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89411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维护其正常运行是整个系统可靠供电的基本保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电力系统正向超高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变压器故障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及时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诊断及检修,是减小变压器运行故障、提高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我国现有的以预防性试验为主的检修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及传感器、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电力系统监测技术已从离线的定期监测逐渐转变为在线的连续监测,其目的是实时监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判断其运行是否正常,诊断其内部存在故障的性质、类型,并预测故障的发展趋势。在变压器内布设传感器的过程,通常使用光纤进行数据通讯。由于光纤在变压器内部要进行长距离布设,其布设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组装工艺的可靠性以及光纤本身安装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变压器本身的组装工艺影响较小,保证了光纤在变压器内安装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导体绕组外侧包裹底层绝缘纸,在底层绝缘纸上铺设紧套光纤;

b、当紧套光纤铺设至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时,设置一段翘起部,翘起部的长度为3~5cm;

c、翘起部的末端连接有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相分离的过渡部,过渡部与翘起部相切连接,过渡部的长度比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长度短1~2cm;

d、过渡部的末端连接有回归部,回归部的末端与导体绕组相切连接,回归部的长度为4~7cm;

e、在紧套光纤上铺设顶层绝缘纸。

作为优选,步骤a中,在导体绕组开设矩形槽,底层绝缘纸紧贴矩形槽,紧套光纤铺设在矩形槽内。

作为优选,步骤a中,底层绝缘纸为两层。

作为优选,步骤b中,翘起部的铺设形状满足以下曲线,

f1(x)=k1x2+k2lnx+k3

其中,k1~k3为比例系数,x轴坐标以翘起部的起点为原点坐标,x的数据单位为mm。

作为优选,步骤c中,过渡部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距离满足以下函数关系,

其中,k4和k5为比例系数,x轴坐标以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中点为原点坐标,x的数据单位为mm。

作为优选,步骤d中,回归部的铺设形状满足以下曲线,

其中,k6~k8为比例系数,x轴坐标以回归部与过渡部的连接点为原点坐标,x的数据单位为mm。

作为优选,步骤e中,顶层绝缘纸为三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优化光纤在变压器内部的布设方式,减少了布设光纤对于变压器组装结构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光纤本身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我公司试制的hl-c-500型变压器中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进行光线的布设,包括以下步骤:

a、在导体绕组外侧包裹底层绝缘纸,在底层绝缘纸上铺设紧套光纤;

b、当紧套光纤铺设至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时,设置一段翘起部,翘起部的长度为4cm;

c、翘起部的末端连接有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相分离的过渡部,过渡部与翘起部相切连接,过渡部的长度比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长度短2cm;

d、过渡部的末端连接有回归部,回归部的末端与导体绕组相切连接,回归部的长度为6cm;

e、在紧套光纤上铺设顶层绝缘纸。

步骤a中,在导体绕组开设矩形槽,底层绝缘纸紧贴矩形槽,紧套光纤铺设在矩形槽内。

步骤a中,底层绝缘纸为两层。

步骤b中,翘起部的铺设形状满足以下曲线,

f1(x)=0.36x2+2.1lnx

其中,x轴坐标以翘起部的起点为原点坐标,x的数据单位为mm。

步骤c中,过渡部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距离满足以下函数关系,

其中,x轴坐标以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中点为原点坐标,x的数据单位为mm。

步骤d中,回归部的铺设形状满足以下曲线,

其中,x轴坐标以回归部与过渡部的连接点为原点坐标,x的数据单位为mm。

步骤e中,顶层绝缘纸为三层。

在翘起部、过渡部和回归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压圈。压圈的内侧设置有与紧套光纤相接触的橡胶层。紧套光纤中翘起部的张紧力保持在0.4~0.5n,过渡部的张紧力保持在0.2~0.3n,回归部的张紧力保持在0.4~0.6n,紧套光纤其余部分的张紧力保持比翘起部和回归部中张紧力较大的位置的张紧力大0.05n。

本发明将光纤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布设,过渡部可以使光纤与变压器绕组进行分离,避免变压器绕组的形状对光纤布设的影响,同时过渡部的形状可以减少绕组组装时的工艺难度。翘起部和回归部用来对过渡部进行连接,实现整个光纤布设过程的顺畅度,提高光纤工作的稳定性,翘起部和回归部还同时可以降低光纤在布设过程中受到的绕组形状影响。通过加设压圈,可以提高光纤布设的精度,并可以实现不同位置的张力调整。通过改变光纤不同位置张力的大小,可以配合绕组的组装工艺,提高光纤与绕组的配合度,降低二者相互干扰。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导体绕组外侧包裹底层绝缘纸,在底层绝缘纸上铺设紧套光纤;B、当紧套光纤铺设至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时,设置一段翘起部,翘起部的长度为3~5cm;C、翘起部的末端连接有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相分离的过渡部,过渡部与翘起部相切连接,过渡部的长度比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长度短1~2cm;D、过渡部的末端连接有回归部,回归部的末端与导体绕组相切连接,回归部的长度为4~7cm;E、在紧套光纤上铺设顶层绝缘纸。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变压器本身的组装工艺影响较小,保证了光纤在变压器内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舟;刘云鹏;田源;王博闻;姜烁;步雅楠;贺鹏;刘博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技术研发日:2017.09.05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