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极寒条件的抗冻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613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极寒条件的抗冻线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在冬天温度较低时,尤其是东北地区极度严寒环境下使用时,电缆容易受温度影响出现僵硬的情况,受冷变僵硬的线缆在受拉时,往往最外侧的层承受拉力,由于单层抗拉强度较低,并且一般导电芯与线缆之间没有任何固定的装置,在温度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受拉容易造成导电芯与外面的包线脱落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电缆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在导电芯和线缆之间的结构进行改进,防止出现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极寒条件的绕组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极寒条件的抗冻线缆,其包括三根以上的内部线缆、填充在相邻两根所述内部线缆之间的填充料以及包覆设置在所述内部线缆和填充料外侧的外包覆层,所述内部线缆包括导电芯,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导电芯外侧的绝缘层、内屏蔽层、隔离层以及外屏蔽层,所述外包覆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增强层、隔热层、编织层、包带层以及防冻层,所述导电芯上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进一步的,隔离层为绝缘漆层。

进一步的,所述增强层为玻璃纤维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超细玻璃棉层。

进一步的,所述包带层为PP材质发泡成型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冻层为热塑性弹性体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内部均设置有螺线形绝缘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防冻层,有效保证电缆在极寒条件下的柔软度,防止其受冻后电缆外皮变硬变脆影响抗拉强度的问题,并且通过在导电芯外圈上设置卡槽,卡槽的位于内径一侧的开口大于外径一侧的开口,增大接触面积,防止出现在受拉情况下出现导电芯与包线脱落,并产生相对滑动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由于不同材料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导致导电芯与绝缘层之间出现剥离的现象,提高其包覆效果。

本实用新型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内部均设置有螺线形绝缘间隙,螺旋线相邻匝体之间具有绝缘间隙,减少屏蔽层表面感应出的涡电流,减少涡电流对电线的载流量的限制,解决载流量越大,则涡流损耗越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带层为PP材质发泡成型层,由PP材质发泡成型,发泡过程使内部形成气泡,包带硬度低,使线缆较为柔软,不容易折断,线缆被挤压时,可以提供应力缓冲,保护导体不被破坏,另外包带层的介电常数较低,有利于降低线缆的阻抗及信号的损耗,改善线缆信号传输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防冻层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很好的防冻效果,可有效保证电缆在极寒条件下的柔软度,使线缆较为柔软,不容易折断。

本实用新型增强层采用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材料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有效提高线缆的抗拉伸强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层作为绝缘层和绝缘漆层作为隔离层,绝缘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电芯,2、绝缘层,3、内屏蔽层,4、隔离层,5、外屏蔽层,6、防冻层,7、填充料,8、增强层,9、隔热层,10、编织层,11、包带层,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极寒条件的抗冻线缆,其包括三根以上的内部线缆、填充在相邻两根所述内部线缆之间的填充料7以及包覆设置在所述内部线缆和填充料7外侧的外包覆层,所述内部线缆包括导电芯1,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导电芯1外侧的绝缘层2、内屏蔽层3、隔离层4以及外屏蔽层5,所述绝缘层2为聚四氟乙烯层,所述隔离层为绝缘漆层,聚四氟乙烯层作为绝缘层和绝缘漆层作为隔离层,绝缘效果良好。所述外包覆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增强层8、隔热层9、编织层10、包带层11以及防冻层6,所述增强层8为玻璃纤维层,所述增强层8为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材料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有效提高线缆的抗拉伸强力,所述隔热层9采用超细玻璃棉层,可有效保护隔热层9内部各层,防止出现极寒条件下的冻裂现象,所述包带层11为PP材质发泡成型层,PP材质发泡成型层,由PP材质发泡成型,发泡过程使内部形成气泡,包带硬度低,使线缆较为柔软,不容易折断,线缆被挤压时,可以提供应力缓冲,保护导体不被破坏,另外包带层的介电常数较低,有利于降低线缆的阻抗及信号的损耗,改善线缆信号传输的品质,

所述防冻层6为热塑性弹性体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很好的防冻效果,可有效保证电缆在极寒条件下的柔软度,使线缆较为柔软,不容易折断。所述导电芯1上设置有卡槽12,卡槽12的位于导电芯1内侧的开口大于位于导电芯2外侧的开口,一方面增大接触面积,防止出现在受拉情况下出现导电芯与包线脱落,并产生相对滑动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由于不同材料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导致导电芯1与绝缘层2之间出现剥离的现象,提高其包覆效果。

所述隔离层42为绝缘漆层,绝缘漆层厚度为0.2mm-0.3mm,所述隔离层42采用绝缘漆涂覆的方式覆盖在所述内屏蔽层3外侧。

所述绝缘层2可以选用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泡沫聚乙烯组合物材料。采用防冻层保证线缆在极寒条件下的柔软度,使线缆较为柔软,不容易折断,使其能够在极寒条件下使用。

加工使用过程:

使铜导体、铝导体或者两者结合的线芯在模具内进行定型,生成设置在导电芯1内的卡槽,然后将熔融状态的绝缘层2材料对导电芯1进行包覆,然后进行冷却,所述内屏蔽层3为高导电硅橡胶,用涂覆方式在内屏蔽层3的表面涂覆绝缘漆层,然后在绝缘漆层冷却后,将熔融状态下的外屏蔽层5包覆在隔离层4上,在外屏蔽层5冷却后,将填充料7与内部线缆一起包裹在增强层8内,填充料7主要用来填充多根内部线缆之间的空隙,防止在挤压的作用下,线缆出现瘪陷的现象,填充料7可以采用保温材料,保护内部线缆不被冻裂,在增强层8外侧包覆设置隔热层9和编织层10,然后在编织层10外包裹发泡层11,然后将其经过熔融状态的防冻层6,使防冻层6对编织层10进行包覆,使线缆具有防冻效果,在线缆极寒条件下使用时,不会出现断裂、脱落等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