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483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舰船用电缆,具体是一种用于舰船上用的耐高温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舰上电缆基本采用阻燃聚烯烃、乙丙橡胶等低烟无卤材料,但这类材料的耐温等级不高,长期工作温度一般125℃及以下,不能满足坞舱内的高于125℃的高温和交变温环境需求。

目前舰坞舱内耐高温特种电缆主要采用氟塑料绝缘高温电缆。但由于氟塑料中含氟元素,氟在燃烧时释放有毒的hf气体,属于剧毒物质范畴,氟塑料电缆燃烧后的毒性是pvc电缆的1.5倍,是无卤电缆的5倍。危及到人生命和周边设备,不能满足更高的无毒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烟、无毒的耐高温电缆。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电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主线芯、绕包层、屏蔽层、第二绕包层和护套;主线芯有2根,2根主线芯1的结构相同,2根主线芯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和绝缘层;2根主线芯是绞合成缆;导体由若干根单丝直径相同的镀金属铜丝同向束绞而成,相邻层反向绞合;绝缘层由聚醚醚酮制成;绝缘层挤包在导体的外部;绕包层由云母带绕包在绞合在一起的2根主线芯外部形成;屏蔽层由直径为0.1毫米至0.3毫米的镀镍铜丝编织在绕包层的外部而成;第二绕包层由云母带绕包在屏蔽层外形成;护套采用不锈钢带材料制成,不锈钢带联锁铠装在第二绕包层外。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绝缘层的厚度为0.1毫米至0.4毫米;绝缘层的抗张强度为80mpa到110mpa。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绕包层的绕包的搭盖率为20%至35%;绕包层的厚度为0.3毫米至0.6毫米。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屏蔽层的编织覆盖率不小于85%。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第二绕包层的绕包的搭盖率为20%至35%;第二绕包层的厚度为0.3毫米至0.6毫米。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耐高温电缆结构简单,电缆具备低烟、无卤、阻燃、低毒、耐油等性能,能满足电缆长期在260℃的温度下使用,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以及耐湿热、霉菌、盐雾的特性。

(2)本发明的耐高温电缆的主线芯的导体采用镀镍铜丝绞合,有效避免了裸铜在260℃环境中工作时氧化。

(3)本发明的耐高温电缆的主线芯的绝缘层采用聚醚醚酮,聚醚醚酮具有优异的电性能,耐环境性能(耐盐雾、霉菌、耐湿热等)以及低烟无卤低毒等特点,满足电缆使用温度为260℃的要求,机械强度达到80mpa以上。

(4)本发明的耐高温电缆为了满足在260℃高温环境下的长期使用要求,避免铜丝氧化,屏蔽层采用镀镍铜丝编织构成,镀镍铜丝单丝直径从0.10mm到0.30mm。

(5)本发明的耐高温电缆的护套采用316不锈钢带联锁铠装的形式,既满足了工作温度的要求,又对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机械保护,同时使得产品更易于敷设。护套的柔韧性试验最小弯曲半径为4倍的电缆直径,弯曲后联锁铠装处保证缆芯不露出;护套经受136kg重物产生的张力,持续时间5min,联锁铠装保证不露出缆芯;护套承受440n的张力,持续时间5min,电缆的永久性伸长不大于7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耐高温电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主线芯1,导体11,绝缘层12,

绕包层2,屏蔽层3,第二绕包层4,护套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耐高温电缆包括主线芯1、绕包层2、屏蔽层3、第二绕包层4和护套5。

见图1,主线芯1有2根,2根主线芯1的结构相同,2根主线芯1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11和绝缘层12。2根主线芯1是绞合成缆。

见图1,导体11由若干根单丝直径相同的镀金属铜丝同向束绞,相邻层反向绞合而成,本实施例采用19根单丝标称直径0.16毫米镀锡铜丝同向束绞,相邻层反向绞合而成,最外层为左向。

见图1,绝缘层12由聚醚醚酮制成。绝缘层12挤包在导体11的外部。绝缘层12的厚度为0.1毫米至0.4毫米,本实施例为0.18毫米。绝缘层12的抗张强度为80mpa到110mpa,本实施例为90mpa。在空气烘箱中进行老化(温度为290℃±2℃,时间为120h),老化后要求:1.绝缘线芯不开裂;2.绝缘经受2.2kv5min耐压不击穿;绝缘层12的酸气含量不大于0.5,烟指数不大于25,毒性指数不大于1.5,电导率≤10us/mm。

见图1,绕包层2由云母带绕包在绞合在一起的2根主线芯1外部形成,绕包的搭盖率为20%至35%,本实施例为25%。绕包层2的厚度为0.3毫米至0.6毫米,本实施例为0.42毫米。

见图1,屏蔽层3由直径为0.1毫米至0.3毫米的镀金属铜丝编织而成,本实施例为0.15毫米的镀镍铜丝,且位于绕包层2的外部,其编织覆盖率不小于85%,本实施例为90%。

见图1,第二绕包层4由云母带绕包在屏蔽层3外形成,绕包的搭盖率为20%至35%,本实施例为25%。第二绕包层4的厚度为0.3毫米至0.6毫米,本实施例为0.42毫米。

见图1,护套5采用不锈钢带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采用316不锈钢带。不锈钢带联锁铠装在第二绕包层4外。护套5的柔韧性试验最小弯曲半径为4倍的电缆直径,弯曲后联锁铠装处不应露出缆芯;护套5经受136kg重物产生的张力,持续时间5min,联锁铠装保证不露出缆芯;护套5承受440n的张力,持续时间5min,电缆的永久性伸长不大于75mm。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启发进行相应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电缆,其要点是:包括主线芯、绕包层、屏蔽层、第二绕包层和护套;主线芯有2根,2根主线芯1的结构相同,2根主线芯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和绝缘层;2根主线芯是绞合成缆;导体由若干根单丝直径相同的镀金属铜丝同向束绞而成,相邻层反向绞合;绝缘层由聚醚醚酮制成;绝缘层挤包在导体的外部;绕包层由云母带绕包在绞合在一起的2根主线芯外部形成;屏蔽层由直径为0.1毫米至0.3毫米的镀镍铜丝编织在绕包层的外部而成;第二绕包层由云母带绕包在屏蔽层外形成;护套采用不锈钢带材料制成,不锈钢带联锁铠装在第二绕包层外。

技术研发人员:高骏;梁国鹏;秦宏涛;李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8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