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双向自保持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7903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双向自保持电磁铁。



背景技术:

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按用途可划分为自保持电磁铁、牵引电磁铁、框架式电磁铁和吸盘电磁铁等。其中,自保持电磁铁具有断电自行保持功能,通电后,保持失效,从而达到使用要求。自保持电磁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向自保持——只将铁芯锁在行程终端的一个位置即可;另一种是双向自保持——由于采用双线圈结构,可将铁芯锁在行程的开始与结束,且两个位置可输出相同力矩。

众所周知,电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发明也使发电机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电磁铁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完全依靠电流控制,即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一旦断电磁场就会消失,因此电磁铁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通电,这样不但电能消耗大,还影响电磁铁的使用寿命;2、在使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性能不稳定,且使用不方便;3、在使用中不能接触到水,否则容易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双向自保持电磁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双向自保持电磁铁,包括白铁珠(1)、白铁条(2)、上盖(3)、轭铁(4)、磁铁(5)、隔磁片A(6)、固定铁芯A(7)、铜管(8)、线轴(9)、包胶(10)、线圈(11)、可动铁芯(12)、隔磁片B(13)、固定铁芯B(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4)内设有线轴(9)、线圈11缠绕在线轴(9)外部,所述线轴(9)内的滑动孔内有对称两道半圆凹槽,凹槽内置铜管(8),铜管(8)间设有可动铁芯(12),所述可动铁芯(12)的上端连接有白铁条(2),所述白铁条(2)从固定铁芯A(7)的中心穿过并伸出轭铁(4)外部,所述可动铁芯(12)与固定铁芯A(7)连接,中间设有隔磁片A(6),所述可动铁芯(12)与固定铁芯B(14)连接,中间设有隔磁片B(13),所述线轴(5)的外部设有两个磁铁(5),所述轭铁(4)外部设有包胶(10)。

优选的,包胶(10)通过模具注塑。

优选的,所述轭铁(4)的上端设有上盖(3)。

优选的,所述上盖(3)与轭铁(4)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轴(9)的中部外表面沿周向设有两个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磁铁(5)设置在容纳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线轴的中部外表面沿周向设有两个磁铁,可为可动铁芯与两端固定铁芯之间提供双向自保持力,在可动铁芯向上或向下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可依靠磁铁保持在该指定位置,不受通断电影响,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双向自保持电磁铁,包括白铁珠(1)、白铁条(2)、上盖(3)、轭铁(4)、磁铁(5)、隔磁片A(6)、固定铁芯A(7)、铜管(8)、线轴(9)、包胶(10)、线圈(11)、可动铁芯(12)、隔磁片B(13)、固定铁芯B(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4)内设有线轴(9)、线圈11缠绕在线轴(9)外部,所述线轴(9)内的滑动孔内有对称两道半圆凹槽,凹槽内置铜管(8),铜管(8)间设有可动铁芯(12),所述可动铁芯(12)的上端连接有白铁条(2),所述白铁条(2)从固定铁芯A(7)的中心穿过并伸出轭铁(4)外部,所述可动铁芯(12)与固定铁芯A(7)连接,中间设有隔磁片A(6),所述可动铁芯(12)与固定铁芯B(14)连接,中间设有隔磁片B(13),所述线轴(5)的外部设有两个磁铁(5),所述轭铁(4)外部设有包胶(10)。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3与轭铁4卡合连接,可便于安装;所述线轴9的中部外表面沿周向设有两个容纳腔,使得磁场均匀,可动铁芯12受力平稳;所述磁铁5设置在容纳腔中,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通过在线轴9的中部外表面沿周向设有两个磁铁5,可为可动铁芯12与两端固定铁芯之间提供双向自保持力,在可动铁芯12向上或向下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可依靠磁铁5保持在该指定位置,不受通断电影响;在轭铁4外部通过模具注塑设有包胶10,使电磁铁达到防水的效果,从而延长了电磁铁的使用寿命,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