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545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制造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线机构。



背景技术:

在数据线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数据线的线材进行定位和固定,防止其松动或移动而对后序工序造成影响。大多的数据线生产工厂均采用人工方式对数据线进行定位,但是人工固定的方式定位精度低且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产品的不良率高且浪费人力。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夹线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夹线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线机构,包括机座、斜楔板、导柱、回弹机构、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所述机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斜楔板的受力端插入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斜楔板的锥形端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所述斜楔板和所述机座通过拉力机构连接;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所述第一夹手和所述第二夹手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柱上,所述斜楔板的锥形端设于所述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之间,所述第一夹手和所述第二夹手均通过所述回弹机构和所述机座连接,所述第一夹手上设有若干第一夹线凸台,所述第二夹手上设有若干第二夹线凸台,所述第一夹线凸台和所述第二夹线凸台错位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线凸台和所述第二夹线凸台上均设有锥形凹槽。

较优地,所述第一夹手包括第一滑动块和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上设有若干所述第一夹线凸台,所述第一夹线凸台沿直线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夹手包括第二滑动块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上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夹线凸台,所述第二夹线凸台沿直线均匀设置。

较优地,所述机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上设有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板呈“凵”字型,所述导柱夹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一侧上。

较优地,所述拉力机构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斜楔板上,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较优地,所述回弹机构为弹簧,所述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夹手和所述第二夹手上均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圆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夹线机构设有斜楔板,斜楔板受外力移动,使斜楔板的锥形端插入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之间,使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互相远离,将线材伸入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之间,撤销外力,斜楔板在拉力机构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在回弹机构作用下恢复夹紧状态,完成夹线,该夹线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优点;

2.该夹线机构的第一夹手上设有若干第一夹线凸台,第二夹手上设有第二夹线凸台,第一夹线凸台和第二夹线凸台错位相对设置,使夹线时候线材的固定更稳固,不易滑动,从而避免线材损伤;第一夹线凸台和第二夹线凸台上均设有锥形凹槽,夹线时,锥形凹槽起到导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线机构的松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线机构的夹紧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线机构的夹紧状态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夹线机构,包括机座1、斜楔板2、导柱3、回弹机构4、第一夹手5和第二夹手6,所述机座1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斜楔板2的受力端插入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斜楔板2的锥形端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所述斜楔板2和所述机座1通过拉力机构7连接;所述机座1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3,所述第一夹手5和所述第二夹手6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柱3上,所述斜楔板2的锥形端设于所述第一夹手5和第二夹手6之间,所述第一夹手5和所述第二夹手6均通过回弹机构4和所述机座1连接,所述第一夹手5上设有若干第一夹线凸台51,所述第二夹手6上设有若干第二夹线凸台61,所述第一夹线凸台51和所述第二夹线凸台61错位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线凸台51和所述第二夹线凸台61上均设有锥形凹槽62。

参考图1,斜楔板2的受力端被外力推动,斜楔板2移动,斜楔板2锥形端插入使第一夹手5和第二夹手6分开,该夹线机构为松开状态,将线材8伸进第一夹手5和第二夹手6之间;参考图2和图3,外力撤销,斜楔板2在拉力机构7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斜楔板2的锥形端后退,第一夹手5和第二夹手6在回弹机构4作用下夹紧,夹紧线材8;参考图3,第一夹线凸台51和第二夹线凸台61错位相对设置,使夹线时候线材8的固定更稳固,不易滑动,从而避免线材8损伤;参考图4,第一夹线凸台51和第二夹线凸台61上均设有锥形凹槽62,夹线时,锥形凹槽62起到导向的作用。

较优地,所述第一夹手5包括第一滑动块52和第一夹具53,所述第一夹具53上设有若干所述第一夹线凸台51,所述第一夹线凸台51沿直线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夹手6包括第二滑动块63和第二夹具64,所述第二夹具64上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夹线凸台61,所述第二夹线凸台61沿直线均匀设置。参考图3和图4,第一滑动块52和第二滑动块63套设于导柱3上,参考图4,第一夹具53上设有若干第一夹线凸台51,第二夹具64上设有若干第二夹线凸台61,第一夹线凸台51和第二夹线凸台61的大小、形状一致且错位相对设置。

较优地,所述机座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板12和第二导向板13,所述第一导向板12上设有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板13上设有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板13呈“凵”字型,所述导柱3夹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板13的一侧上。参考图3,底座11水平设置,第一导向板12和第二导向板13竖直设置且与底座11垂直,第二导向板13呈“凵”字型,导柱3夹设于第二导向板13的一侧上。

较优地,所述拉力机构7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斜楔板2上,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1上。参考图3,拉力机构7一端固定于斜楔板2上的突出部上的通孔,另一端固定于底座11上的通孔。

较优地,所述回弹机构4为弹簧,所述第二导向板13、所述第一夹手5和所述第二夹手6上均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圆形槽内。参考图3,第二导向板13、第一夹手5和第二夹手6设有位置对用的圆形槽,圆形槽内设有和圆形槽紧密配合的弹簧,弹簧用于给与第一滑动块52或第二滑动块63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夹线机构设有斜楔板,斜楔板受外力移动,使斜楔板的锥形端插入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之间,使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互相远离,将线材伸入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之间,撤销外力,斜楔板在拉力机构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在回弹机构作用下恢复夹紧状态,完成夹线,该夹线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优点;

2.该夹线机构的第一夹手上设有若干第一夹线凸台,第二夹手上设有第二夹线凸台,第一夹线凸台和第二夹线凸台错位相对设置,使夹线时候线材的固定更稳固,不易滑动,从而避免线材损伤;第一夹线凸台和第二夹线凸台上均设有锥形凹槽,夹线时,锥形凹槽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