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注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76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注液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能源,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增加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已经变为各制造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电芯收容于钢壳内要经过注入电解液工序,但目前所有的注液设备是半自动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员工人工操作,导致注入的电解液量难以精确,而且生产线前后工序停滞等待的现象频繁,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注液机构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注液机构,不仅可以自动同时对多个电池注入电解液,提高了生产效益,而且在注液过程中衔接前后工序设备停滞等待时间短。另外,在注液过程中有保护壳对电池的保护,减小了电池损坏的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注液机构,包括传送带、上料模块、注液静置模块及出料模块;所述传送带首尾相连且设有多个可装卸的托盘;包括入料传送带、第一移送机构及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移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移送装置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二移送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移送机构的第一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移送装置的下方;所述入料传送带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移送装置与第一检测装置之间;所述注液静置模块包括第一推动机构、注液机构、第二推动机构及多个立柱;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一气缸及第一推动装置,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装置及连接于所述注液装置一侧且收容有电解液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所述注液装置相背的一侧设有多个保护壳;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穿插连接于所述一对第一气缸和多个立柱上,并连接于所述注液装置与所述储液箱相背的一侧,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多个立柱之间,并与所述储液箱的保护壳间隔设置;所述出料模块包括出料传送带、第二移送机构及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移送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三移送装置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四移送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移送机构的第二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三移送装置的下方;所述出料传送带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所述注液静置模块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三移送装置与第二检测装置之间;所述上料模块穿插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注液静置模块穿插于所述传送带上,且位于与所述上料模块的入料传送带相背的一侧并与所述上料模块间隔设置;所述出料模块穿插于所述传送带上与所述注液静置模块间隔设置,且位于与所述上料模块相背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气缸包括气缸本体及推杆;所述立柱包括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压板及多个穿插杆,所述压板由所述气缸本体、多个穿插杆及多个立柱的延伸部穿过,且所述多个穿插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一气缸的推杆及所述注液装置连接,且所述压板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沿所述多个穿插杆及多个立柱的延伸部朝靠近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的方向或远离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的方向运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基台、装设于所述基台上的第二气缸及装设于所述基台上的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一端的托板及连接于所述托板与基台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两侧的多个伸缩柱,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多个立柱的主体部之间,且与所述储液箱的保护壳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立柱的主体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台上,并位于所述多个伸缩柱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推动托板朝靠近所述多个保护壳的方向或远离所述多个保护壳的方向运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保护壳内设有一个与所述储液箱连通的注液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托盘呈长方体状,且开设有n×p个呈矩阵分布的收容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n的数值为4,p的数值为10,每个收容槽呈圆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移送装置及第二移送装置均为机械抓手。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移送装置及第四移送装置均为机械抓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注液机构,不仅可以自动同时对多个电池注入电解液,提高了生产效益,而且在注液过程中衔接前后工序设备停滞等待时间短。另外,在注液过程中有保护壳对电池的保护,减小了电池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注液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传送带的托盘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上料模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注液静置模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出料模块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电芯收容于钢壳内,需要往钢壳内注入电解液。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待注液的电池通常是放在专用的托盘上,专用的托盘可以容纳多个待注液的电池。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注液机构100,包括传送带10、上料模块20、注液静置模块30及出料模块40。

请一同参阅图2至图5,所述传送带10首尾相连且设有多个可装卸的托盘11。每个托盘11呈长方体状,且开设有n×p个呈矩阵分布且对应于电池的收容槽111。在本实施方式中,n的数值为4,p的数值为10,每个收容槽111呈圆形,电池的形状呈圆柱状,每个收容槽111可容纳一个电池。所述多个托盘11用于放置电池并将电池移送至下一工序的载体,所述传送带10通过所述托盘11向所述上料模块20、注液静置模块30及出料模块40移送电池。

所述上料模块20穿插于所述传送带10上,且包括入料传送带21、第一移送机构22及第一检测装置23。所述第一移送机构22包括第一支撑架22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21上的第一移送装置222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21上的第二移送装置223。具体的,所述第一移送装置222及第二移送装置223均为机械抓手。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安装于所述第一移送机构22的第一支撑架22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移送装置222的下方;所述入料传送带21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2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移送装置222与第一检测装置23之间。所述入料传送带21用于连接上一工序的外部设备(图未示),并移送经上一工序的外部设备处理过的电池;所述第一移送装置222用于将所述入料传送带21上的电池移送至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用于检测电池的重量;所述第二移送装置223用于将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上的电池取出并放置于所述传送带10的托盘11上。

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穿插于所述传送带10上,且位于与所述上料模块20的入料传送带21相背的一侧并与所述上料模块20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的数量为十二个。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包括第一推动机构31、注液机构32、第二推动机构33及多个立柱34。所述第一推动机构31包括一对第一气缸311及第一推动装置312,所述注液机构32包括注液装置321及连接于所述注液装置321一侧且收容有电解液的储液箱322,所述储液箱322与所述注液装置321相背的一侧设有多个保护壳3221。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12穿插连接于所述一对第一气缸311和多个立柱34上,并连接于所述注液装置321与所述储液箱322相背的一侧。所述第二推动机构33安装于所述多个立柱34之间,并与所述储液箱322的保护壳3221间隔设置。

所述出料模块40穿插于所述传送带10上与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间隔设置,且位于与所述上料模块20相背的一侧。所述出料模块40与所述上料模块20的结构一致,且包括出料传送带41、第二移送机构42及第二检测装置43。所述第二移送机构42包括第二支撑架42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421上的第三移送装置422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421上的第四移送装置423。具体的,所述第三移送装置422及第四移送装置423均为机械抓手。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安装于所述第二移送机构42的第二支撑架421上,并位于所述第三移送装置43的下方;所述出料传送带41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421远离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三移送装置421与第二检测装置43之间。所述出料传送带41用于连接下一工序的外部设备(图未示),并移送电池于下一工序的外部设备内;所述第三移送装置43用于将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注液后的电池移送至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用于检测注液后的电池的重量;所述第四移送装置423用于将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上的电池取出并放置于所述出料传送带41上。

具体的,每个第一气缸311包括气缸本体3111及推杆3112;所述立柱34包括主体部341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341一端的延伸部342;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12包括压板3121及多个穿插杆3122,所述压板3121由所述气缸本体3111、多个穿插杆3122及多个立柱34的延伸部342穿过,且所述多个穿插杆31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一气缸311的推杆3112及所述注液装置321连接,且所述压板3121在所述第一气缸311的带动下沿所述多个穿插杆3122及多个立柱34的延伸部342朝靠近所述第二推动机构33的方向或远离所述第二推动机构33的方向运动。

具体的,所述第二推动机构33包括基台331、装设于所述基台331上的第二气缸332及装设于所述基台331上的第二推动装置333。所述第二推动装置333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332一端的托板3331及连接于所述托板3331与基台331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气缸332两侧的多个伸缩柱3332。所述第二推动机构33安装于所述多个立柱34的主体部341之间,且与所述储液箱322的保护壳3221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立柱34的主体部341远离所述延伸部3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台331上,并位于所述多个伸缩柱3332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332推动托板3331朝靠近所述多个保护壳3221的方向或远离所述多个保护壳3221的方向运动。

具体的,每个保护壳3221内设有一个与所述储液箱322连通的注液头(图未示),所述注液头用于对电池注入电解液。

使用时,所述上料模块20的第一移送机构22的第一移送装置222沿所述第一支撑架221滑动将所述入料传送带21上的电池移送至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上经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检测。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检测的电池满足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的重量条件后,则所述第二移送装置223沿所述第一支撑架221滑动将合格的电池放置于所述传送带10的托盘11的收容槽111内。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检测的电池不满足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的重量条件时,则所述第一移送装置222便将不合格的电池放置于外部回收桶(图未示)中。

当所述传送带10通过所述托盘11将合格的电池移送至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时,所述传送带10将托盘11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装置333的托板3331上。所述第一气缸311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12配合推动所述注液机构32朝靠近所述托板3331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332推动所述第二推动装置333的托板3331朝靠近所述储液箱322的多个保护壳3221的方向运动,使所述多个保护壳3221一一对应套合于所述托盘10的收容槽111内的多个电池外,且每个保护壳3221内的注液头朝对应的一个电池进行注液。电池注液后静置一段时间,使电解液渗入电池的电芯内,待电解液渗透均匀后,所述第一气缸311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12配合推动所述注液机构32朝远离所述托板3331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332推动所述第二推动装置333的托板331朝远离所述储液箱322的多个保护壳331的方向运动,使所述多个保护壳3221一一抽离于所述托盘11的多个收容槽111内的电池。所述传送带10通过所述托盘10将电池移送至所述出料模块40。

当所述传送带10将电池移送至所述出料模块40时,所述出料模块40的第二移送机构42的第三移动装置422沿所述第二支撑架421朝靠近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的方向运动,并夹持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内的托盘的多个收容槽11内的电池移送至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上,所述托盘11通过所述传送带10经所述注液静置模块30回流至所述上料模块20。所述第四移送装置423朝靠近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的方向运动,并夹持电池于所述出料传送带上41,所述出料传送带41将注入电解液后的电池移送至下一工序的外部设备上。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检测出注入电解液后的电池的重量不满足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3的重量条件时,则所述第四移送装置423便将不合格的电池放置于外部回收桶(图未示)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注液机构,不仅可以自动同时对多个电池注入电解液,提高了生产效益,而且在注液过程中衔接前后工序设备停滞等待时间短。另外,在注液过程中有保护壳对电池的保护,减小了电池损坏的概率。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