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丝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508发布日期:2018-10-19 22:15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熔丝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固体绝缘环网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负荷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环网单元用的固体绝缘全封闭式熔丝筒。



背景技术:

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组合电器环网柜是环网配电系统中重要的一种柜型,其主要结构包括负荷开关模块及熔断器模块。随着近年来国家电网推广固体绝缘开关产品的力度加大,固体绝缘环网柜作为新型环保型产品, 结构简单,维修量小,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负荷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作为固体绝缘环网柜的重要功能单元,其重要部件绝缘熔丝筒直接关系到组合电器的熔断器熔断功能实现,以及环境对产品的影响和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部分熔断器模块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熔丝筒辅助接地采用真空泡结构,此种方式成本较高,且本体尺寸较大;真空泡固封在环氧之中不好随时替换,一旦有缺陷则整体需要报废;采用变压器油绝缘需要设计密封结构,装配过程需注意油密封问题,易受气温影响对产品造成损害且不能用于严寒地区;辅助接地位置离操作机构较远的,传动结构复杂且距离较长,成本较高;熔丝筒产品外表面未做屏蔽的,外表面不可触摸,熔丝筒产品内部电场易受到柜体结构以及外部电场的影响,局放及耐压水平可能不稳定。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结构紧凑,可实现与外部隔绝密封,性能安全可靠且成本较低的熔丝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熔丝筒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丝筒结构,包括:熔丝筒筒体、辅助地刀仓和出线端,优选的,辅助地刀仓和出线端布置在熔丝筒筒体上不同位置处。

优选的,熔丝筒还包括导体,导体可用于连接辅助地刀仓与出线端。

优选的,导体是设置于熔丝筒筒体内的环形导体。

优选的,环形导体是嵌于熔丝筒筒体的内壁的内置环形导体。

优选的,内置环形导体表面开孔,并且分段露出于熔丝筒筒体的内壁。

优选的,环形导体还可以是通过导电支座安装在熔丝筒筒体的内壁上的外置环形导体。

优选的,外置环形导体与熔丝筒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的,辅助地刀仓的内部设有爬电伞裙和辅助地刀静触头安装座,辅助地刀静触头安装座设置于辅助地刀仓的下端内侧。

优选的,辅助地刀仓呈L形设置于熔丝筒筒体上方。

优选的,辅助地刀仓的顶端设有密封槽;辅助地刀仓的前端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熔丝筒还包括:熔丝夹安装座,锥头和屏蔽网,其中,锥头设置于熔丝筒筒体上靠近熔丝夹安装座的一端。

优选的,屏蔽网包括设置于熔丝夹安装座外侧的屏蔽网和设置于辅助地刀仓外侧的屏蔽网。

优选的,屏蔽网是碗形铜质高压屏蔽网。

优选的,熔丝筒筒体的外表面喷涂有屏蔽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开关柜,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的熔丝筒,其中,熔丝筒为前述的熔丝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丝筒,采用了辅助地刀仓与出线端分体布置的结构,既方便出线端电缆的连接,又缩短了辅助地刀操作机构的传动距离,在实现辅助地刀安全快速开关的同时降低了成本;熔丝筒筒体内还设置了环形导体用于出线端的接地,该环形的导体结构,使得辅助地刀仓和出线端在熔丝筒筒体上的相对位置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满足了不同设计的需要;该熔丝筒可根据需求选择外部屏蔽或者非屏蔽方案,非屏蔽方案采用外安装悬置式导电环降低导电体到外部距离,提升了产品电气性能;且端盖采用橡胶压缩的界面密封方式避免了灰尘凝露等外部环境影响,降低产品结构尺寸;同时还设置有高压屏蔽网,优化了对地电场,提升了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右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熔丝筒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熔丝筒的剖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熔丝筒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出线端子;12、辅助地刀安装筒;3、双头螺纹;10、熔丝筒筒体;20、锥头;31、屏蔽网一;32、屏蔽网二;33、屏蔽网三;34、屏蔽网四;40、熔丝夹安装座;50、辅助地刀仓;51、爬电伞裙;52、辅助地刀静触头安装座;53、辅助地刀;54、辅助地刀;60、内置环形导体;61、外置环形导体;70、观察窗与安装孔;71、内嵌螺纹;72、导向结构;80、密封槽;90、出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熔丝筒包括:熔丝筒筒体10、锥头20、辅助地刀仓50和出线端90,熔丝筒筒体10的一端设有熔丝夹安装座40,辅助地刀仓50与锥头20并排布置于熔丝筒筒体10上侧,辅助地刀仓50与出线端90分别布置于熔丝筒筒体10的上下两侧,辅助地刀仓50前端设有观察窗70,可作为辅助地刀静触头的安装孔,方便观察状态和安装拆换静触头,熔丝筒10的另一端还设有铜质内嵌螺纹71,用于与柜体盖板的连接。

其中,辅助地刀仓50的内部设有爬电伞裙51,辅助地刀静触头安装座52位于辅助地刀仓50的后端内侧,呈L形的布置,与辅助地刀53的形状匹配;辅助地刀仓50的下部连接于熔丝筒筒体10上,上部与具有辅助地刀53操作机构的柜体(图中未示出)连接,该设计大幅度缩短了辅助地刀53的操作距离,使得辅助地刀在工作时,能够沿顺时针方向从图示中的54位置快速滑至53位置,实现辅助地刀的搭接,或沿逆时针方向从图示中的53位置快速滑至54位置,实现辅助地刀的断开,该设计提高了辅助地刀的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安全,节约了成本。

同时,在熔丝筒筒体10的熔丝夹安装座40的外圈,以及辅助地刀安装座52的搭接位置的外缘还分别设有碗形铜质高压屏蔽网二32和碗形铜质高压屏蔽网四34,在锥头20连接法兰处和出线端90的导体处还分别设有环形铜质屏蔽网一31和环形铜质屏蔽网三33,可改善对地电场,提高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

图3是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右视图,如图3所示,辅助地刀仓50的顶部还设有密封槽80(见图1),采用橡胶密封,在安装熔丝筒到柜体中时,可与机构箱底板配合进行密封,满足IP67 要求,实现与外界的隔离。此处的密封设计,既保证了辅助地刀仓50的密封效果,又避免了辅助地刀53在搭接或断开时接触密封橡胶,防止因摩擦导致密封橡胶的磨损,提高了安全性与耐久性。

另外,熔丝筒10底部还设有导向结构72,用于熔断器安装时的推送到位。

图4是图2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和图4所示,内置环形导体60嵌于熔丝筒筒体10的内壁,当熔丝筒筒体10水平放置时,内置环形导体60的上端与辅助地刀静触头安装座52连接,内置环形导体60的下端与位于熔丝筒筒体10底部的出线端90连接,从而实现了出线端90接地。

内置环形导体60表面开孔,在嵌入熔丝筒筒体10内壁时分段露出,其中,内置环形导体60嵌入内壁的部分,距离熔丝筒筒体10的外表面大于等于11mm,采用这种嵌入导电体或各种高压屏蔽网的方式,可实现筒内高压部与筒外接地导电涂层之间的可靠绝缘要求,在保证金属与环氧的粘接力的同时,能够与端盖熔丝夹紧导体可靠接触,实现导电通路。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熔丝筒的剖面图,与图2所示的熔丝筒结构相比,区别在于,图2中设置于熔丝筒筒体10内的内置环形导体60替换为设置于熔丝筒筒体10内的外置环形导体61。图6是图 5所示熔丝筒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和图6所示,该外置环形导体61通过导电支座611和612安装在熔丝筒筒体10的内壁上,当熔丝筒筒体10水平放置时,外置环形导体61的上端通过导电支座611与辅助地刀静触头安装座52连接,外置环形导体61的下端通过导电支座612与位于熔丝筒筒体10底部的出线端90连接,从而实现了出线端90的接地。

其中,外置环形导体61与熔丝筒筒体10的环氧内壁的空气距离大于等于10mm,导电体的外径缩小相对增大了相间和相地的绝缘距离,提升了可靠性,并且外置环形导体60也方便安装和拆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辅助地刀仓50与出线端90在熔丝筒筒体10上不一定呈180度相对布置,可根据辅助地刀53 的位置和出线电缆的位置,调整其夹角,例如相互成90度布置,以便更方便快捷的进行辅助地刀53的开关以及出线电缆的连接,另外,辅助地刀仓50的形状以及辅助地刀静触头安装座5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辅助地刀53的形状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熔丝筒筒体10外表面可喷涂屏蔽层 (金属或石墨导电层),并通过安装螺钉实现外表面可靠接地,达到可触摸的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包括所作出的各种改变以及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