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471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可穿戴设备的表带可相对于表盘来回摆动。而为了实现表带与表盘的电连接,通常通过在表盘内置五金件与表带内置五金件的连接来实现导通的,并且需确保二者连接的电阻值在0.5欧以内,以实现正常的电性导通。

上述的表带与表盘的电连接的具体结构通常是在表盘内置五金件,表盘内的五金件与表带内的五金件通过固定表带的顶针连接器连接,顶针连接器头部设置有一弹簧顶针,该顶针连接器的尾部设置有螺牙,在装配时将螺牙拧在表盘内的五金件上,弹簧顶针压缩后顶在表带内的五金件上导通。当表带来回摆动时,由于顶针连接器与表带的轴孔为间隙配合,因此,顶针连接器上的弹簧顶针容易受到表带转动的影响而在表带五金件上发生转动摩擦。当转动摩擦次数过多时,摩擦部位容易产生粉末及杂质,粉末及杂质聚集在弹簧顶针与表带五金件的接触点的地方,从而容易导致弹簧顶针与表带五金件的电阻值增大或出现开路现象,进而导致表带与表盘之间的导电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顶针连接器容易与表带五金件发生转动摩擦而导致电阻值增大,进而导致表带与表盘之间的导电功能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表盘部分,所述表盘部分内置有第一金属元件;

表带部分,所述表带部分与所述表盘部分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表带部分内置有第二金属元件;

所述导电装置包括: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穿设于所述表带部分内,且所述第一连接端朝向所述第二金属元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表盘部分的第一金属元件连接,以实现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金属元件接电导通;以及

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端及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一导电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元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以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二金属元件接电导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弹簧顶针,所述弹簧顶针包括弹簧部分和顶针部分,所述弹簧部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所述弹簧部分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顶针部分,所述顶针部分的触头伸出所述限位槽并朝向所述第二金属元件设置,并与所述第二金属元件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弹簧顶针,所述弹簧顶针包括弹簧部分和顶针部分,所述弹簧部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所述弹簧部分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顶针部分,所述顶针部分的触头伸出所述限位槽外并抵接于所述第二金属元件,当所述表带部分相对所述表盘部分转动时,所述顶针部分的触头相对所述第二金属元件可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为弹簧,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形成有接触面,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二导电端抵接于所述接触面上,以使所述导电元件挤压于所述接触面及所述第二金属元件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导电端具有第一导电端面,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二导电端具有第二导电端面,所述第一导电端面完全贴合于所述第二金属元件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面完全贴合于所述接触面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为轴承,所述导电元件还包括内环部分,所述顶针部分卡合于所述内环部分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导电端具有第一导电端面,所述第一导电端面完全贴合于所述第二金属元件设置,当所述表带部分相对于所述表盘部分转动时,所述顶针部分带动所述导电元件转动,以使所述导电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金属元件可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表带部分内设有转动轴孔,所述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穿设于所述转动轴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转动轴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元件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表带部分包括连接于所述表盘部分两侧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内均设有所述第二金属元件及所述导电元件,所述连接器为两个,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内,所述第一金属元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元件分别设于所述表盘部分两侧与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连接的位置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通过设置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与表盘部分的第一金属元件连接,以实现连接器与第一金属元件的接电导通,然后设置导电元件,利用导电元件的第一导电端直接与表带内的第二金属元件接触,然后将导电元件的第二导电端直接与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从而通过导电元件实现连接器与表带部分内的第二金属元件的接电导通。因此,当表带部分相对于表盘部分转动时,该连接器在该表带部分的带动下发生相对转动,由于该导电元件的第一导电端直接与表带内的第二金属元件接触,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金属元件的转动摩擦,也能够利用导电元件实现第一金属元件至连接器及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接电导通,即,保证该第一金属元件能够始终与第二金属元件接电导通,从而避免由于连接器与第二金属元件转动摩擦而导致电阻值增大或发生开路的现象,延长连接器及第二金属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而确保表带部分与表盘部分的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表带部分相对于表盘部分转动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顶针连接器容易与表带五金件发生转动摩擦而导致电阻值增大,进而导致表带与表盘之间的导电功能失效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表盘部分10及表带部分11,该表盘部分10内置有第一金属元件101,该表带部分11与表盘部分10可转动连接,且该表带部分11内置有第二金属元件111。该导电装置包括连接器12及导电元件13,该连接器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12a和第二连接端12b,该第一连接端12a穿设于该表带部分11内,且该第一连接端12a朝向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设置,该第二连接端12b与表盘部分10的第一金属元件101连接,以实现该连接器12与第一金属元件101接电导通。该导电元件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端13a和第二导电端13b,该第一导电端13a与第二金属元件111接触,该第二导电端13b与第一连接端12a连接,以实现该连接器12与第二金属元件111的接电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表带部分11可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相对于表盘部分10转动,该表带部分11包括连接于表盘部分10两侧的第一表带11a和第二表带11b,该第一表带11a及第二表带11b内设有该第二金属元件111及导电元件13,以分别实现该第一表带11a及第二表带11b与表盘部分10的电性导通。具体地,该连接器12也为两个,分别穿设于该第一表带11a及第二表带11b内,该第一金属元件101也为两个,分别第一金属元件101分别设于表盘部分10两侧与第一表带11a及第二表带11b的连接位置处,以实现该第一表带11a及第二表带11b与表盘部分10的接电导通。

进一步地,该第一金属元件101为设于该表盘部分10内的铜块,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导电性能。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金属元件101还可为钢块或铝块等。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该连接器12与该第一金属元件101的连接,该第一金属元件10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未标示),连接器12的第二连接端12b上设置有第二螺纹121,第二螺纹121与第一螺纹连接,以实现连接器12与表盘部分10的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金属元件101上开设有连接通孔,该第一螺纹设于连接通孔内。连接器12的第二连接端12b穿设于连接通孔,并使得第二螺纹121与第一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便于安装,同时也有利于当连接器12出现故障时可及时便捷的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该表带部分11内设有转动轴孔(未标示),该连接器12的第一连接端12a穿设于该转动轴孔内,且该第一连接端12a与该转动轴孔之间为间隙配合,以便于安装该连接器12,同时,当该表带部分11相对于该表盘部分10转动时,该连接器12在该转动轴孔内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为设于该表带部分11内的铜片,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还可为设于该表带部分11内的铝片或钢片等。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该第一连接端12a的端部上开设有限位槽122,该连接器12还包括弹簧顶针,该弹簧顶针包括弹簧部分123和顶针部分124,该弹簧部分123的一端抵接于该限位槽122的底壁,该弹簧部分123的另一端抵接于该顶针部分124,该顶针部分124的触头伸出该限位槽122外并抵接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当表带部分11相对于表盘部分10转动时,该顶针部分124的触头相对该第二金属元件111可转动。具体地,该限位槽122为开设于该第一连接端12a的端部上的方形开口槽,该弹簧部分123的一端固定抵接于该限位槽122的底壁内。当该连接器12与表盘部分10的第一金属元件101连接时,该弹簧部分123挤压于该限位槽122与该顶针部分124之间,并提供挤压力以使该顶针部分124的触头124a紧紧地抵接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上,从而当该表带部分11相对于该表盘部分10转动时,该顶针部分124在该表带部分11的带动下相对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元件13为弹簧,该第一连接端12a上形成有接触面125,该导电元件13的第二导电端13b抵接于该接触面125上,以使该导电元件13挤压于该接触面125及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具体地,由于该导电元件13为弹簧,该导电元件13可套设于该第一连接端12a上,然后将该导电元件13的第二导电端13b抵接于该第一连接端12a的接触面125上,从而能够实现该导电元件13相对于该第一连接端12a的固定及导电。

进一步地,该导电元件13的第一导电端13a具有第一导电端面(未标示),该导电元件13的第二导电端13b具有第二导电端面(未标示),该第一导电端面完全贴合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设置,该第二导电端面完全贴合于该接触面125设置。具体地,由于该导电元件13为弹簧,因此,该导电元件13为整圈弹簧贴合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同理,该导电元件13也为整圈贴合于该接触面125设置。当该表带部分11相对该表盘部分10转动时,该连接器12在该表带部分11的转动轴孔内发生相对转动,即,该顶针部分124相对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转动。由于该导电元件13为弹簧,且该导电元件13挤压于该接触面125及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因此,该导电元件13受到挤压力作用而不会跟随着该顶针部分124转动,即,该导电元件13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摩擦,从而当该顶针部分124相对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转动摩擦次数过多而产生杂质堆积时,该导电元件13能够提供导通回路导通该第一金属元件101、该连接器12及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从而确保表带部分11与表盘部分10的电性导通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100,通过设置导电元件13为弹簧,并使得导电元件13的第一导电端13a与表带部分11的第二金属元件111抵接,导电元件13的第二导电端13b与连接器12的接触面125抵接,从而使得导电元件13挤压于接触面125及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实现通过导电元件13导通连接器12及第二金属元件111。当连接器12的顶针部分124相对第二金属元件111产生转动摩擦并且在接触位置出现杂质聚集而导致顶针部分124与第二金属元件111的导通失效时,由于该导电元件13挤压于接触面125及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该导电元件13受挤压力作用能够相对第二金属元件111止转,从而实现通过该导电元件13能继续导通连接器12及第二金属元件111,而由于第一金属元件101与连接器12的第二连接端12b连接,因此,该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接电导通的方式为:第一金属元件101向连接器12及导电元件13导通,经由导电元件13导通至第二金属元件111,从而实现第一金属元件101与第二金属元件111的电性导通,确保表带部分11与表盘部分10的接电导通。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2、图5及图6,图5及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200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100的区别之处在于:

该连接器12的顶针部分124伸出该限位槽122外并朝向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设置,且该顶针部分124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具有间隙。即,该连接器12的顶针部分124与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不接触,从而当表带部分11相对于表盘部分10转动时,该顶针部分124与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不会产生转动摩擦,从而能够避免转动摩擦而导致杂质聚集在摩擦位置处而造成接电失效的情况。

而由于导电元件13连接于第二金属元件111及连接器12之间,因此,当顶针部分124与第二金属元件111不接触时,可通过该导电元件13实现连接器12与第二金属元件111的电性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200,通过设置该顶针部分124相对于第二金属元件111具有间隙,从而能够避免顶针部分124抵接于第二金属元件111而产生的相对转动摩擦并导致粉末及杂质聚集而短路的情况,同时其导电的部分通过导电元件13与第二金属元件111的连接来实现,确保表带部分11与表盘部分10的电性导通的同时,也能够延长顶针部分124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请一并参阅图2、图7及图8,图7及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300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100的区别之处在于:

该连接器12的顶针部分124伸出该限位槽122外并朝向该第二金属元件111设置,且该顶针部分124与该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具有间隙。即,该连接器12的顶针部分124与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不接触,从而当表带部分11相对于表盘部分10转动时,该顶针部分124与第二金属元件111之间不会产生转动摩擦,从而能够避免转动摩擦而导致杂质聚集在摩擦位置处而造成接电失效的情况。

进一步地,该导电元件13为轴承,具有内环部分13c,该顶针部分124卡合于该内环部分13c内。具体地,该导电元件13的第一导电端面完全贴合于第二金属元件111设置,当该表带部分11相对于表盘部分10转动时,顶针部分124在表带部分11的带动下在转动轴孔内转动,以使顶针部分124能够带动导电元件13相对于第二金属元件111转动。优选地,该导电元件13为滚动轴承,以减少转动摩擦。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300,通过设置该顶针部分124相对于第二金属元件111具有间隙,同时设置导电元件13为轴承,利用导电元件13与第二金属元件111接触来实现连接器12与第二金属元件111的电性导通,同时由于导电元件13为轴承,其能够在相对于第二金属元件111转动时的摩擦系数较小,因此能够大大地改善转动摩擦位置处的杂质及粉末聚集现象,确保连接器12与第二金属元件111的电性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通过设置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与表盘部分的第一金属元件连接,以实现连接器与第一金属元件的接电导通,然后设置导电元件,利用导电元件的第一导电端直接与表带内的第二金属元件接触,然后将导电元件的第二导电端直接与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从而通过导电元件实现连接器与表带部分内的第二金属元件的接电导通。因此,当表带部分相对于表盘部分转动时,该连接器在该表带部分的带动下发生相对转动,由于该导电元件的第一导电端直接与表带内的第二金属元件接触,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金属元件的转动摩擦,也能够利用导电元件实现第一金属元件至连接器及第二金属元件之间的接电导通,即,保证该第一金属元件能够始终与第二金属元件接电导通,从而避免由于连接器与第二金属元件转动摩擦而导致电阻值增大或发生开路的现象,延长连接器及第二金属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而确保表带部分与表盘部分的导电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