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657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领域,尤其是用于承装蓄电池用的蓄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因轨道车辆快速、安全、准时的优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对于地铁车辆、动车组等轨道车辆来说,一般会在车下固定蓄电池组,作为备用辅助电源,当轨道车辆无网压时,为轨道车辆提供应急通风、应急照明、应急显示、维修用电、通讯及其控制等辅助设备,在停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运行,需要通过蓄电池为车内的其他用电器件供电。蓄电池组通过蓄电池箱固定在车体的底部,因此要考虑蓄电池箱的防尘、防雨及防脱、防断、防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用于安装的蓄电池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箱,包括箱体、箱门、电池车,所述箱体包括由多根固定梁相互固定形成的框架及蒙板,位于顶部的两根所述固定梁上分别均衡固定有多个吊耳,所述吊耳上有用于固定用的固定孔,顶部的所述蒙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帽。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包括一体成型左、右侧板及固定板,所述左、右侧板与固定板形成的截面为u型。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侧板的后侧,做l型切边,所述切边分别与所述固定梁的顶面、外侧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侧板的后侧边高度为55mm。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侧板的前侧,设有由上向下向后侧倾斜的斜边。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还包括顶部与固定板内侧面固定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梁的顶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共10个,左右均衡固定在所述固定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前后进深100-130mm,左右宽100-150mm,左、右侧板高100-150mm,底部宽20-50mm。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帽为四个,沿所述蓄电池箱的长度方向纵向排列,两端的两个通风帽的中心距离为1350-1500mm,中间两个相邻所述通风帽的中心距离为450-600mm。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梁之间各设有一个或多个锁扣结构,所述箱门与下侧的固定梁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锁止结构。

进一步的,左右两侧的所述蒙板上均设有通风装置,两个所述通风装置相对所述箱体的对角线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蒙板与所述框架铆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的蒙板上设有多个溢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孔上设有挡尘罩,所述挡尘罩上设有可供气体、液体通过的槽孔。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孔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固定在最端部的所述吊耳的所述侧板与所述固定梁的端部开齐。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箱,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有限元强度分析,根据蓄电池箱的体积和重量,确定出本发明中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吊耳,其结构简单,承重力强,可将蓄电池箱稳定的固定在车体,并可有效避开车底的其他各部件,吊耳左、右侧板前端根据应力分布设置为斜边,在吊装过程中易于操作,避免安装工具碰撞,且可减小重量,降低成本;顶部的通风帽、侧部呈对角对称的通风装置及百叶窗、底部的溢流孔,形成多个交错的通风风路,通风效果好,尤其是侧部呈现对角对称的通风装置及百叶窗,可在箱体整个环境内形成回旋风,提高通风降温效果,而底部的溢流孔,与顶部的通风帽形成对流的同时,还可以走水,使箱体内部不积水,保持干燥;蒙板与框架采用铆接固定,便于维护检修,蒙板的平整度好;箱门左右两侧和下部分别与框架固定,形成三面、多个锁点固定,有效防止误操作,为防止箱门意外开启提供二级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箱俯视图;

图2: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箱主视图;

图3: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箱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箱的溢流孔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箱的吊耳结构的主视图;

图6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箱的吊耳结构侧视图。

其中:框架1,蒙板2,通风帽3,吊耳4,通风孔5,箱门6,四角锁8,搭扣锁9,固定梁11,斜边12,切边13,左、右侧板14,固定板15,加强板16,固定孔17,溢流孔18,挡尘罩19,底蒙板20,过滤板21,螺钉组件22,槽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箱,包括箱体、箱门6、电池车,箱体包括由多根固定梁11相互固定形成的框架1及蒙板2,位于顶部的两根固定梁11上分别均衡固定有多个吊耳4,吊耳4上有用于固定用的固定孔17,顶部的蒙板2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帽3。

如图1至图3所示,框架1包括多根固定梁11,固定梁11为方管,横向、纵向的固定梁相互组焊固定,形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框架结构,蒙板2包括左、右蒙板、顶部蒙板和底部蒙板,分别通过铆钉铆接在框架1上形成箱体结构,蒙板2采用铆接方式与框架1固定,便于维护检修,蒙板的平整度好。蒙板2、框架1、两个箱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电池车。

箱体的前后端,通过箱门6密封,箱门6上端设有挂钩,通过挂钩挂接在框架1的挂钩座上,底部设有一个或多个锁止结构,如在本发明中,箱门6底部通过两个四角锁8与框架1锁定,使箱门6与框架6锁止紧固,防止箱门6在车辆运行期间意外开启,为进一步提高箱门6与框架1的锁止固定,在箱门6的左右两侧,可设有一个或多个锁止结构或锁结构,如在本发明中,箱门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两个锁扣结构与框架1的端部纵向固定梁进一步锁定,锁扣结构为分体式搭扣锁9,一部分固定在框架1的端部纵向固定梁上,另一部分固定在箱门6上,两部分搭扣的方式相互锁紧,因此,在本发明中,箱门6通过上端的挂钩挂接在框架1端部的顶部横向固定梁上,再通过下端的两个四角锁8、左/右两侧的4个搭扣锁9,分别与框架1端部的底部横向固定梁、两侧的纵向固定梁形成三面、多个锁点固定,有效防止误操作,为防止箱门意外开启提供二级防护。

顶部的蒙板2处安装有通风帽3,为箱体内部的蓄电池提供通风散热,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风帽3为4个,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纵向排列,各通风帽3的圆心在箱体纵向中心线上,且,箱体总长为2300-2350mm,两端的两个通风帽3的圆心距离为1350-1500mm,中间两个通风帽3的圆心距离为450-600mm,通风帽3的具体结构可采用现有结构,其面积大小可利用相关标准中对于蓄电池容量对应的通风要求进行计算得出,在此不做要求和限定。

左/右侧部的蒙板2上均设有通风装置,从侧部进风,为蓄电池提供通风散热,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本发明中,通风装置为通风孔5,外设百叶窗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为通风格栅,通风孔5开设在侧部蒙板2的靠近端部的下方,外设百叶窗,在通风孔5处设有倾斜设置的格栅,使得进风方向向下,有效避免风尘进入箱体内部,在本发明中,左/右蒙板2上各设有一个百叶窗式通风孔5,但两个通风孔5相对箱体的对角线对称,即,如当左侧蒙板2上的通风孔5位于左下角(非角落,而是区域范围内)位置时,右侧蒙板2上的通风孔5应位于右下角(同上),使得两个通风孔5之间通风时,通风路径沿箱体内部的对角线或是与对角线平行的方向,使得通风路径加长,形成不对称式排风,同时,配合顶部的通风帽3,使得箱体整个内部环境内形成回旋风,提高通风散热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蓄电池箱,采用自然通风,可满足箱体的ip55及以上的通风处防护等级及不通风处防护等级的相关要求,

在位于箱体底部的底蒙板20上,开有溢流孔18,箱体内各聚的液体可从溢流孔18流出箱外,保持箱内干燥,不积水,同时也进一步与顶部的通风帽3、侧部的通风孔5形成立体式通风,提高通风散热效果。如图4所示,溢流孔8为开设在底部蒙板2上的通孔,在溢流孔2的上方,覆盖有挡尘罩19,挡尘罩19为一面开口,五面密封的罩体结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底部(朝向底部蒙板2的方向)设有向外的折边,折边上设有螺孔,通过螺钉组件22固定在底部的蒙板2上,在另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沿底边(方向同上)向上,且正对溢流孔18的方向上,各设有一个槽孔23,槽孔23的高度可不限,易于使液体通过即可,也可使槽孔23的高度与挡尘罩19的整体高度相同,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槽孔23的高度大约为挡尘罩19整体高度的1/3至1/2的范围内。在车辆高速运行过程中,挡尘罩19可防止箱体外的被高速带起的灰尘、砂石,穿过溢流孔18击伤电池车或蓄电池,也可避免箱外的液体进入到箱体内,槽孔23可使液体或空气通过,起到通风或是液体排出的作用。在溢流孔18的底部,还固定有过滤板20,进一步避免砂石、灰尘、杂质透过溢流孔18进入到箱体内,避免在挡尘罩19的作用下,灰尘、杂质在溢流孔18挡尘罩的空间内堆积,堵塞溢流孔18。如图4所示,过滤板20、挡尘罩19具有相通的螺孔,在相同位置上,可通过一个螺钉组件22同时进行固定。

在框架2顶部的两根纵向(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梁11上,设置有多个吊耳4,如图5和图6所示,吊耳4为整块钢板结构,经两次同向折弯后,形成截面为u型的结构,包括左、右侧板14和连接左、右侧板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主体结构截面为长方形,两侧分别与左、右侧板14一体成型,在固定板15上,设有固定孔17,用于将蓄电池箱吊装在车体底部的固定梁上,在固定板15的底面(朝向左、右侧板14的方向)上,靠近后侧边的位置上,可通过焊接固定有加强板16。

如图6所示,左、右侧板14的后侧,从底边向上做切边13,切边13为倒l型,横向边在上部,端部在左、右侧板14的后侧边上,竖边的底端部在左、右侧板14的底边上,吊耳4与固定梁通过焊接固定,其中,切边13的横向边与固定梁的顶面焊接固定,竖向切边与固定梁的外侧侧面焊接固定。左、右侧板14的前侧,设有斜边12,斜边12从左、右侧板14前侧边的中上部位向底边倾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斜边12与左、右侧板15底边的交点固定孔17的中心线上,约占底边总长度的1/3左右。斜边12与底边的相交处做导圆处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划伤工人。切边一方面用于与固定梁焊接固定,另一方面,可减小吊耳4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斜边14通过对左、右侧板14切割形成,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斜边12为弧形,弧形的圆心在远离固定板15的方向上,可在吊装过程中,提供吊装位置,避免碰撞,减小左、右侧板14在折弯、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分布,同时,进一步减小吊耳4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板16的高度与左、右侧板14后侧做切边13处理以后的剩余高度相同,顶部与固定板15的底面焊接固定,底部与固定梁的顶面焊接固定。加强板16可固定在固定板15与左、右侧板14转成的空间内,距固定板15的后侧有一定距离,如8—15mm,也可使加强板16的外侧面与固定板后侧端面平齐。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吊耳4的结构形状,经有限元强度分析设计,并经大量的实验验证其结构、尺寸,在确保在安装过程中可充分避开车底其他已完成装置部件的同时,并可保证固定位置的均衡,使得蓄电池箱体在车体底部均衡牢靠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的总体长度为2300-2350mm,高度为580mm,宽度为810-830mm,安装吊耳4后,长度不变,高度为635mm,宽度为950-1050mm,左右两侧相同位置上的吊耳4的固定孔17之间的距离为890mm,对于吊耳4,圆定板15的长度(固定方向)为100-130mm,优选为115mm,宽度(左、右侧板14之间的距离)为100-150mm,优选为120mm,固定孔17的直径为18mm,固定孔17圆心距固定板15前端的距离约为41mm(图中未标出,可经计算得出),左、右侧板14的底边宽度为20-50mm,最佳宽度为35mm,左、右侧板14的整体高度为100-150mm,最佳高度为120mm,其后侧边高度为55mm,经计算可得出,切边13的竖向切边的高度为65mm,切边13的横向宽度为41mm,即,左、右侧板14的底边的前端与左、右侧板14的前侧边距离、后端与左、右侧板14的后侧边距离、以及固定板15上的固定孔17的中心点距左、右侧板14的前侧边(即固定板15前端面)的距离相等,板材厚度t为6-12mm,可通过结合箱体整体重量、蓄电池重量所需的承重力经有限元强度计算得出。

经有限元强度分析,在本实施例中,吊耳4共有10个,每根纵向固定梁上固定有5个,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在最外侧的吊耳4,如固定在箱体最左侧的吊耳4,左侧板的外侧面与固定梁的左端面平齐,固定在箱体最右侧的吊耳4,右侧板的外侧面与固定梁的右端面平齐。中间三个吊耳4之间的距离为480-550mm,最外侧的吊耳4与相邻吊耳4之间的距离可由计算得出,焊接后做打磨处理,打磨掉多余焊渣。

加强板16焊接固定在左、右侧板14、固定板15与固定梁焊接后围成的空间内,加强吊耳4与固定梁的固定强度以及吊耳4在车底吊装固定时的固定强度,如图5所示,左、右侧板14的后侧边与切边13的横边的连接处做导角处理,加强板16的底端(与固定梁焊接的一端)的前、后侧做切割处理,以易于与固定梁的焊接操作,加强板16的侧边与顶边的连接拐角处做导角处理,左、右侧边与吊耳4的左、右侧板14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后,在拐角处留有一定的空间,避免焊接过程的应力集中。

通过有限元强度分析,根据蓄电池箱的体积和重量,确定出本发明中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吊耳,其结构简单,承重力强,可将蓄电池箱稳定的固定在车体。

在蓄电池箱的箱体内部安装有电气控制元件,如汇流排、绝缘子、连接器、烟火探头、电缆等零部件,用以控制蓄电池电路,其中,烟火探头(火灾探测器)为感应设备,用以监测报警蓄电池箱内部火灾情况,与车上供电回路的接通通过lv320连接器来实现,当拉出电池车时,需要先拔下lv320连接器,推进电池后7时插上lv320连接器。在箱体的蒙板上,固定有各类接口,如dc110v输出、ntc输出和通讯预留端口,这些技术内容非本发明的改进重点,在此不做要求和限定,可采用现有技术或将来任何出现的其他技术,对于各端口、接口的具体结构形态,也同样不做要求和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箱,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有限元强度分析,根据蓄电池箱的体积和重量,确定出本发明中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吊耳,其结构简单,承重力强,可将蓄电池箱稳定的固定在车体,并可有效避开车底的其他各部件,侧板前端根据应力分布设置为斜弧边,在吊装过程中易于操作,避免碰撞,且可减小重量,降低成本;顶部的通风帽、侧部呈对角对称的通风装置、底部的溢流孔,形成多个交错的通风风路,通风效果好,尤其是侧部呈现对角对称的通风装置,可在箱体整个环境内形成回旋风,提高通风降温效果,而底部的溢流孔,与顶部的通风帽形成对流的同时,还可以走水,使箱体内部不积水,保持干燥;蒙板与框架采用铆接固定,便于维护检修,蒙板的平整度好;箱门左右两侧和下部分别与框架固定,形成三面、多个锁点固定,有效防止误操作,为防止箱门意外开启提供二级防护。

如上所述,结合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