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多股软线短路的接线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038阅读:1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多股软线短路的接线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电器连接线路中的接线排。



背景技术:

接线排作为电器连接线路中的配件产品,被广泛使用在不同电器或电气产品上的线路连接。而在接线排中使用较多的线路则是采用多股软线进行通过接线排将各电器或电气产品进行电气上的线路连接或转接;而通常由于多股软线本身存在着股数较多,各股软线较细且软线外护套绝缘层较薄较软等特点,导致在通过接线排进行连接线路之后,连接在接线排近端处的多股软线容易因日常使用或检修维护等过程因素导致多股软线出现扭曲甚至是出现软线的外护套绝缘层后褪而露出多股软线的金属线缆,导致金属线缆在接线排上出现短路现象,或者是出现部分金属线缆刺穿其外护套绝缘层而与相邻软线造成短路现象;从而给电器或电气产品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安全故障问题发生,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危险,而现有接线排则难以有效解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连接多股软线的接线排存在着难以解决避免多股软线发生短路现象而导致直接或间接的安全事故问题发生,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危险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能更好的解决避免连接在接线排上的多股软线发生短路现象,提高电器或电气连接安全性,接线排连接多股软线更加安全可靠稳定的防止多股软线短路的接线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多股软线短路的接线排,包括接线排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槽的硅胶护套,多个圆形通孔槽平行排列在硅胶护套中,每个圆形通孔槽设有软线压入开槽口,每个软线压入开槽口下端与其相对应的圆形通孔槽相连通,每个软线压入开槽口上端设在硅胶护套的上端面处,多股软线中的单股软线从软线压入开槽口上端向下压入圆形通孔槽内后再与接线排的接线端子相连接;硅胶护套两侧边设有与接线排两侧边相定位连接的定位连接扣件。由于硅胶材质的硅胶护套具有很好的软弹性效果及绝缘效果,对安装连接的多股软线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多股软线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护套安装连接在接线排上的接线端子之后,既不会产生软线扭曲现象又避免软线本身上外护套后褪或刺穿等现象导致的多股软线间的短路现象发生,提高电器电气线路连接安全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避免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的软线压入开槽口上端设有软线压入导向斜角。提高压入便捷灵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软线压入开槽口的开槽口宽度尺寸为单股软线外线径尺寸的1/4~1/3。提高防止压入后的软线脱离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通孔槽的通孔孔径与单股软线外线径相同。提高对压入后的软线夹紧防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软线压入开槽口的槽长与圆形通孔槽的通孔长度相同。提高对压入后的软线夹紧防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通孔槽的孔槽数量与接线排上的接线端子数量相同,相邻圆形通孔槽的间隔距离与接线排上的相邻接线端子间隔距离相同。提高对压入后的软线夹紧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硅胶材质的硅胶护套具有很好的软弹性效果及绝缘效果,对安装连接的多股软线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多股软线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护套安装连接在接线排上的接线端子之后,既不会产生软线扭曲现象又避免软线本身上外护套后褪或刺穿等现象导致的多股软线间的短路现象发生,提高电器电气线路连接安全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避免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多股软线短路的接线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多股软线短路的另一种硅胶护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防止多股软线短路的接线排,包括接线排本体10,还包括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槽21的硅胶护套20,多个圆形通孔槽平行排列在硅胶护套20中,每个圆形通孔槽21连接有软线压入开槽口22,每个软线压入开槽口22下端与其相对应的圆形通孔槽21相连通,每个软线压入开槽口22上端开在硅胶护套的上端面23处,多股软线中的单股软线从软线压入开槽口22上端向下压入圆形通孔槽21内后再与接线排10的接线端子11相连接;硅胶护套20两侧边连接有与接线排10两侧边相定位连接的定位连接扣件24。接线排两侧边设有凸出的连接钩唇12,硅胶护套20两侧边的定位连接扣件24上开有与连接钩唇相连接的连接扣槽25,进一步提高硅胶护套20与接线排10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软线压入开槽口22上端设有软线压入导向斜角。 软线压入开槽口22的开槽口宽度尺寸为单股软线外线径尺寸的1/4~1/3。圆形通孔槽21的通孔孔径与单股软线外线径相同。软线压入开槽口22的槽长与圆形通孔槽21的通孔长度相同。圆形通孔槽21的孔槽数量与接线排10上的接线端子11数量相同,相邻圆形通孔槽21的间隔距离与接线排10上的相邻接线端子11间隔距离相同。

使用时,将多股软线中的每一单股软线从软线压入开槽口上端向下压入到圆形通孔槽中,使单股软线固定在圆形通孔槽内,然后再将单股软线与接线排上的对应接线端子相连接,连接完多股软线后,再将硅胶护套两侧的定位连接扣件与接线排两侧定位连接在一起,起到对安装连接后的多股软线加强固定保护作用。

以上内容和结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