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927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连接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



背景技术:

数据线(data cable),其作用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来达到数据传递或通信目的。通俗点说,就是连接电脑与移动设备用来传送视频、铃声、图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现在,随着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线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与硬盘连接的数据线,该类型的数据线中,在与硬盘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往往会因为电脑在部分场合下,其外壳没有与地相连,从而在硬盘通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的时候,电脑上的静电会通过数据线进入到硬盘中,从而对硬盘内部的电路造成了破坏;不仅如此,在数据传输的时候,由于内部的数据传输电路中采用的是比较器,常规的比较器功耗较高,从而在数据传输的时候,会出现信号的衰减情况,导致了数据传输不完整,降低了数据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包括两个连接头和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头通过连接导线互相连接;

所述连接头的内部设有数据通讯电路,所述数据通讯电路包括隔离电路和与隔离电路连接的传输电路,所述传输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可调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型号均为TL3116,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隔离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和第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和第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

其中,两个连接头分别连接电脑和硬盘,通过连接导线来进行信号数据的传输。

在数据通讯电路中,首先经过隔离电路进行信号的隔离,随后信号通过第一电容耦合到第一比较器中,通过以第一比较器为主组成的滞回比较器电路对信号进行限幅,随后再以第二比较器为主组成的电压比较器,进行信号的可靠传输,从而实现了连接线的有效传输。该电路中,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型号均为TL3116,其工作电流仅为12.7mA,远低于常规比较器的工作电流,比如LM393,其工作电流为16mA,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耦、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光耦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光耦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光耦的第四端通过第二电阻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光耦的第三端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耦的第二端接的地与光耦的第三端接的地相隔离,所述光耦的第三端接的地与传输电路中的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耦的型号为PC817A。

其中,信号通过第一电阻进行限流处理,然后就从光耦的第一端进入,来控制光耦的通断,从而信号就会通过光耦的传输隔离作用,将信号从光耦的第四端传输给第一比较器,从而实现了信号的隔离,提高了连接线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为0.01u,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00k。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电阻的阻值为2k。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上设有金手指,所述金手指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中,通过隔离电路对信号进行可靠有效的隔离,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可靠性;不仅如此,数据通讯电路中,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型号均为TL3116,其工作电流仅为12.7mA,远低于常规比较器的工作电流,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的数据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连接头,2.连接导线,3.金手指,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U1.第一比较器,U2.第二比较器,RP1.可调电阻,N1.光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包括两个连接头1和连接导线2,所述连接头1通过连接导线2互相连接;

所述连接头1的内部设有数据通讯电路,所述数据通讯电路包括隔离电路和与隔离电路连接的传输电路,所述传输电路包括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比较器U1、第二比较器U2和可调电阻RP1,所述第一比较器U1和第二比较器U2的型号均为TL3116,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隔离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P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P1和第七电阻R7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RP1和第七电阻R7组成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

其中,两个连接头1分别连接电脑和硬盘,通过连接导线2来进行信号数据的传输。

在数据通讯电路中,首先经过隔离电路进行信号的隔离,随后信号通过第一电容C1耦合到第一比较器U1中,通过以第一比较器U1为主组成的滞回比较器电路对信号进行限幅,随后再以第二比较器U2为主组成的电压比较器,进行信号的可靠传输,从而实现了连接线的有效传输。该电路中,第一比较器U1和第二比较器U2的型号均为TL3116,其工作电流仅为12.7mA,远低于常规比较器的工作电流,比如LM393,其工作电流为16mA,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耦N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光耦N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光耦N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光耦N1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光耦N1的第四端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光耦N1的第三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耦N1的第二端接的地与光耦N1的第三端接的地相隔离,所述光耦N1的第三端接的地与传输电路中的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耦N1的型号为PC817A。

其中,信号通过第一电阻R1进行限流处理,然后就从光耦N1的第一端进入,来控制光耦N1的通断,从而信号就会通过光耦N1的传输隔离作用,将信号从光耦N1的第四端传输给第一比较器U1,从而实现了信号的隔离,提高了连接线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容C2的容值为0.01u,所述第三电阻R3的阻值为100k。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电阻RP1的阻值为2k。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1上设有金手指3,所述金手指3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TL3116芯片传输的硬盘连接数据线中,通过隔离电路对信号进行可靠有效的隔离,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可靠性;不仅如此,数据通讯电路中,第一比较器U1和第二比较器U2的型号均为TL3116,其工作电流仅为12.7mA,远低于常规比较器的工作电流,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