴上排列设计的方式相比,将耳机信号端设置在耳机插头20的圆周面上,可减小耳机插头20的长度,而将耳机插头20设计一弧面40还可以减小耳机插头20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插头上开设凹槽21的数量和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请参阅图3及图4,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耳机200包括:耳机插头座210、耳机插头220。该耳机插头座210为圆柱形状。该耳机插头座210的一端连接该耳机插头220,可以起到耳机插头220固定的作用。该耳机插头座21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通电线缆。

请参阅图3和图4,该耳机插头220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221。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耳机插头220包括一平面230和一弧面240。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221的数量为4个。该凹槽221沿平行于耳机插头220轴向的外壁上开设,该凹槽221的长度与耳机插头20的长度相等。其中4个凹槽221将耳机插头220的圆周面分割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对应为左声道触点区域222、右声道触点区域223、麦克风触点区域224以及接地触点区域225。将与凹槽221尺寸匹配的绝缘条嵌设于该凹槽221中,以实现将所述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进行绝缘处理。其中该耳机插头220上的耳机信号端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设定排列,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通电线缆连接左声道触点区域222,实现左声道触点区域222与左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右声道触点区域223,实现右声道触点区域223与右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麦克风触点区域224,实现麦克风触点区域224与地线端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接地触点区域225,实现接地触点区域225与地线端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其中,该移动终端边框上开设有安装耳机插座的凹槽,可以将该耳机插座安装于该凹槽中,该耳机插座连接移动终端的主板,以实现电信号的输入及输出,该耳机插座包括一个耳机插孔50。

该耳机插孔50包括弹片组件51、弹片组件52、弹片组件53以及弹片组54。该弹片组件51、弹片组件52、弹片组件53以及弹片组54设置在与耳机插孔50轴垂直方向的同一圆周面的内壁上。该耳机插孔50形状与耳机插头220的形状匹配,包括一弧面和一平面。

在耳机插孔50中的弹片组件51、弹片组件52、弹片组件53以及弹片组54均由金属导电材料构成。当耳机插头220插入该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50中时,该弹片组件51、弹片组件52、弹片组件53以及弹片组54受到耳机插孔的挤压力往耳机插孔外壁方向位移,从而抵住耳机插头220。该弹片组件51、弹片组件52、弹片组件53以及弹片组54的设置位置与耳机插头220的左声道触点区域222、右声道触点区域223、麦克风触点区域224以及接地触点区域225的位置对应,以使得耳机插头220在插入该耳机插孔30中时,该弹片组件51抵住耳机插头220上的左声道触点区域222;该弹片组件52抵住耳机插头220上的右声道触点区域223;该弹片组件53抵住耳机插头220上的麦克风触点区域224;该弹片组件54抵住耳机插头220上的接地触点区域225。从而实现耳机插头220与移动终端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该移动终端将电信号通过主板传导到连接于主板的耳机插座上,该耳机插座通过弹片组件51、弹片组件52、弹片组件53以及弹片组54将对应的电信号再进一步的传导至与其连接的左声道触点区域222、右声道触点区域223、麦克风触点区域224以及接地触点区域225上,该耳机通过左声道触点区域222、右声道触点区域223、麦克风触点区域224以及接地触点区域225接收到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到发生单元,发生单元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震动,产生音效。

其中,该耳机插孔50由于对应的耳机插头220的长度以及宽度的减小,从而使得耳机插座整体大小可以相应的减小,使得包括该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整体的布局更加的灵活方便。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插头上开设凹槽221的数量和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请参阅图6及图7,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耳机300包括:耳机插头座310、耳机插头320。该耳机插头座310为圆柱形状。该耳机插头座310的一端连接该耳机插头320,可以起到耳机插头320固定的作用。该耳机插头座31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通电线缆。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耳机插头320包括一平面330和一弧面340。该耳机插头320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321。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321的数量为5个。该凹槽321沿平行于耳机插头320轴向的外壁上开设,该凹槽321的长度与耳机插头320的长度相等。其中5个凹槽321将耳机插头320的圆周面分割为五个区域,分别为对应为左声道触点区域322、右声道触点区域323、麦克风触点区域324、接地触点区域325以及检测信号区域326。将与凹槽321尺寸匹配的绝缘条嵌设于该凹槽321中,以实现将所述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进行绝缘处理。其中该耳机插头320上的耳机信号端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设定排列,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通电线缆连接左声道触点区域322,实现左声道触点区域322与左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右声道触点区域323,实现右声道触点区域323与右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麦克风触点区域324,实现麦克风触点区域324与地线端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接地触点区域325,实现接地触点区域325与地线端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检测信号区域326,实现检测信号区域326与地线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插头32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请参阅图8及图9,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耳机400包括:耳机插头座410、耳机插头420。该耳机插头座410为圆柱形状。该耳机插头座410的一端连接该耳机插头420,可以起到耳机插头420固定的作用。该耳机插头座41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通电线缆。

请参阅图8和图9,该耳机插座420为圆柱形状,直径小于耳机插头座410。一实施方式中,该耳机插头420的圆周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421。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421的数量为3个。该凹槽421沿平行于耳机插头420轴向的外壁上开设,该凹槽421的长度与耳机插头420的长度相等。其中三个凹槽421将耳机插头420的圆周面分割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对应为左声道触点区域422、右声道触点区域423以及接地触点区域424。将与凹槽421尺寸匹配的绝缘条嵌设于该凹槽421中,以实现将所述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进行绝缘处理。其中该耳机插头420上的耳机信号端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设定排列,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通电线缆连接左声道触点区域422,实现左声道触点区域422与左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右声道触点区域423,实现右声道触点区域423与右声道扬声器连接。通过通电电缆连接接地触点区域424,实现接地触点区域424与地线端连接。

其中,该左声道触点区域422、右声道触点区域423以及接地触点区域424在耳机插头420插入终端耳机插孔时,左声道触点区域422、右声道触点区域423以及接地触点区域424分别对应与该耳机插孔中的引脚相连接,以实现耳机与移动终端的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耳机、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插头和绝缘条,所述耳机插头沿平行于其轴向的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三个凹槽,所述绝缘条设置在所述至少三个凹槽中,用以将所述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端进行绝缘。本发明通过在耳机插头平行于其轴向的外壁上开设凹槽,将绝缘条嵌设于凹槽中,使得绝缘条两侧的耳机信号端达到绝缘的效果,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耳机来说,可以实现耳机插头的尺寸减小,进而使得对应的耳机座的整体大小减小,移动终端整体布局更加灵活方便。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发明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说明书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