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插芯滑动的直插式音频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00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插芯滑动的直插式音频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插芯滑动的直插式音频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家家户户都备有电脑、电视等影音设备,而随着各种电子影音设备的广泛普及,音频插头的需求量也相应的提升,现有的许多音频插头在插入或拔出的过程中,因为用力过大或插入、拔出的角度不正确,造成插芯松动或从插芯中脱落,导致电子影音设备不能正常、稳定的运作,影响人们观看,而且传统的音频插针均裸露外部环境中,容易在拔出或插入音频接口是发生碰撞导致音频插针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插芯滑动的直插式音频插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插芯滑动的直插式音频插头,其包括外金属管和插芯,所述插芯卡接于所述外金属管内,该插芯上设有一环形卡块,于该外金属管上对应该环形卡块设有环形卡槽,该插芯包括弹性绝缘体、内金属管和中心针,所述中心针贯穿该弹性绝缘体中央设置,所述内金属管插接于该弹性绝缘体上,该内金属管环绕该中心针设置,于该弹性绝缘体下端设有一圆柱体空腔,该中心针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圆柱体空腔中,该圆柱体空腔的开口朝下。

所述弹性绝缘体的上下端均延伸出所述外金属管,所述中心针的上端延伸出该弹性绝缘体,所述内金属管上端裸露出该弹性绝缘体。

所述弹性绝缘体中央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纵向地贯穿该弹性绝缘体设置,该通孔与所述中心针上对应地设有相匹配的环形固定块与环形固定槽,于该通孔的下端自上往下逐渐变窄设置。

所述外金属管的周壁下端设有环形防滑槽。

所述弹性绝缘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外金属管的长度,该弹性绝缘体的长度为22.3~22.5毫米,该外金属管的长度为17.2~17.4毫米。

所述圆柱体空腔的长度为8.1~9.1毫米,该圆柱体空腔的开口直径为2.8~3.0毫米。

所述弹性绝缘体为塑胶构件,所述外金属管与所述内金属管为铜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相互匹配设置将插芯紧固于外金属管上,使插头在插入或拨出的过程中不会轻易移动或脱落,保证了电子影音设备能稳定运作,而且将中心针设置于圆柱体空腔中,保护了中心针在拨出或插入接口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从而提升中心针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止插芯滑动的直插式音频插头,其包括外金属管1和插芯,所述插芯卡接于所述外金属管1内,该插芯上设有一环形卡块2,于该外金属管1上对应该环形卡块2设有环形卡槽3,该插芯包括弹性绝缘体4、内金属管5和中心针6,所述中心针6贯穿该弹性绝缘体4中央设置,所述内金属管5插接于该弹性绝缘体4上,该内金属管5环绕该中心针6设置,于该弹性绝缘体4下端设有一圆柱体空腔7,该中心针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圆柱体空腔7中,该圆柱体空腔7的开口朝下,该圆柱体空腔7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提升了中心针6的安全性,防止在插头插入或拔出的过程中发生碰撞,对中心针6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所述弹性绝缘体4的上下端均延伸出所述外金属管1,所述中心针6的上端延伸出该弹性绝缘体4,所述内金属管5上端裸露出该弹性绝缘体4,该内金属管5上端的裸露处用于与电源线焊接。

所述弹性绝缘体4中央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纵向地贯穿该弹性绝缘体4设置,该通孔与所述中心针6上对应地设有相匹配的环形固定块与环形固定槽,于该通孔的下端自上往下逐渐变窄设置。

所述外金属管1的周壁下端设有环形防滑槽8,在使用插头的过程中,光滑的外金属管1容易造成滑手现象,增设环形防滑槽8能改善滑手的现象,方便用户将插头插入插座中。

所述弹性绝缘体4的长度大于所述外金属管1的长度,该弹性绝缘体4的长度为22.3~22.5毫米,该外金属管1的长度为17.2~17.4毫米。

所述圆柱体空腔7的长度为8.1~9.1毫米,该圆柱体空腔7的开口直径为2.8~3.0毫米。

所述弹性绝缘体4为塑胶构件,所述外金属管1与所述内金属管5为铜构件。

将插头的上端与电源线焊接,然后在使用的时候,将插头的下端插入插座接口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环形卡块2与环形卡槽3相互匹配设置将插芯紧固于外金属管1上,使插头在插入或拨出的过程中不会轻易移动或脱落,保证了电子影音设备能稳定运作,而且将中心针6设置于圆柱体空腔7中,保护了中心针6在拨出或插入接口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从而提升中心针6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