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9983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铁芯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铁芯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的电流、较高的电压的自动开关。其实现这种开关功能是借助设置于内部的线圈,通过对线圈通入较小电流,使得线圈产生磁场,利用磁场的产生或消失而吸合或松开衔铁,进而驱使导电弹片之间吸合或断开,实现对大电流回路的导通。然而,由于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体积非常小,因此,线圈的体积也非常小,且衔铁位于线圈的外部的一端,线圈的磁通较少,这就使得线圈所产生的磁吸力非常小,导致继电器的吸合效果差,影响电磁继电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磁通集中于中间,以加强线圈磁场,提高吸合力的继电器铁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继电器铁芯结构包括线圈、固定铁芯及可动铁芯,所述线圈的中部具有铁芯孔,所述固定铁芯固定于所述铁芯孔的一端,所述可动铁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铁芯孔的另一端,所述可动铁芯的内端与所述固定铁芯的内端对应,所述线圈吸合所述可动铁芯时,所述可动铁芯向所述固定铁芯移动,并且所述可动铁芯的内端的端面与所述固定铁芯的内端的端面相匹配地贴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固定铁芯及可动铁芯设置于所述铁芯孔内,从而在所述线圈吸合所述可动铁芯时,使所述可动铁芯的端面与所述固定铁芯的端面相匹配地贴合,该结构有利于将磁通集中于中间,以加强线圈的磁场,提高吸合力,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可动铁芯的内端的端面为凸部,所述固定铁芯的内端的端面呈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

较佳地,所述可动铁芯的内端的端面为平面、V形面、台阶面或弧形面。

较佳地,所述线圈与所述固定铁芯及所述可动铁芯之间设有线圈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铁芯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铁芯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铁芯结构中固定铁芯及可动铁芯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继电器铁芯结构中固定铁芯及可动铁芯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继电器铁芯结构中固定铁芯及可动铁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铁芯结构100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其包括线圈1、固定铁芯2及可动铁芯3,所述线圈1的中部具有铁芯孔11,所述固定铁芯2固定于所述铁芯孔11的一端,所述可动铁芯3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铁芯孔11的另一端,所述可动铁芯3的内端与所述固定铁芯2的内端对应,所述线圈1与所述固定铁芯2及所述可动铁芯3之间设有线圈支架4;所述线圈1吸合所述可动铁芯3时,所述可动铁芯3向所述固定铁芯2移动,并且所述可动铁芯3的内端的端面31与所述固定铁芯2的内端的端面21相匹配地贴合。具体地,所述可动铁芯3的内端的端面32为凸部并呈V形面,所述固定铁芯2的内端的端面21呈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并呈V形面。

如图4所示,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铁芯结构的实施例二的固定铁芯2及可动铁芯3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可动铁芯3的内端的端面32为平面,所述固定铁芯2的内端的端面22呈与所述可动铁芯3的内端的端面32配合的平面。

如图5所示,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铁芯结构的实施例三的固定铁芯2及可动铁芯3的结构,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可动铁芯3的内端的端面33为凸部并为突出的台阶面,所述固定铁芯2的内端的端面23呈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并为下沉的台阶面。另外,所述可动铁芯3的内端的端面也可以为弧形面,所述固定铁芯的内端的端面则为对应的弧形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固定铁芯2及可动铁芯3设置于所述铁芯孔11内,从而在所述线圈1吸合所述可动铁芯3时,使所述可动铁芯3的端面与所述固定铁芯的端面相匹配地贴合,该结构有利于将磁通集中于中间,以加强线圈1的磁场,提高吸合力,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