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1237阅读:9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见插头插座均为无锁结构,如图1所示,该插头在室内或室外使用移动时,因长期插拔使用,插拔力会越来越小,在正常使用时,该插头和插座之间很容易产生过大间隙,而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间隙很容易导致两者断开,存在因突然断电导致电器内部零件损坏的可能。而且上述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间隙可能会造成成人或未成年人不小心接触零火线端子,产生严重触电,造成人身伤害。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在使用时能够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锁定的插头,是目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以解决现有插头与插座之间易产生过大间隙,而导致触电或因断电电器内部零件损坏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包括组装件,插接在组装件上的地线铜管端子,所述组装件上方设有开关,所述开关靠近地线铜管端子的一侧设有卡勾,所述卡勾穿设在地线铜管端子内且一端设有可伸出地线铜管端子侧壁的卡扣,所述卡勾未设卡扣的一端下方设有位于组装件内的弹性复位机构,推动开关,所述开关下压卡勾,所述卡扣伸出地线铜管端子侧壁,且所述弹性复位机构被卡勾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卡勾包括卡勾本体,所述卡勾本体一端倾斜向上设有倾斜部,另一端向上弯曲有弯曲部,所述倾斜部的长度大于地线铜管端子的内径,所述开关可下压弯曲部,所述卡扣设置在卡勾本体设有倾斜部的一端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位于卡勾下方的顶针,以及套设在顶针上且可被顶针压缩的回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顶针上设有凸台,所述回位弹簧置于凸台下方且可被所述凸台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卡勾本体靠近弯曲部的一端开设有螺纹过孔,所述顶针上端设有螺纹,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过孔。

作为优选,所述地线铜管端子上设有供卡扣伸出的第一通孔,以及供顶针上端伸出的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组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开关滑动设置在上盖上,且所述开关上设有可置于凹槽内的凸点。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内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加强筋,所述地线铜管端子置于所述支撑加强筋上并由所述支撑加强筋支撑。

作为优选,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一端套设于连接在组装件上的线缆,另一端套设在地线铜管端子上且覆盖所述卡扣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包括推动部和下压部,所述下压部固接在推动部一端且可下压卡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前挤压开关,开关下压卡勾,并使卡扣伸出地线铜管端子外,随后由卡扣刮住插座内壁,同时弹性复位机构被压缩,卡扣保持静止,完全刮住插座内壁,完成插头与插座的锁定。将开关向后移动,弹性复位机构将卡勾弹起,卡扣上移至地线铜管端子内,即完成插头与插座的解锁。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实现插头与插座的锁定和解锁,打破了常规产品只有插入导向和导电功能的特性,可满足插头移动使用时的导电安全性以及通电稳定性,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避免了突然断电时电器内部零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处于未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组装件;2、地线铜管端子;3、开关;4、卡勾;5、卡扣;6、弹性复位机构;7、保护套;8、线缆;9、零火线端子;11、上盖;12、下盖;13、支撑加强筋;31、推动部;32、下压部;33、凸点;41、卡勾本体;42、倾斜部;43、弯曲部;44、螺纹过孔;61、顶针;62、回位弹簧;63、凸台;1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插头,如图2-6所示,该插头包括组装件1,在组装件1一端插接有地线铜管端子2以及位于地线铜管端子2下方的两个零火线端子9(其中一个为零线端子,另一个为火线端子),在组装件1的另一端连接有线缆8。

本实施例中,上述组装件1包括相互卡接的上盖11和下盖12,在上盖11上滑动设有开关3,具体的,开关3可沿平行于地线铜管端子2的方向滑动。在下盖12内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加强筋13,上述地线铜管端子2置于支撑加强筋13上并由支撑加强筋13支撑。

在开关3靠近地线铜管端子2的一侧设有卡勾4,该卡勾4穿设在地线铜管端子2内且一端设有可伸出地线铜管端子2侧壁的卡扣5,卡勾4未设卡扣5的一端下方设有位于组装件1内的弹性复位机构6。推动开关3向地线铜管端子2的方向滑动时,该开关3会下压卡勾4,卡扣5会在卡勾4的带动下伸出地线铜管端子2侧壁,同时弹性复位机构6被卡勾4压缩。

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3,上述开关3包括推动部31和下压部32,其中下压部32固接于推动部31,在用户推动推动部31移动时,推动部31会带动下压部32移动,下压部32会下压卡勾4。

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4,上述卡勾4包括卡勾本体41,在卡勾本体41一端倾斜向上设有倾斜部42,另一端向上弯曲有弯曲部43,其中倾斜部42的长度大于地线铜管端子2的内径,开关3的下压部32可下压弯曲部43,卡扣5设置在卡勾本体41设有倾斜部42的一端下方,本实施例中卡扣5和卡勾本体41一体成型。之所以将倾斜部42的长度设置为大于地线铜管端子2的内径,是因为在弯曲部43被开关3的下压部32下压时,由于弹性复位机构6的存在,弹性复位机构6与卡勾本体41的连接点可以看作为一个支点,此时倾斜部42会向上转动并被地线铜管端子2限位,此时整个卡勾4就会逐渐移动成水平状态,其上的卡扣5才会伸出地线铜管端子2,起到相应的锁定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倾斜部42和弯曲部43的相互协同作用,才能够实现卡扣5的锁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上述卡扣5可以为一直角三角形的结构,且其直角边指向开关3设置。

可参照图3和图4,上述弹性复位机构6包括位于卡勾4下方的顶针61,以及套设在顶针61上且可被顶针61压缩的回位弹簧62,具体的,上述顶针61设置在卡勾本体41靠近弯曲部43的一端,上述回位弹簧62设置在下盖12上,且具体设置在两个支撑加强筋13之间。在弯曲部43被开关3的下压部32下压时,卡勾本体41会下压顶针61,顶针61则会压缩回位弹簧6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顶针61上设有凸台63,回位弹簧62置于凸台63下方且可被凸台63压缩。

为了更好的实现卡勾本体41对顶针61的压缩,本实施例在卡勾本体41靠近弯曲部43的一端开设有螺纹过孔44,在顶针61上端设有螺纹并且螺纹连接于螺纹过孔44,进而将顶针61与卡勾本体41固定连接。在弯曲部43被开关3的下压部32下压时,由于回位弹簧62套设在顶针61外,弹性复位机构6与卡勾本体41的连接点依旧可以被看作一个支点,此时倾斜部42会向上转动并被地线铜管端子2限位,此时整个卡勾4就会逐渐移动成水平状态,使得卡扣5伸出地线铜管端子2。

本实施例中,在地线铜管端子2上设有供卡扣5伸出的第一通孔,以及供顶针61上端伸出的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置在地线铜管端子2的下方。

本实施例的插头还包括有保护套7,该保护套7一端套设于连接在组装件1上的线缆8,另一端套设在地线铜管端子2上且覆盖所述卡扣5设置,起到对上述卡扣5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卡勾4尖端部刮手或者刮坏包装盒。

更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开关3上设有凸点33,在上盖11上设有凹槽111,在推动部31带动下压部32移动且下压部32下压卡勾4时,上述凸点33置于凹槽111内,进而使得开关32位置被上盖11锁止定位,防止开关32后退,影响插头和插座的锁定。

当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插头插入插座上后,推动开关3向靠近地线铜管端子2的方向移动,此时开关3的下压部32会下压卡勾4,在此过程中弹性复位装置被卡勾4压缩,卡扣5则伸出地线铜管端子2外,钩住插座内壁。在开关3完全推动到位后,卡扣5完全钩住插座内壁,即完成了插头和插座的锁定,如图6所示。

当需要将插头拔出插座时,将开关3向远离地线铜管端子2的方向一端推动,此时开关3的下压部32逐渐脱离卡勾4,并最终不再下压卡勾4,此时由于弹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其会将卡勾4向上顶起,卡勾4则带动卡扣5收回至地线铜管端子2内(如图5所示),即卡扣5不再钩住插座内壁,此时即完成了插头与插座的解锁,随后即可将插头拔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