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顺利解锁的连接器壳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252发布日期:2019-03-30 08:2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可顺利解锁的连接器壳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壳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频连接器的可顺利解锁的连接器壳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频连接器可设置于一连接器壳体(母端)的内部,对接连接器(公端)可插置于连接器壳体的内部,使对接连接器可与高频连接器相互插接,以达成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现有连接器壳体100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锁扣101,对接连接器(光模块)200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二锁扣201,当对接连接器200插置于连接器壳体100的内部时,第一锁扣101及第二锁扣201可相互扣接,以达到自锁的作用。

当对接连接器200向外拔出时,连接器壳体100的第一锁扣101可被对接连接器200的弹片202撑开,且连接器壳体100的第一锁扣101可以向外摆动闪过对接连接器200的第二锁扣201,使得对接连接器200可以顺利的被拔出。

然而,随着制造厂商的不同,市面上部分的对接连接器(光模块)200,跟不同制造厂商的连接器壳体(母端)100匹配时,经常会出现插入后无法拔出的问题,原因在于弹片202并未凸出对接连接器(光模块)200的表面,使得对接连接器200在拔出时,对接连接器200的弹片202无法有效的撑开连接器壳体100的第一锁扣101,因此连接器壳体100的第一锁扣101无法闪过对接连接器200的第二锁扣201,使得对接连接器200难以顺利的被拔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顺利解锁的连接器壳体装置,当对接连接器向外拔出时,连接器壳体装置的第一锁扣可被对接连接器的弹片确实的撑开,使得对接连接器可以顺利的被拔出,以实现顺利解锁。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顺利解锁的连接器壳体装置,能供一对接连接器插置,该连接器壳体装置具有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个侧板,该两个侧板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板的两侧之间,该顶板、该底板及该两个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顶板、该底板及该两个侧板的前端之间形成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对接连接器能通过该开口而插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两个侧板上各设有一第一锁扣,该第一锁扣的一端为固定端,该第一锁扣的固定端连接于该侧板,该第一锁扣的另一端为活动端,该第一锁扣朝向该连接器壳体装置的内部倾斜,使该第一锁扣在常态下会伸入该容置空间内,该第一锁扣设有凸包,该凸包位于该固定端及该活动端之间,该凸包凸出于该第一锁扣的内侧;其中,该对接连接器的两侧各设有一弹片及一第二锁扣,该对接连接器插置于该连接器壳体装置的容置空间内时,该第一锁扣及该第二锁扣相互扣接;该对接连接器向外拔出时,该对接连接器的弹片能抵触于该第一锁扣的凸包,使该连接器壳体装置的第一锁扣能被该对接连接器的弹片撑开,能使该第一锁扣向外摆动闪过该对接连接器的第二锁扣,以实现顺利解锁。

优选地,该凸包与该活动端的间距小于该凸包与该固定端的间距,使该凸包位于该第一锁扣上靠近该活动端的位置。

优选地,该凸包面向该容置空间的一面为一凸弧面,该凸包背向该容置空间的一面为一凹弧面。

优选地,每一第一锁扣上的凸包设有两个,该两凸包靠近该第一锁扣的两侧,该两凸包间隔设置。

优选地,该第一锁扣为一弹片结构,该第一锁扣沿着该连接器壳体装置的纵长方向延伸而形成长条状片体。

优选地,该固定端及该活动端位于该第一锁扣的两端,该固定端较该活动端接近该开口。

优选地,该两个第一锁扣设于该两个侧板上靠近该开口的位置。

优选地,该第一锁扣的活动端设有一斜面,该斜面靠近该第一锁扣的内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当对接连接器向外拔出时,连接器壳体装置的第一锁扣可被对接连接器的弹片撑开,由于第一锁扣设有凸包,当对接连接器的弹片高度不足时,可由第一锁扣上的凸包来补偿,从而可以达到撑开连接器壳体装置上的第一锁扣,因此第一锁扣可以向外摆动闪过对接连接器的第二锁扣,使得对接连接器可以顺利的被拔出,以实现顺利解锁。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对接连接器插置于连接器壳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壳体及对接连接器分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连接器壳体及对接连接器插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连接器壳体及对接连接器分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连接器壳体及对接连接器插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ⅵ部分详图。

图7是图6之连接器壳体及对接连接器拔出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ⅸ部分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顺利解锁的连接器壳体装置,高频连接器2可设置于该连接器壳体装置1的内部,该连接器壳体装置1能供一对接连接器(公端)3插置,使对接连接器3可与高频连接器2相互插接,以达成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9,该连接器壳体装置1能以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一顶板11、一底板12及两个侧板13,底板12设置于顶板11的下方,两个侧板13连接于顶板11及底板12的两侧之间,顶板11、底板12及两个侧板13的后端之间亦可连接有一后板14。顶板11、底板12及两个侧板13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5,且顶板11、底板12及两个侧板13的前端之间形成一开口16,该开口16与容置空间15相连通,该对接连接器3可通过开口16而插置于容置空间15内,使对接连接器3与高频连接器2可相互插接。

两个侧板13上各设有一第一锁扣17,第一锁扣17可设于侧板13的一透孔18中,第一锁扣17可设于侧板13上靠近开口16的位置,两个侧板13上的第一锁扣17亦可位于不同的高度。第一锁扣17为一弹片结构,亦即第一锁扣17沿着连接器壳体装置1的纵长方向(对接连接器3的插拔方向)延伸而成长条状片体。第一锁扣17的一端(前端)为固定端171,第一锁扣17的固定端171以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于侧板13。第一锁扣17的另一端(后端)为活动端172,固定端171及活动端172位于第一锁扣17的两端,固定端171较活动端172接近开口16。第一锁扣17的活动端172为自由端,可以自由的摆动,亦即第一锁扣17的活动端172可以朝内及朝外摆动,以便对该对接连接器3产生锁制或解锁的作用。

该第一锁扣17朝向连接器壳体装置1的内部倾斜,使第一锁扣17在常态下会伸入容置空间15内。第一锁扣17设有至少一凸包173,凸包173位于固定端171及活动端172之间,凸包173可较靠近活动端172,亦即凸包173与活动端172的间距可小于凸包173与固定端171的间距,使凸包173位于第一锁扣17上靠近活动端172的位置。

该凸包173由第一锁扣17冲制成型,凸包173形成向内凸起状,亦即凸包173凸出于第一锁扣17的内侧,使得第一锁扣17的内侧形成向内鼓起状。每一第一锁扣17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凸包173,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凸包173,两凸包173靠近第一锁扣17的两侧(顶侧及底侧),且该两凸包173间隔设置。凸包173面向容置空间15的一面可为一凸弧面174(如图6所示),凸包173背向容置空间15的一面可为一凹弧面175。该第一锁扣17的活动端172亦可设有一斜面176,该斜面176靠近第一锁扣17的内侧,该斜面176可用以减少第一锁扣17与弹片31、第二锁扣32的碰撞,使第一锁扣17可顺利的向外摆动。

该对接连接器3可为一光模块,对接连接器3的两侧各设有一弹片31及一第二锁扣32,该弹片31沿着对接连接器3的纵长方向(插拔方向)延伸而形成长条状片体。弹片31的一端以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于对接连接器3的外壳,弹片3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311,弹片31的自由端311可以自由的前后移动(插拔方向),弹片31具有一弧凸部312,该弧凸部312朝向连接器壳体装置1的外侧凸出。如图6所示,当对接连接器3插置于连接器壳体装置1的容置空间15内时,第一锁扣17及第二锁扣32可相互扣接,以达到自锁的作用。

如图7所示,当对接连接器3向外拔出时,对接连接器3的弹片31的弧凸部312能抵触于第一锁扣17的凸包173,使连接器壳体装置1的第一锁扣17可被对接连接器3的弹片31的弧凸部312撑开,亦即连接器壳体装置1的第一锁扣17可被对接连接器3的弹片31的弧凸部312抵触向外摆动而撑开。由于第一锁扣17设有凸包173,当对接连接器3的弹片31的弧凸部312高度不足时,可由第一锁扣17上的凸包173来补偿,从而可以达到撑开连接器壳体装置1上的第一锁扣17,因此第一锁扣17可以向外摆动闪过对接连接器3的第二锁扣32,使得对接连接器3可以顺利的被拔出,以实现顺利解锁。本发明的凸包173主要是在解决弹片31的弧凸部312位置,若因为磨损或尺寸过低时,活动端172位置不易通过第二锁扣32。所以第一锁扣17可以透过增加自身的凸包173结构抬高活动端172的高度,使其在解锁时能顺利通过第二锁扣32,以提高活动端172位置对于补强弧凸部312位置过低的误差容许值。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