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铟扩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48249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磷化铟扩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化铟扩散方法。



背景技术:

磷化铟基雪崩探测器属于半导体探测器的一种,在光通信领域中应用于光信号接收端,其性能影响到光通信的效率和质量。

相对于目前已经大量应用的锗基探测器、磷化铟基pin探测器,由于磷化铟基雪崩探测器是使用雪崩击穿原理进行光线信号转化,具有更高的响应度,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也因为inp基材料优异的高频特性,工作频率可以做的更高。因此磷化铟基雪崩探测器在目前光通信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市场地位也越来越高。

对于磷化铟基雪崩探测器而言,其结构的核心是为光信号提供放大功能的倍增层,这部分的结构对于磷化铟基雪崩探测器的响应度、光电转化效率和工作条件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在生产中普遍采用管式炉,使用开管或者闭管的方式通过锌扩散工艺进行倍增结构的生产。这一锌扩散工艺方法存在控制困难,可控但不可精确调节,不能按照探测器设计精确控制不同深度空穴浓度等问题,并且还存在管式炉扩散工艺破坏外延材料结构,圆片均一性差等问题。

对于目前采用mocvd设备进行锌扩散的工艺,达到高空穴浓度需要采用很高的二甲基锌流量,扩散速度快不易控制扩散深度,达到低空穴浓度需要采用低的二甲基锌流量,扩散速度很慢,经过长时间的锌扩散工艺处理后表面晶体质量退化,影响器件长时间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控制不同扩散深度的扩散浓度,达到圆片表面2e18高空穴浓度,圆片内部5e17低空穴浓度,扩散均一性稳定,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磷化铟扩散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化铟扩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磷化铟待扩散圆片放入mocvd设备中,调节mocvd的反应室总气体流量至所需值,氮气气氛转换为氢气气氛后升温,通入保护气体进行表面保护,继续升温并恒温保持一段时间;

通入二甲基锌,流量调节至所需值,控制mocvd设备的温度进行线性下降,进行锌扩散;

温度降至430℃-470℃以下时切断保护气体,在氢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氢气气氛转换为氮气后取出所述圆片。

优选的,将磷化铟待扩散圆片放入mocvd设备中,调节mocvd的反应室总气体流量至所需值,氮气气氛转换为氢气气氛后升温,温度升到430℃-470℃后通入磷烷进行表面保护,继续升温升至560℃-600℃,并恒温保持1.5min-3min。

优选的,反应室总气体流量为20000sccm-50000sccm,反应室压力为50mbar-500mbar。

优选的,所述磷烷流量为50sccm-500sccm。

优选的,温度升到450℃后通入磷烷进行表面保护,继续升温升至580℃,并恒温保持2min。

优选的,通入二甲基锌流量调节至所需值,控制温度从560℃-600℃到480℃-520℃线性下降,进行锌扩散。

优选的,所述二甲基锌流量为20sccm-200sccm。

优选的,通入二甲基锌,流量调节至所需值,控制温度从580℃到500℃线性下降,进行锌扩散。

优选的,温度降至450℃以下时切断磷烷保护,在氢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氢气气氛转换为氮气后取出所述圆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圆片可以在短时间内使inp层达到表面空穴浓度在2e18,内部空穴浓度5e17的连续变化的空穴分布,缩短了扩散过程的时间,保证了扩散工艺不对破坏圆片晶体质量造成破坏,满足inp基雪崩探测器不同设计条件下对于锌扩散工艺的要求。扩散开始前580摄氏度恒温2min使整个圆片不同部位的扩散均一性得到改善,整个圆片扩散深度波动在2%以内,保证了圆片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圆片进行ecv测试扩散后不同深度的空穴浓度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方工艺应用到雪崩击穿探测器工艺生产得到的圆片成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总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铟扩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磷化铟待扩散圆片放入mocvd设备中,调节mocvd的反应室总气体流量至所需值,氮气气氛转换为氢气气氛后升温,通入保护气体进行表面保护,继续升温并恒温保持一段时间;

s102:通入二甲基锌流量调节至所需值,控制mocvd设备的温度进行线性下降,进行锌扩散;

s103:温度降至430℃-470℃以下时切断保护气体,在氢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氢气气氛转换为氮气后取出所述圆片。

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圆片可以在短时间内使inp层达到表面空穴浓度在2e18,内部空穴浓度5e17的连续变化的空穴分布,缩短了扩散过程的时间,保证了扩散工艺不对破坏圆片晶体质量造成破坏,满足inp基雪崩探测器不同设计条件下对于锌扩散工艺的要求。扩散开始前580摄氏度恒温2min使整个圆片不同部位的扩散均一性得到改善,整个圆片扩散深度波动在2%以内,保证了圆片的成品率。其中,图2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圆片进行ecv测试扩散后不同深度的空穴浓度分布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方工艺应用到雪崩击穿探测器工艺生产得到的圆片成品图。

实施例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铟扩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将磷化铟待扩散圆片放入mocvd设备中,调节反应室总气体流量至20000-50000sccm、反应室压力50-500mbar,氮气气氛转换为氢气气氛后升温,温度升到470℃后通入磷烷进行表面保护,磷烷流量为500sccm,继续升温升至600℃,恒温保持3min。

s202:通入二甲基锌,二甲基锌流量为200sccm,控制温度从600℃到500℃线性下降,进行锌扩散。

s203:自然降温,温度降至470℃以下时切断磷烷保护,在氢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氢气气氛转换为氮气后取出圆片。

实施例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铟扩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将磷化铟待扩散圆片放入mocvd设备中,调节反应室总气体流量至20000-50000sccm、反应室压力50-500mbar,氮气气氛转换为氢气气氛后升温,温度升到450℃后通入磷烷进行表面保护,磷烷流量为250sccm,继续升温升至580℃,恒温保持2min。

s302:通入二甲基锌,二甲基锌流量为100sccm,控制温度从580℃到500℃线性下降,进行锌扩散。

s303:自然降温,温度降至450℃以下时切断磷烷保护,在氢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氢气气氛转换为氮气后取出圆片。

实施例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铟扩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将磷化铟待扩散圆片放入mocvd设备中,调节反应室总气体流量至20000-50000sccm、反应室压力50-500mbar,氮气气氛转换为氢气气氛后升温,温度升到430℃后通入磷烷进行表面保护,磷烷流量为50sccm,继续升温升至560℃,恒温保持1.5min。

s402:通入二甲基锌,二甲基锌流量为20sccm,控制温度从560℃到500℃线性下降,进行锌扩散。

s403:自然降温,温度降至430℃以下时切断磷烷保护,在氢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氢气气氛转换为氮气后取出圆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