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桥型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34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导电排连接方式,属于低压电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提高和低压电器的不断发展,对万能式断路器的小型化、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就是降低温升。金属载流体的温度超过某一极限值后,机械强度明显降低,轻则发生变形,影响电器的正常工作,重则损坏电器,以致影响其所在系统的工作。此外温升过高会加剧电器中电接触连接表面与其周围大气中某些气体的化学反应,使接触面上生成氧化膜从而增大接触电阻,从而造成进一步使接触面温度升高,形成恶性循环。万能断路器本体与抽屉座的主回路实现电路连接时,一方面要符合温升规定,另一方面要保证接触可靠。桥型触头与本体母排之间、与抽屉座出线排之间都存在接触电阻,而接触电阻也是整个断路器导电回路中的一部分发热来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桥型触头结构,片与片之间靠的比较紧,相互之间没有润滑,彼此之间有摩擦,加上装配原因,有可能使接触片运动不畅,与本体母排接触不充分,这样会加剧温升升高。接触电阻经验公式:

Rj=Kj/(0.102F)m

其中,为接触电阻(μΩ);

Kj与接触材料、表面的情况、接触方式等有关的系数;

m为与接触形式有关的系数,有效接触面越大,该值越大;

F为触头压力(N)。

通常对于万能断路器桥型触头与母排之间的压力较大。由上式可知,在接触压力一定、导电材料已知的情况下,接触面小了,接触电阻增大,由此带来的发热量增大,温升升高。温升也是客户对断路器比较关注的比较的一个指标,在断路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果通过改善现有桥型触头与母排之间的连接结构来降低彼此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导电回路温升同时又能提高产品可靠性,此举将显得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接触电阻并降低温升的柔性桥型触头的安装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柔性桥型触头,包括抽屉座母排、桥型触头和本体插刀,所述抽屉座母排的连接端设置有球形支点,所述桥型触头由两排接触片通过拉杆连接组成,所述拉杆的两端与接触片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片,桥型触头一端内部形成与球形支点相配合的容置空间,桥型触头另一端内部形成与本体插刀相配合的容置空间,所述桥型触头的接触片与抽屉座母排之间设置有软连接导电体。

作为优选,所述抽屉座母排上开设有第一焊接槽,所述桥型触头的接触片上设置第二焊接槽,所述软连接导电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焊接槽和第二焊接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软连接导电体与第一焊接槽和第二焊接槽之间的焊接方式采用电阻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本实用新型在桥型触头与抽屉座母排之间设置有软连接导电体,将软连接导电体通过热铆或者电阻焊接的方式与桥型触头、抽屉座母排进行一体式连接,那么桥型触头和抽屉座母排之间将不存在接触电阻,这样来源于桥型触头部分的接触电阻只存在于桥型触头、本体插刀母排和软连接导电体之间。另外软连接导电体使用了柔性导线,桥型触头接触片横向运动更加顺畅和灵活,在同样的夹紧力作用下,桥型触头的接触片与断路器的抽屉座母排接触更充分,接触充分则接触电阻就会减小,则相应的发热量则降低很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屉座母排;11、球形支点;2、桥型触头;3、本体插刀;4、软连接导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桥型触头,包括抽屉座母排1、桥型触头2和本体插刀3,所述抽屉座母排1的连接端设置有球形支点11,所述桥型触头2由两排接触片通过拉杆连接组成,所述拉杆的两端与接触片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起到压紧两排接触片的作用,进而使得抽屉座母排1、本体插刀3与桥型触头2的接触更加可靠,桥型触头2一端内部形成与球形支点11相配合的容置空间,桥型触头2另一端内部形成与本体插刀3相配合的容置空间,所述桥型触头2的接触片与抽屉座母排1之间设置有软连接导电体4。

所述抽屉座母排1上开设有第一焊接槽,所述桥型触头2的接触片上设置第二焊接槽,所述软连接导电体4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焊接槽和第二焊接槽内,这样一来,软连接导电体4与抽屉座母排1和桥型触头2连接更加可靠,同时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降低温升。

所述软连接导电体4与第一焊接槽和第二焊接槽之间的焊接方式采用电阻焊,电阻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桥型触头2和抽屉座母排1之间没有接触电阻,也没有焊接带来的额外电阻,故减少热量产生,能够起到降低温升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