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28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腔体滤波器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射频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腔体滤波器的端口耦合结构对滤波器整体指标的调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信号的质量、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调测试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所以从设计源头对产品细节进行把控,采用最优的设计方案对改善产品互调、降低产品加工成本、装配成本,降低产品返修率有着巨大的作用。

传统的滤波器端口需要进行手工焊接,受限于装配工人焊接水平的差异,容易出现虚焊、漏焊等焊接质量缺陷,这些焊接质量缺陷会对产品最终的调试和互调测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另外一方面,在传统的滤波器研发初期,滤波器装配完成之后其端口耦合量就已经确定,如出现耦合量与实际需求偏差过大的情况,则很难进行调整。由此可见,传统的滤波器端口结构存在装配成本较高、装配难度大、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装配效率低、且端口耦合量难以调节的缺陷。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更简单、免焊接、装配简便、装配效率高、耦合量可调、可靠性高的端口结构及腔体滤波器来克服上述传统的滤波器端口结构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波器的耦合端口结构,包括连接器、耦合杆、定位螺母柱以及耦合谐振柱;

所述连接器设有内导体,所述内导体包括一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延伸出的端子,所述定位螺母柱可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内导体的端子上;

所述耦合杆的一端可调节地与所述端子相连,所述定位螺母柱被限定在所述主体与所述耦合杆之间,从而使所述定位螺母柱与所述耦合杆对顶安装;

所述耦合谐振柱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耦合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导体的主体与所述端子同轴,所述端子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与所述端子的接合处设有退刀槽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与所述定位螺母柱通过螺纹安装;所述耦合谐振柱为具有底部的筒状柱体,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筒状柱体的实心部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耦合杆开设有沿轴向延伸至内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端子通过螺纹嵌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部分内置于所述耦合谐振柱内的耦合杆套设有绝缘介质,用于限制所述耦合谐振柱与所述耦合杆的位置关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介质的端部还设有环周的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绝缘介质朝所述耦合谐振柱的通孔方向移动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介质的端部还设有环周的限位部,所述耦合杆沿轴向设有环周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用于进一步固定所述耦合杆进入到所述耦合谐振柱的通孔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装在所述腔体开口端的盖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了上述的耦合端口结构,所述连接器安装到所述腔体的侧壁,所述耦合谐振柱安装到所述腔体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上装配有调谐螺杆,所述调谐螺杆正对于所述耦合谐振柱顶部的开口端,并从所述开口端伸进所述耦合谐振柱的内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免除了端口的焊接工序,利用螺纹连接,装配成本低,方便拆卸,可靠性较高,有利于改善产品的互调指标。端口的耦合量可进行精确的调整和控制,弥补仿真设计和制造带来的误差,大幅度提高滤波器产品研发初期产品调试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有耦合端口结构的滤波器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耦合端口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述的耦合端口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至图3的标记:连接器20、内导体25、内导体的主体252、内导体的端子255、定位螺母柱27、耦合杆30、限位凸起35、耦合谐振柱40、通孔45、绝缘介质50、限位部55、腔体60、盖板70、波形垫圈71、锁紧螺母73、调谐螺杆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60、装盖在腔体60开口端的盖板70、安装在腔体60外侧壁上的连接器20、装置在腔体60 内部的耦合杆30和耦合谐振柱40。连接器20内置有一内导体25,该内导体25 穿过腔体60侧壁进入到腔体60内部并与耦合杆30相连接。

参考图2,内导体25为一截横向装置在连接器20上的圆柱形导体,包括一主体252以及从主体252延伸出的端子255。内导体的主体252与端子255同轴,且端子255的直径小于主体252的直径。端子255表层上设有螺纹,且端子255 与主体252的接合处开设有退刀槽结构。耦合杆30的一端具有沿轴向内延伸开设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与端子255表层的螺纹相匹配,内导体25与耦合杆30 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端子255上还套设有一个定位螺母柱27,装配时,先将定位螺母柱通过螺纹旋入端子255,再旋入并且固定耦合杆30。定位螺母柱27与耦合杆30实现对顶安装,并限定在耦合杆30与内导体25上的主体255 之间。耦合杆30、定位螺母柱27和内导体25三者同轴,通过调节定位螺母柱27在端子255上的旋入深度,可推动耦合杆30逐渐远离主体252,减小耦合杆 30与端子255之间的螺纹嵌合的深度。

由于端子255与主体252接合处设有退刀槽结构,避免了因制作公差而导致定位螺母柱27与端子255螺纹旋接后出现卡死的情况。定位螺母柱27与耦合杆之间的对顶安装,能有效避免因外在的环境因素,如移动、震动或碰撞、温度的骤变等而导致螺纹之间的相作用力失灵,耦合杆30与端子255的之间出现松动和移位现象。定位螺母柱27与耦合杆30利用双螺母锁紧之后的对顶效应,可以达到防松的目的,其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

参考图1和图3,耦合谐振柱40为一具有底部的筒状柱体,在底部径向贯穿有一通孔45。耦合谐振柱40上的通孔45正对准内导体的中心,该通孔45与耦合杆30、定位螺母柱27和内导体25中心线同轴。耦合杆30的另一端,即远离内导体25的一端则伸入到通孔45内。通孔45的孔径大小略大于耦合杆30 的直径大小,确保耦合杆30无法直接接触到通孔45的内壁。为了进一步稳固住耦合杆30与通孔45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两者之间相互隔离开来,伸入到通孔45的部分耦合杆30杆身套设有一个绝缘介质50。绝缘介质50能恰好的嵌合在耦合杆30与通孔45之间所余留的空间。耦合杆与耦合谐振柱均为导体材质,绝缘介质套的设置可保持两者处于非接触状态,并且进行磁耦合。

参考图3,绝缘介质50呈一直筒状,其一端环周还加设了限位部55。当绝缘介质50置入到通孔45后,限位部55卡嵌并裸露在通孔45的外周侧壁上。

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端口通过所述耦合杆30插入到耦合谐振柱40内通孔 45的深浅来决定端口耦合的强弱。如果端口耦合量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则只需要调整定位螺母柱27与耦合杆30的对顶位置,即可改变耦合杆30插入谐耦合谐振柱40内的深浅。

当耦合杆30向通孔45内部推进时,限位部55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阻止绝缘介质50本身随耦合杆30向通孔45内部滑动,甚至防止绝缘介质50剥离耦合杆30。

采用定位螺母柱27的方式可有效地提高产品在研发初期调试的效率,促使产品达到指标。优选的,在产品生产工艺达到可定型批量生产的成熟程度后,定位螺母柱27与耦合杆30可实现一体化生产制作。另外,耦合杆的杆身还可加置多一个限位结构,如图3所示的限位凸起35。限位凸起35可与绝缘介质 50上的限位部55进行配合,对耦合杆30的起到一个定位的效果。限位凸起35 的设计可预先控制好耦合杆30进入到耦合谐振柱40的通孔45的深度,有利于加快腔体滤波器的装置和调试工作效率。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盖板70上安装有调谐螺杆75,在波形垫圈71与锁紧螺母73的协助下,调谐螺杆75通过盖板进入到腔体的内部。调谐螺杆75 的安装位置正对准固定在腔体60内的耦合谐振柱40中心,调谐螺杆75可从耦合谐振柱40的顶部开口端伸入到耦合谐振柱40中心内部。根据不同的腔体滤波器调试指标,可通过锁紧螺母73调整调谐螺杆75进入到耦合谐振柱40内的深度,进而调整腔体滤波器的频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新型的耦合端口结构代替传统的耦合结构,具有免焊接、装配成本低、工序简单、方便拆卸、可靠性较高、有利于改善产品的互调指标、端口耦合量可调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