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头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08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转接头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3C产品几乎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备品。基于要对电子产品充电,我们就必须用到连接器。为了方便使用,市场上出现了磁吸的连接器。

但是,现有的磁吸连接器都存在磁吸部位在磁吸过程中受到碰撞容易碎裂的问题。如此,大大的降低了磁吸连接器的平均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磁吸连接器存在的磁吸部位在磁吸过程中受到碰撞容易碎裂的问题已经成为磁吸连接器生产、制造及使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磁吸连接器存在的磁吸部位在磁吸过程中受到碰撞容易碎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转接头,其用于给电子设备充电或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转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和连接部,所述插头电性插入电子设备的接口中,所述连接部突出于电子设备的接口,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磁吸部、第一绝缘部和至少一个导电触点,所述第一绝缘部包覆所述导电触点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导电触点,所述第一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一绝缘部的周围,所述第一磁吸部远离接口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导电触点外露于所述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一中空区域,所述第一绝缘部的位置对应于该中空区域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进一步包括靠近接口的第二端面和环绕第一磁吸部侧面的第三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环面设置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且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连接,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二端面和/或第三环面。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软质材料,其厚度为0.3 ̄2.5mm。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硅胶材质,其厚度为0.5 ̄1.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头和母头,所述转接头和母头分体设置且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母头包括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引脚以及壳体,第二绝缘部收容在壳体内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裸露于壳体外,第二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的周围且一端裸露于壳体外,第二绝缘部包覆所述引脚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所述引脚与所述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引脚外露于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配合的端面上和环绕第二磁吸部侧面的环面上均覆盖有保护层,所述引脚外露于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头和母头,所述转接头和母头分体设置且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母头包括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引脚以及壳体,所述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和引脚均收容在壳体内,第二绝缘部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二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的周围,所述第二绝缘部包覆所述引脚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所述第二磁吸部与连接部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且所述引脚外露于所述保护层,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所述引脚与所述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配合的端面和壳体靠近连接部的一端界定了一凹槽,该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与连接部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接头,其用于给电子设备充电或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转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和连接部,所述插头电性插入电子设备的接口中,所述连接部突出于电子设备的接口,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包覆所述导电触点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导电触点,所述第一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一绝缘部的周围,所述第一磁吸部远离接口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导电触点外露于所述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头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使用寿命长和良好的连接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头和母头,所述转接头和母头分体设置且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母头包括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引脚以及壳体,第二绝缘部收容在壳体内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裸露于壳体外,第二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的周围且一端裸露于壳体外,第二绝缘部包覆所述引脚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所述引脚与所述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防水和防震效果、良好的连接可靠性以及良好的信号传输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如上所述的转接头和母头,所述转接头和母头分体设置且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母头包括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引脚以及壳体,所述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和引脚均收容在壳体内,第二绝缘部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二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的周围,所述第二绝缘部包覆所述引脚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所述第二磁吸部与连接部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且所述引脚外露于所述保护层,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所述引脚与所述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防水和防震效果、良好的连接可靠性以及良好的信号传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头的变形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中母头的第一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中母头的第二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母头的第三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0用于给电子设备20充电或者进行数据传输,其包括连接器11、传输线 15和接头17,所述传输线15电性导通连接器11和接头 17,接头17可以是USB接头、Type-C接头、Micro接头、 Lighting Dock头和HDMI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连接器11包括转接头111和母头113,所述转接头111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中,将传统的插接式电连接方式转换为表面接触式电连接方式,所述母头113通过传输线 15与接头17连为一体且三者电性导通,所述转接头111 与母头113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性吸附连接以实现给电子设备20充电或者进行数据传输。具体的,在不需要对电子设备20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时,转接头111可以一直插在接口201中;当需要对电子设备20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时,只需将母头113靠近转接头111,两者即可通过磁性吸附连接实现电导通,避免了转接头111多次从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中反复插拔而导致转接头111 和接口201损坏,从而影响电子设备20和连接器10本身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2,所述转接头111包括插头211和连接部 213,所述插头211电性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中,所述连接部213与插头211电性连接且突出于电子设备 20的接口201。插头211和连接部213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点焊、点胶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3a和图3b,所述连接部213包括第一磁吸部2131、第一绝缘部2135、保护层2133以及至少一个导电触点2137,第一磁吸部2131环绕套设在第一绝缘部2135的周围,第一绝缘部2135包覆导电触点2137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导电触点2137,防止相邻导电触点2137 之间存在电性干扰,导电触点2137一端裸露于第一绝缘部2135远离接口201的端面并与插头211电性连接。第一磁吸部2131远离接口201的第一端面21311上设置有保护层2133,且为了保证转接头111能和母头113实现电性导通,导电触点2137裸露于该保护层2133外。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保护层2133设置有一中空区域,第一绝缘部2135的位置对应于该中空区域从而裸露在保护层2133 外,第一绝缘部2135的远离接口201的端面可以与保护层2133平齐,也可以突出于保护层2133,或者内凹于保护层2133。

当第一磁吸部2131的第一端面21311与母头113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第一端面21311会受到最大的撞击力,而第一磁吸部2131为磁铁或者能被磁铁吸附的铁磁性材料,故第一磁吸部2131具有很大的脆性,故保护层2133 的设置可以缓冲第一端面21311受到的撞击力,防止第一磁吸部2131发生碎裂,提升转接头111的使用寿命和连接可靠性。并且,保护层2133的设置使得水或灰尘无法进入到转接头111和母头113的电性连接部位,起到了一定的密封作用,保证电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因为保护层 2133既要起到保护、缓冲的作用,又要保证转接头111 和母头113能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故保护层2133的厚度优选为0.3 ̄2.5mm,进一步优选为0.5 ̄1.5mm。作为优选的,保护层2133的材质为软质材料,进一步优选为硅胶材质。

请参考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头311的变形实施例,第一磁吸部4131包括远离接口201的第一端面 41311、靠近接口201的第二端面41313和环绕第一磁吸部4131侧面的第三环面41315,第二端面41313与第一端面41311相对设置,第三环面41315设置在第一端面41311 和第二端面41313之间且与第一端面41311和第二端面 41313连接。所述第一端面41311上覆盖有保护层4133,同时所述第二端面41313和/或第三环面41315上也覆盖有保护层4133,进一步保护第一磁吸部4131,第二端面 41313和/或第三环面41315上覆盖的保护层4133和第一端面41311上覆盖的保护层4133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制成。同时,当插头411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中时,由于第二端面41313上覆盖有保护层4133,使得电子设备20即使在晃动时也可以减缓由于晃动给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带来的损伤,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和转接头411;,第三环面41315 上覆盖的保护层4133密封了接口201的边缘,使灰尘和水无法从接口201进入到电子设备20中,提高了电子设备20的防水、防震性能。

请参考图5a,母头113包括第二绝缘部1131、第二磁吸部1133、至少一个引脚1139以及壳体1135,第二绝缘部1131收容在壳体1135内的一端与壳体1135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裸露于壳体1135外,壳体1135起到保护和固定的作用。第二磁吸部1133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1131的周围且一端裸露于壳体1135外,第二绝缘部 1131包覆所述引脚1139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1139,防止相邻的引脚1139之间存在电性干扰,引脚1139一端外露于第二绝缘部1131靠近转接头111的端面,且引脚1139 的一端突出于第二磁吸部1133裸露的一端。引脚1139的数量和位置均与导电触点2137相对应。母头113通过第二磁吸部1133与转接头111的第一磁吸部2131磁性吸附连接,通过引脚1139与导电触点2137一一对应连接实现电性导通。作为优选的,引脚1139优选为pogo-pin针,耐冲击寿命长,阻抗低,信号传输稳定性好。作为优选的,第二磁吸部1133与第一磁吸部2131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2133,以对第二磁吸部1133进行缓冲和保护,同时引脚1139突出于保护层2133。请参考图5b,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母头313的第一变形实施例,第二磁吸部3133 靠近转接头111的端面上和环绕第二磁吸部3133侧面的环面上均覆盖有保护层3138,以对第二磁吸部3133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同时引脚3139突出于保护层3138。请参考图5c,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母头513的第二变形实施例,环绕第二磁吸部5133侧面的环面上覆盖有保护层5138。

请参考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母头713的第三变形实施例,母头713包括第二绝缘体7131、第二磁吸部7133、壳体7135以及引脚7139,所述第二绝缘体7131、第二磁吸部7133和引脚7139均收容在壳体7135内,第二绝缘体7131与壳体7135固定连接,第二磁吸部7133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7131的周围,第二绝缘部7131包覆所述引脚7139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7139。作为优选的,第二磁吸部7133与连接部213的第一磁吸部2131配合的端部和壳体7135靠近转接头111的端部界定了一凹槽7137,该凹槽7137的形状和尺寸与连接部213一致,当转接头 111和母头713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连接部213刚好收容在凹槽7137内,引脚7139与导电触点2137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使得转接头111和母头713的结合更为稳固,电性连接更稳定。作为优选,第二磁吸部7133与连接部 213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图未示),引脚7139突出于保护层(图未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转接头111和母头113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转接头111的第一磁吸部2131可以是永久磁铁、电磁铁或其他可吸附磁性材料的材质,母头113的第二磁吸部1133为永久磁铁、电磁铁或能被磁铁吸附的铁磁性材料;第一磁吸部2131也可以是永久磁铁、电磁铁或能被磁铁吸附的铁磁性材料,第二磁吸部1133是永久磁铁、电磁铁或其他可吸附磁性材料的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接头,其用于给电子设备充电或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转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和连接部,所述插头电性插入电子设备的接口中,所述连接部突出于电子设备的接口,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包覆所述导电触点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导电触点,所述第一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一绝缘部的周围,所述第一磁吸部远离接口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导电触点外露于所述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头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使用寿命长和良好的连接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头和母头,所述转接头和母头分体设置且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母头包括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引脚以及壳体,第二绝缘部收容在壳体内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裸露于壳体外,第二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的周围且一端裸露于壳体外,第二绝缘部包覆所述引脚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所述引脚与所述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防水和防震效果、良好的连接可靠性以及良好的信号传输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如上所述的转接头和母头,所述转接头和母头分体设置且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母头包括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引脚以及壳体,所述第二绝缘部、第二磁吸部和引脚均收容在壳体内,第二绝缘部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二磁吸部环绕套设在第二绝缘部的周围,所述第二绝缘部包覆所述引脚且绝缘隔离相邻的引脚,所述第二磁吸部与连接部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且所述引脚外露于所述保护层,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所述引脚与所述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防水和防震效果、良好的连接可靠性以及良好的信号传输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