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漏电的电力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6214发布日期:2019-03-02 01:2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防漏电的电力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是一种可以在水中防止漏电的电力耦合器。



背景技术:

电力耦合器是一类专用的电力连接设备,通常用作豆浆机、电饭煲的电源线的品字型接头,同时也用作豆浆机的机头和杯体之间的电力连接。特别是对于豆浆机,由于在使用中豆浆有时会溢出到机头和杯体之间的耦合器上,会造成机器漏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人触电身亡。

虽然,现在豆浆机耦合器中已经有采用橡胶或塑料密封的防水方式,但是橡胶和塑料容易老化,且多次插拔后存在磨损,仍然会存在很大的漏电风险。因此,研发在水中不漏电、耐磨损的电力耦合器,可以大幅度提升用电安全,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用电连接中的漏电问题,本发明采用电磁屏蔽的原理,无需橡胶类绝缘材料密封绝缘,有效解决了密封老化失效问题,从而让用电连接更加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中防漏电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制造的电力耦合器,可以在潮湿、有水的情况下正常使用,有效的防止了漏电事故的发生。

一种防水防漏电的电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采用电磁屏蔽防漏电技术原理,在火线电极四周,设置单个或多个的包围火线接触端电极的电磁屏蔽环,并把电磁屏蔽环的与接地线相连;当耦合器工作时,电场会被限制在包围电极的电磁屏蔽环内部,阻止电场或电流向电磁屏蔽环外扩散,从而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上述防漏电技术原理,一种防止向水中漏电的电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由公头和母头组成,且它们各自的火线、零线、地线接触端子间由壳体相互绝缘隔离;在其公头外部(与母头内部接触的部分)设置有两道屏蔽环,第一道屏蔽环在外侧并与公头的零线相连,第二道屏蔽环位于公头外部中间,并与公头的地线相连;在其母头内部(与公头外部的接触部分),设置有一道导电的屏蔽环,且与母头的地线相连。

优选地,所述屏蔽环是闭合的,且由导电耐防腐的材料制造。

优选地,所述母头和公头的接触面上的屏蔽环相隔一定距离分布。

优选地,所述公头的地线、零线、火线接触端子距离壳体孔口的距离依次增加。

优选地,所述母头的地线、零线、火线接触端子外露长度端依次减少。

优选地,所述母头的火线和零线的电极接触端子根部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公头和母头壳体为绝缘材料,内外表面覆盖有超疏水材料图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耦合器公头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耦合器母头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一种防水防漏电的电力耦合器实例如下:

实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防漏电的电力耦合器,其公头由壳体、接地环1、零线环2、连接线n3、零线4、连接线e5、地线6和火线组成;其公头的外壳为abs、pvc类的绝缘材料,并且公头的火线、零线、接地线由壳体相互绝缘隔离开。其中零线环2由导体构成,位于公头壳体的接触面最前端,通过连接线n与零线4的相连;其中接地环1位于公头壳体的接触面中部,并与零线环1相隔2毫米以上,通过连接线e与公头的地线6中的相连。

如图2所示,一种防止向水中漏电的电力耦合器,其母头由壳体、火线7、零线9、地线12、接地环10,以及位于母头壳体上的固定孔11构成;其中接地环10由导电材料构成,位母头壳体内接触面的中间,并环绕一周,并通过导线与地线12相连;在火线7的电极的根部有绝缘层8,用来防止火线漏电。

当公头插入母头内时,由于公头的接地线6电极比其他两个电极要长,会先与母头的接地电极e相连,由公头的接地环1形成对电场的屏蔽作用,防止向外部漏电。当公头完全插入母头内时,公头的接地环1、零线环2、母头的接地环10会屏蔽电场扩散,防止向外部漏电,人体可能接触到的地方都处于零电势,即时是在水中也无法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在母头的火线7的根部涂有绝缘涂层,会进一步防止火线漏电的发生,提供更加安全的防水、防漏电效果。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原理的一种应用情况,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仅仅改变元器件结构、数量、外形、材质、安装方式、尺寸,移动方式等参数,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向水中漏电的电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由公头和母头组成,且它们各自的火线、零线、地线相互绝缘隔离;在其公头外部(与母头内部的接触部分)设置有两道导电的屏蔽环,第一道屏蔽环在外侧并与公头的零线相连,第二道屏蔽环位于公头外部中间,并与公头的地线相连;在其母头内部(与公头外部的接触部分),设置有一道导电的屏蔽环,且与母头的地线相连。

技术研发人员:孙备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备宽
技术研发日:2018.12.10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