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源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6276发布日期:2019-03-02 01:2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音源连接器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技术的不断演进,电脑的体积不断地缩小且数据处理速度越来越快,而使电脑越来越符合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需求,并衍生出多种类型的个人电脑,例如桌上型个人电脑(desktoppc)、笔记型电脑(notebook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computer)…等。在这些类型的电脑当中,桌上型个人电脑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以桌上型个人电脑而言,目前,使用者可藉由将外部音源装置插接于主机板上的音源连接器模块以作为扩充。只是若在黑暗的环境下,使用者难以辨识音源连接器模块的位置,而造成插接上的困难。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源连接器模块,其可发出光线,以提供些微的照明效果或是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音源连接器模块,包括一连接器、一发光元件及一外罩。连接器包括一透明本体及一端子组。透明本体具有一插接口。端子组部分地埋入透明本体且部分地外露于插接口。发光元件配置在透明本体旁。外罩罩覆连接器,且包括一前面板及位在前面板上的一外罩开口,其中外罩开口外露插接口。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音源连接器模块更包括一电路板,位于外罩内,且位于透明本体与前面板之间,发光元件设置在电路板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板具有对应于插接口的一电路板破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本体包括一透明本体背面及连接于透明本体背面的一透明本体侧面,透明本体背面远离前面板,发光元件嵌入透明本体背面或透明本体侧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元件包括一发光元件接地脚,端子组包括一端子接地脚,发光元件接地脚接触端子接地脚。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音源连接器模块包括堆叠排列的多个连接器,外罩覆盖这些连接器且包括多个外罩开口,各端子组包括一端子接地脚,这些连接器的这些端子接地脚分别连接到外罩,外罩为一导电外罩,且外罩连接到一主机板的一接地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音源连接器模块更包括一遮光层,配置于相邻的两个连接器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罩开口的尺寸大于插接口的尺寸,当发光元件发光时,光线从透明本体在插接口外圈未被外罩遮蔽的部位传出于音源连接器模块。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本体射出于端子组而为一体。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本体为封装胶体。基于上述,本发明的音源连接器模块藉由将连接器的本体设计为透明本体,且将发光元件设置在透明本体旁。如此一来,发光本体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经由透明本体传递到外露于外罩开口的凸部以提供些微的照明效果或是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音源连接器模块的示意图;图2是隐藏图1的音源连接器模块的外罩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线段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另实施例的一种音源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主机板12:接地端100:音源连接器模块110、110’、110a:连接器120:透明本体121:凸部122:插接口124:透明本体背面126:透明本体侧面130:端子组132:端子接地脚134:端子信号脚140:发光元件142a:发光元件接地脚150:外罩152:前面板154:外罩开口160:电路板162:电路板破孔170:遮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音源连接器模块的示意图。图2是隐藏图1的音源连接器模块的外罩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线段的局部剖视示意图。需说明的是,虽然图2的透明本体120是透明的,透明本体120在未被电路板160遮蔽的部位而应可看到嵌埋于其中的端子组130,但为了避免图2中的线条过于复杂,端子组130将在图3呈现。此外,图3中仅示意性绘示出单一个连接器110的剖视。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音源连接器模块100适于配置在一主机板10(图3)上,并可提供光线略作为照明或是可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或视觉指示。本实施例的音源连接器模块100包括至少一连接器110(图2)、至少一发光元件140及一外罩150(图1)。更明确地说,在本实施例中,音源连接器模块100包括堆叠排列的五个连接器110、及一个连接器110’,连接器110旁配置有对应的发光元件14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110、110’的种类、堆叠的形式、连接器110与发光元件140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并不以此为限制。如图2所示,各连接器110包括一透明本体120及一端子组130(图3)。透明本体120包括一透明本体背面124及连接于透明本体背面124的一透明本体侧面126(图2),透明本体背面124远离前面板152,透明本体120具有远离透明本体背面124的一凸部121及形成在凸部121上的一插接口122。如图3所示,端子组130部分地埋入透明本体120且部分地外露于插接口122。各端子组130包括一端子接地脚132及一端子信号脚134。插接口122用来供一公头连接器(未绘示)插入,公头连接器在插入插接口122之后会接触到位于插接口122内的端子信号脚134,以与其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透明本体120与端子组130可通过射出成形的方式制作而固定在一起,也就是说,透明本体120射出于端子组130而为一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明本体120与端子组130也可以通过卡合或胶合等其他方式固定,透明本体120与端子组130的固定方式不以此为限制。此外,如图2所示,发光元件140配置在透明本体120旁。在本实施例中,音源连接器模块100更包括一电路板160。电路板160位于外罩150内,在图1中,电路板160被外罩150遮住。在图2中,隐藏外罩150之后可看到,电路板160会位于透明本体120与前面板152之间,而较靠近前面板15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160也可配置在透明本体120的其他位置,不以此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60可为软性电路板160,而可随着透明本体120的轮廓弯折,但电路板160也可为硬质电路板160,电路板16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发光元件140设置在电路板160上靠近于凸部121的位置。电路板160具有对应于这些插接口122的电路板破孔162。电路板破孔162除了可供这些凸部121穿过之外,电路板160还可通过电路板破孔162卡固在透明本体120上。如图1所示,外罩150罩覆于这些连接器110。外罩150包括前面板152及位在前面板152上的至少一外罩开口154。更明确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外罩150包括多个外罩开口154,外罩开口154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凸部121的数量与位置,以外露凸部121。在本实施例中,各外罩开口154的形状对应于插接口122的形状,且各外罩开口154的尺寸等于对应的插接头121的尺寸,而大于对应的插接口122的尺寸。举例而言,外罩开口154与插接口122的形状可为圆形,当发光元件140发光时,光线从透明本体120从凸部121射出于音源连接器模块100。因此,音源连接器模块100会在插接口122的外围发出一圈环形的光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部121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是方形、椭圆形或是不规则形。或者,各凸部121的形状也可以不对应于插接口122的形状,例如插接口122的形状是圆形,凸部121的形状为星形或花形,以在发光元件140发光时,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此外,外罩开口154的数量也可以不对应于插接口122的数量,只要插接口122被外罩开口154外露即可。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音源连接器模块100更包括一遮光层170,配置于相邻的两个连接器110之间,以隔开不同连接器110的光线。举例来说,若这些连接器110的发光元件140所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不同,在相邻的两连接器110之间配置遮光层170可以降低光线混色的机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这些连接器110的发光元件140所发出的光线的颜色相同,或是需要造成混光的效果,也可以省略遮光层170。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层170也可被反射层(未绘示)替换,而能够降低各连接器110的发光元件140所发出的光线被吸收或逸失的程度,而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光效率。如图3所示,连接器110的端子接地脚132连接到外罩150,外罩150为一导电外罩,例如是金属外罩,且外罩150连接到主机板10的一接地端12。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外罩150作为端子组130接地的路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罩150的材质也可以是部分塑胶且部分金属,只要外罩150的局部可以作为接地路径即可。本实施例的音源连接器模块100藉由将连接器110的本体设计为透明本体120,且将发光元件140设置在透明本体120旁。如此一来,发光元件140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经由透明本体120传递到外露于外罩开口154的凸部121处以提供些微的照明效果或是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此外,主机板10上的控制器(未绘示)可指示不同的信号至发光元件140,而使发光元件140发出对应的光线,例如可以是持续发光、渐暗、渐亮、或是交错亮暗等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音源连接器模块100藉由将透明本体120本身作为导光体,音源连接器模块100不需在发光元件140与外罩开口154之间额外增设的导光体。若是要在有限的外罩150空间内增设导光体,则会需要缩减到连接器本体的体积或厚度,而会使得连接器的结构较弱。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器110的本体设计为透明本体120,除了不需设置导光体而可节省成本、减少组装工序之外,由于透明本体120的尺寸未被缩减,而可仍提供良好的结构强度。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另实施例的一种音源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或是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是相似的符号表示,不再多加赘述。下面主要说明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之处。在图3中,发光元件140是设置在电路板160上。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10a省去图3的电路板160,将发光元件140至少部分地嵌入透明本体背面124,并往前方发光。当然,发光元件140在透明本体120的相对位置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本体也可以至少部分地嵌入透明本体侧面126,并往前方发光。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40还包括信号脚(未绘示),向下连接到主机板10,以接收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40与透明本体120可以是分开制作之后再嵌合在一起。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连接器110也可以是一起被制作。举例而言,其他实施例中,透明本体120也可以是发光元件140的封装胶体,也就是说,当发光元件140的芯片(位绘示)在封装的时候,一并制作出透明本体120,而使发光元件140与透明本体120为一体。当然,发光元件140固定于透明本体120的方式与位置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40包括一发光元件接地脚142a,由图4可看到,连接器110a的发光元件140的发光元件接地脚142a连接到端子组130的端子接地脚132,且连接器110a的端子接地脚132连接到外罩150,也就是说,连接器110a的发光元件140与端子组130藉由外罩150作为共同接地路径连接到主机板10的接地端1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音源连接器模块藉由将连接器的本体设计为透明本体,且将发光元件设置在透明本体旁。如此一来,发光本体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经由透明本体传递到外露于外罩开口的凸部处以提供些微的照明效果或是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本发明的音源连接器模块由于将透明本体本身作为导光体,音源连接器模块不需在发光元件与外罩开口之间额外增设的导光体。若是要在有限的外罩空间内增设导光体,则会需要缩减到连接器本体的体积或厚度,而会使得连接器的结构较弱。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器的本体设计为透明本体,除了不需设置导光体而可节省成本、减少组装工序之外,由于透明本体的尺寸未被缩减,而可仍提供良好的结构强度。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