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204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卧式断路器本体及出线单元,并承载卧式断路器运行回路正常电流的导体。



背景技术:

目前,220kvgis断路器多为卧式结构,断路器本体通过导体与进出线端连接。因结构限制,导体与进出线端连接的空间很狭窄,由于这种结构缺陷,容易造成导体与进出线端的连接松动,导致通电流时烧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卧式断路器本体及出线单元的,结构合理,连接性能可靠,且能承载卧式断路器运行回路正常电流的导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其特征在于:由上段、中段和下段依次连接组成;

上段竖直设置,中段倾斜设置,上段与中段之间形成折弯角;上段与中段折弯处设有用于安装螺栓以与便断路器本体连接的沉孔;

下段竖直设置,下段内设有水平设置、用于安装弹簧触头以便与出线单元连接的内环槽。

优选地,所述折弯角的角度为120°~170°。

优选地,所述折弯处r圆弧过渡。

优选地,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的各棱边均r圆弧过渡。

使用时,将螺栓从导体上的沉孔插入,并与出线单元连接,实现可靠紧密的电接触连接。导体下端的内环槽内安装弹簧触头,通过弹簧触头与断路器本体实现可靠电连接。从而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实现了出线单元与断路器本体夫人可靠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合理,可以实现卧式断路器本体与出线单元的可靠连接,且能承载卧式断路器运行回路正常电流,避免出现烧损现象;通过折弯结构,也节省了占用空间,缩短了断路器本体所需长度,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主视图和侧面剖视图,所述的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为折弯结构,由上段1、中段2和下段3依次连接组成。

上段1竖直设置,中段2倾斜设置,上段1与中段2之间形成折弯角,折弯角度为120°~170°。在上段1与中段2折弯处设计4个长形安装沉孔4,用于插入螺栓,通过螺栓与出线单元连接。

下段3也竖直设置,下段3内设有水平的内环槽5,内环槽5用于安装弹簧触头,通过弹簧触头与断路器本体连接。

导体折弯处及各棱边r圆弧过渡。

结合图3,使用时,将4个螺栓6从导体a上的沉孔插入,并与出线单元b连接,实现可靠紧密的电接触连接。导体下端的内环槽内安装弹簧触头7,通过弹簧触头7与断路器本体c实现可靠电连接。从而通过导体a实现出线单元b与断路器本体c可靠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中,将导体设计成折弯形,实现出线单元与断路器本体可靠连接的同时,节省了占用空间,也缩短了断路器本体所需长度,节约了成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断路器连接用导体,由上段、中段和下段依次连接组成;上段竖直设置,中段倾斜设置,上段与中段之间形成折弯角;上段与中段折弯处设有用于安装螺栓以与便断路器本体连接的沉孔;下段竖直设置,下段内设有水平设置、用于安装弹簧触头以便与出线单元连接的内环槽。使用时,将螺栓从导体上的沉孔插入,并与出线单元连接,实现可靠紧密的电接触连接。导体下端的内环槽内安装弹簧触头,通过弹簧触头与断路器本体实现可靠电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可以实现卧式断路器本体与出线单元的可靠连接,且能承载卧式断路器运行回路正常电流,避免出现烧损现象;通过折弯结构,也节省了占用空间,缩短了断路器本体所需长度,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夏水银;刘思思;高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05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