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器公母针座的双轨道抓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17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接器公母针座的双轨道抓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领域,涉及连接器制造,尤其是一种用于连接器公母针座的双轨道抓取结构。



背景技术:

针座是连接器中用于固定连接针的塑料零件,公头针座和母头针座虽然连接针位置一样,但外形和其他尺寸完全不同,在以往的生产中,与针座有关的生产制具都是按公母头分别设计。在自动化生产中,公母头针座也必须使用不同的送料轨道,以及在送料轨道上分别呈现不同的方向,如用同一个机器手分别抓取来自不同轨道不同方向的针座,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省人工、抓取效率高的用于连接器公母针座的双轨道抓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连接器公母针座的双轨道抓取结构,包括机器手、一组纵向抓取组件和一组横向抓取组件,其中纵向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公头针座,包括偏心轮、旋转座、公头针座转向汽缸;横向抓取组件用于抓取母头针座,包括移动轨道、固定块、夹持块、母头针座移动汽缸,

在纵向抓取组件中,旋转座位于机器手的下方,旋转座的驱动端与偏心轮的一端固装,偏心轮底部与公头针座转向汽缸的连杆铰装;

在横向抓取组件中,移动轨道的一端位于机器手的下方,在移动轨道中部滑动安装有一固定块,该固定块通过母头针座移动汽缸驱动,该固定块设置有开口,该开口朝向机器手的下方的移动轨道方向,在固定块开口处的移动轨道上安装有一销轴,固定块通过该销轴铰装一夹持块,夹持块的一侧与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弹簧,夹持块的另一侧与固定块之间形成母头针座的夹持位。

而且,在所述夹持位所在一侧的夹持块底部向下固装一个定位柱,在夹持位所在一侧的轨道侧面固定连接一个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连接器公母针座的双轨道抓取结构实现了把来自不同轨道和不同方向的公母头针座按照一定方向送到指定地点,以便让机器手方便抓取,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轴剖视截面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抓取组件和横向抓取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连接器公母针座的双轨道抓取结构,见图1,包括机器手1、一组纵向抓取组件和一组横向抓取组件,其中纵向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公头针座2,包括偏心轮3、旋转座4、公头针座转向汽缸5;横向抓取组件用于抓取母头针座8,包括移动轨道9、固定块10、夹持块6、母头针座移动汽缸7。

在纵向抓取组件中,旋转座位于机器手的下方,旋转座的驱动端与偏心轮的一端固装,偏心轮底部与公头针座转向汽缸的连杆铰装,由此实现旋转座90°的摆转及复位,在旋转座上放入公头针座,通过当旋转座旋转使公头针座与机器手同轴向时即可操作机器手抓取公头针座。

在横向抓取组件中,移动轨道的一端位于机器手的下方,在移动轨道中部滑动安装有一固定块,该固定块通过母头针座移动汽缸驱动,该固定块设置有开口,该开口朝向机器手的下方的移动轨道方向,在固定块开口处的移动轨道上安装有一销轴,固定块通过该销轴铰装一夹持块,夹持块的一侧与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弹簧11提供夹持力,夹持块的另一侧与固定块之间形成母头针座的夹持位。

在夹持位所在一侧的夹持块底部向下固装一个定位柱12,在夹持位所在一侧的轨道侧面固定连接一个挡片13,母头针座移动汽缸缩回带动固定块沿轨道后退,当定位柱碰到挡片时,夹持块停止,而固定块继续后退,使得夹持块与固定块张开,母头针座进入夹持块的夹持位中被夹持。母头针座移动伸出,带动固定块沿轨道将母头针座送到机器手移动的轴线上,便于机器手抓取。

纵向抓取组件和一组横向抓取组件错位设置,机器手机器手沿Y轴方向运动,机器手根据指令(通过自动控制设备或人工操作电机或气缸,以驱动机器手),运动到公头针座时可以抓取公头针座,当需要抓取母头针座时,母头针座首先沿移动轨道被送到与机器手运动方向同轴下方的位置,然后机器手抓取母头针座。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