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控制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386阅读:1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汽车线束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线束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6.0 等平方毫米的电线,它们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以整车线束为例,0.5 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0.75 规格线适用于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1.0 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1.5 规格线适用于前大灯、喇叭等;主电源线例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2.5 至4 平方毫米电线。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线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大的热量,不便于散热,同时现有的发动机线束抗静电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线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线束,包括螺旋状的散热管,在所述螺旋状的散热管的外侧布置有外环体,在所述螺旋状的散热管的内侧布置有内环体,所述的螺旋状的散热管一端具有进液管,在所述的螺旋状的散热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并在所述的进液管上安装有盖体,螺旋状的散热管内灌满有冷却液,在所述内环体的内壁上安装有环形导热套,并在所述的环形导热套的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热片,环形导热套内壁围成一个安装腔,汽车线束的接头处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片采用弹性导热材料制成,且所述导热片的截面为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体和内环体的厚度相同,且采用散热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第一环形层,第一环形层为弹性保护层,能够保护线芯,通过设置有第二环形层,第二环形层为抗静电层,能够提高整个汽车线束的抗静电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三环形层,第三环形层为导热层,能够提高其导热效果,通过设置有第四环形层,第四环形层为散热层,能够提高其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线束,包括若干根线芯1,在线芯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层11,在所述第一环形层1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层12,在所述第二环形层12的外部设置有第三环形层13,在所述第三环形层13的外部设置有第四环形层14,在所述第四环形层14的外部设置有第五环形层15,并在所述的第五环形层15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突起2;所述的第一环形层11为弹性保护层,所述的第二环形层12为抗静电层,所述的第三环形层13为导热层,所述的第四环形层14为散热层,所述的第五环形层15高硬度保护套,所述的突起2为弹性突起。通过设置有第一环形层,第一环形层为弹性保护层,能够保护线芯,通过设置有第二环形层,第二环形层为抗静电层,能够提高整个汽车线束的抗静电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三环形层,第三环形层为导热层,能够提高其导热效果,通过设置有第四环形层,第四环形层为散热层,能够提高其散热效果。

所述第一环形层11、第二环形层12、第三环形层13、第四环形层14以及第五环形层15为同心结构,所述第一环形层11和第五环形层15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环形层12和第四环形层14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三环形层13的厚度最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