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固定装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913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固定装夹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固定装夹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聚合物软包电池电解液注液封装用的电池固定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日趋增多,用于供应电能的软包电池的使用需求也不断扩大,对软包电池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

鉴于电池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注液、静置、封装等,日常生产时往往通过密封箱与夹具箱的封合实现密封状态,进一步对封合状态下的整个箱体进行抽真空来确保工作环境。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池进行注液封装时,密封箱需运动到夹具箱的底部并与之封合,如此一来,密封箱的运动行程相对较长,且夹具箱的等待时间相对延长,生产效率低。

由上述可知,提高软包电池的生产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生产效率高、密封性好的电池固定装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固定装夹机构,包括:

密封箱;

夹具箱,其顶部与密封箱底部紧密贴合,且夹具箱面朝密封箱的端面为封合面,所述封合面远高于夹具箱底部;

夹持单元,设置为两个且两夹持单元对称设置在夹具箱内,所述夹持单元具有用于夹持电池的至少一组移动板,每组移动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顶杆,且每个顶杆均向外穿出夹具箱并套设有密封套。

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箱包括两侧板,两夹持单元分别靠近两侧板设置,且每个移动板均与对应的侧板平行设置,每组移动板分别为内移动板、外移动板且外移动板位于内移动板与侧板之间。

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顶杆一端与对应的内移动板固连,另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外移动板、侧板,且顶杆能带动内移动板远离或靠近外移动板。

作为本案的又一步改进,每组移动板相对一侧均固设有夹板,所述夹板分别为内夹板、外夹板,且内夹板与内移动板对应设置并随内移动板运动。

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套嵌设在对应侧板内且密封套向内延伸并穿过外移动板,各顶杆均部分伸入对应的密封套内,每个顶杆上均套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密封圈,且各密封圈嵌设在对应的密封套内。

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顶杆带动内移动板远离或靠近外移动板时,顶杆上密封圈的数量始终大于或等于三个。

作为本案的又一步改进,每组移动板上还贯穿设置有若干导向杆,各导向杆均匀分布在移动板四边角处,每个导向杆的一端均与外移动板固连,另一端均向内延伸并穿过内移动板,各导向杆上分别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内移动板背离外移动板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封合面远离夹具箱底部设置,减少密封箱的运动行程以及夹具箱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在夹具箱内设置顶杆便于夹板的顶开,且在顶杆上套设密封套以确保整个箱体的密封性,保证电池的生产质量,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中,10、夹具箱;11、侧板;12、封合面;20、密封箱;30、夹持单元;311、内移动板;312、外移动板;32、顶杆;33、密封套;331、密封圈;341、内夹板;342、外夹板;35、导向杆;3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电池固定装夹机构包括:

密封箱20;

夹具箱10,其顶部与密封箱20底部紧密贴合,且夹具箱10面朝密封箱20的端面为封合面12,封合面12远高于夹具箱10底部;

夹持单元30,设置为两个且两夹持单元30对称设置在夹具箱10内,夹持单元30具有用于夹持电池的至少一组移动板,每组移动板上均贯穿设置有多个顶杆32,且每个顶杆32均向外穿出夹具箱10并套设有密封套33。

现有技术中,在真空条件下对电池进行注液、静置、封装等进行注液生产时,往往通过密封箱20与夹具箱10的封合实现密封状态,进一步对封合状态下的整个箱体进行抽真空来确保工作环境。但由于在对电池进行注液封装时,密封箱20需运动到夹具箱10的底部并与之封合,如此一来,密封箱20的运动行程相对较长,且夹具箱10的等待时间相对延长,生产效率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池固定装夹机构,将封合面12远离夹具箱10底部设置,以减少密封箱20的运动行程以及夹具箱10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移动板用于夹持电池,当电池生产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将移动板顶开,取出电池。由于封合面12相对夹具箱10底部高度增加,无法直接将夹具箱10内部的移动板顶开,为此设置了顶杆32,通过外部驱动直接作用在顶杆32从而顶开移动板取出电池。

进一步地,为避免因顶杆32的设置而导致密封箱20和夹具箱10内的密封性受影响的现象发生,在顶杆32上套设密封套33,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密封性,从而提高电池的生产质量。

优选地,夹具箱10包括两侧板11,两夹持单元30分别靠近两侧板11设置,且每个移动板均与对应的侧板11平行设置,每组移动板分别为内移动板311、外移动板312且外移动板312位于内移动板311与侧板11之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加高夹具箱10来实现封合面12高度的增加,具体的,在夹具箱10四周设置板件,其中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侧板11,且两夹持单元30与两侧板11一一对应。

每组移动板均包括内移动板311、外移动板312,电池位于内移动板311与外移动板312之间,此处,每组移动板都与对应的侧板11数值平行设置,相应的,顶杆32水平贯穿内移动板311、外移动板312以及侧板11。顶杆32穿出夹具箱10,使得作用点转移至夹具箱10侧板11所在平面上,确保顶出工作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顶杆32一端与对应的内移动板311固连,另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外移动板312、侧板11,且顶杆32能带动内移动板311远离或靠近外移动板312。

具体的,顶杆32顶开移动板实际是顶开内移动板311,顶杆32与内移动板311固连,外部驱动作用在顶杆32上进而带动内移动板311朝着夹具箱10内部移动,逐渐远离外移动板312。反之,当夹持电池时,外部驱动作用在顶杆32上带动内移动板311逐渐靠近外移动板312。

优选地,每组移动板相对一侧均固设有夹板,夹板分别为内夹板341、外夹板342,且内夹板341与内移动板311对应设置并随内移动板311运动。

其中,本实施例中同组移动板之间还设置有夹板,内移动板311与对应的外移动板312上固设有相应的内夹板341、外夹板342,两夹板与两移动板一一对应,顶杆32带动移动板运动时连带内夹板341一起运动。实际生产中,电池时被夹持在两夹板之间,两夹板的设置有利于对电池的夹持,相对于移动板直接夹持电池更能够确保电池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每个夹持单元30均包括两组移动板,相应的,夹板也为两组,每个夹持单元30工作时夹持有两个电池。

此外,顶杆32顶开内移动板311时外移动板312不会发生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两外移动板312连为一体设置,当然,在实际生产制造时,也可采用外移动板312单独设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外移动板312的结构。

优选地,密封套33嵌设在对应侧板11内且密封套33向内延伸并穿过外移动板312,各顶杆32均部分伸入对应的密封套33内,每个顶杆32上均套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密封圈331,且各密封圈331嵌设在对应的密封套33内。

密封套33由对应的侧板11延伸至对应的外移动板312,与密封套33相对应的顶杆32在穿过外移动板312至侧板11时实际是穿设在密封套33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密封套33内设置多个密封圈331与顶杆32之间进行密封,避免因漏气而损害夹具箱10与密封箱20内的真空环境,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密封性,提高电池的生产质量。

其中,密封圈331的数量依据实际的生产要求以及密封性能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顶杆32带动内移动板311远离或靠近外移动板312时,顶杆32上密封圈331的数量始终大于或等于三个。

上述密封圈331始终嵌设在对应的密封套33内,顶杆32在带动内移动板311往复运动过程中,顶杆32在各密封圈331内穿梭,顶杆32顶出内移动板311时(即顶杆32带动内移动板311远离外移动板312),顶杆32上的密封圈331数量逐渐减少,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始终能够承受住大气压的作用,当顶出工作完成时,也即顶杆32带动内移动板311运动至离外移动板312最远处时,顶杆32上的密封圈331数量至少为三个。

优选地,每组移动板上还贯穿设置有多个导向杆35,各导向杆35均匀分布在移动板四边角处,每个导向杆35的一端均与外移动板312固连,另一端均向内延伸并穿过内移动板311,各导向杆35上分别套设有弹簧36且弹簧36位于内移动板311背离外移动板312一侧。

导向杆35一端与外移动板312固连,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内移动板311,当顶杆32带动内移动板311运动时,内移动板311沿着相应的各个导向杆35移动。导向杆35的设置给内移动板311提供导向作用,便于内移动板311移动,同时能够保证内移动板311运动的稳定性。

弹簧36位于内移动板311背离外移动板312一侧,当顶杆32带动内移动板311远离外移动板312时弹簧36被压缩,弹簧36的设置对内移动板311提供缓冲作用,进一步确保内移动板311的运动稳定性。

本电池固定装夹机构通过提高封合面12的设置,减少密封箱20的运动行程以及夹具箱10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在夹具箱10内设置顶杆32以及密封套33,便于夹板的顶开同时确保整个箱体的密封性,保证电池的生产质量,实用性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换,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