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835阅读:3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锡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属于配电设备铜接线端子灌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接线端子采用灌锡工艺后的优点是接触电阻变小、接头抗氧化腐蚀、接头的机械强度增加,避免发生接头发热烧毁的故障。

传统灌锡工艺需要两人配合操作,一个人负责固定和旋转导线,另一个人负责操作电烙铁和送焊锡线,熔化焊锡过程中产生的金属蒸汽对操作人员的肺部产生伤害,需要戴口罩。

在运接线端子很少使用灌锡工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灌锡工艺操作复杂、耗时长、容易损伤导线绝缘皮、对接触电阻降低程度不明显和对机械强度的增加程度不明显。

通过记录操作过程时间可知,铜接线端子的规格尺寸越大,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在停电检修现场对数量庞大的接线端子全部采用灌锡工艺,在时间上不允许。

灌锡后的接线端子进行观察发现,有7根导线的绝缘层被烫的严重变形,3根轻微变形,绝缘性能降低,外露的线芯面积大容易造成人员触电或短路故障。

通过用万用表测量灌锡前后接触电阻,发现传统工艺灌锡后,接触电阻平均下降11.54%,不是很明显;机械强度平均增加了9.34%,也不是很明显。

综上所述,在运接线端子很少使用灌锡工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灌锡工艺操作复杂、耗时长、容易损伤导线绝缘皮、对接触电阻降低程度不明显和对机械强度的增加程度不明显。

亟需寻找一种更方便、更安全的铜接线端子灌锡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其操作简单、耗时短、不会损伤导线绝缘皮、本技术可以降低电阻、增加机械强度,绝缘性能强,不会破坏线缆绝缘层,完好的保护线芯不会造成人员触电或者线路短路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包括V型发射器,所述V型发射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对称的木质三合板,上下两侧设置的木质三合板呈V型设置,所述木质三合板上设置有铁氧体,所述铁氧体上缠绕有感应线圈;上下两侧的铁氧体之间设置有铜接线端子。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手柄开关,所述手柄开关通过电源输出线连接感应线圈;

所述手柄开关电连接电流输出线,手柄开关用于控制电流输出线内电流的通断;

所述手柄开关还电连接控制线,手柄开关还用于控制控制线内电流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线、电流输出线上分别设有护套。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通电流输出线、电流输出线接头连接V型发射器;

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通过控制线、控制线接头连接V型发射器上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正面上设有电源开关、调频旋钮、调频仪表、电流输出线缆内接口、控制电缆内接口;

所述壳体背面设有电源接口、熔断器和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上的电流输出线缆内接口用于插合电流输出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上的控制端口用于插合控制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工具箱,工具箱包括V型发射器放置箱和零散配件放置箱;

所述的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V型发射器放置箱、零散配件放置箱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工具箱为凹型结构,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设置于工具箱的凹槽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交变电流发生装置将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铜接线端子内部产生涡轮后可以再在13秒之内升温180-210度,将焊锡融化在铜线上。从而达到快速镀锡的目的,可以将镀锡时间有原来的27分钟降低到6分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铜接线端子的轻松灌锡,简化镀锡工艺,同时不损坏铜线绝缘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V形发射器示意图;

附图2为含有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发射器放置箱、零配件放置箱整体便携箱的示意图;

附图3为剥皮前铜线和剥皮后铜线的示意图;

附图4为薄焊锡片和铜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箱背面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

1-感应线圈,2-铁氧体,3-电源输出线,4-木质三合板,5-手柄开关,6-护套,7-控制线,8-电流输出线,9-电流输出线接头,10-控制线接头,11-V型发射器放置箱,12-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3-零散配件放置箱,14-调频仪表,15-调频旋钮,16-电源开关,17-电流输出线缆内接口,18-控制电缆内接口,19-加热方向,20-剥皮前铜线,21-剥皮后铜线,22-薄焊锡片,23-铜接线端子,24-电源接口,25-熔断器,26-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

包括V型发射器、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及工具箱,工具箱为凹型结构,工具箱包括V型发射器放置箱11和零散配件放置箱13。

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设置于工具箱的凹槽处;

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通电流输出线8,电流输出线接头9连接V型发射器。

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通过控制线7、控制线接头10连接V型发射器上的控制开关5,控制电流线通断。

所述的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V型发射器放置箱11、零散配件放置箱13集合于一体便于搬运。所述零散配件放置箱13用于盛装焊锡、焊锡膏。

所述V型发射器包括手柄和手柄开关5,所述手柄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对称的木质三合板4,手柄上还设置有手柄开关5,上下两侧设置的木质三合板4呈V型设置,所述木质三合板4上设置有铁氧体2,所述铁氧体2上缠绕有感应线圈1,所述感应线圈1通过电源输出线3连接手柄开关5,手柄开关5电连接电流输出线8,手柄开关5用于控制电流输出线8内电流的通断;

手柄开关5还电连接控制线7,手柄开关5还用于控制控制线7内电流的通断;

控制线7、电流输出线8上分别设有护套6,所述护套6对控制线7、电流输出线8进行防护。

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正面上设有电源开关16、调频旋钮15、调频仪表14、电流输出线缆内接口17、控制电缆内接口18;

所述壳体背面设有电源接口24、熔断器25和风扇26。

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上的电流输出线缆内接口17用于插合电流输出接头9。

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上的控制端口18用于插合控制线10。

所述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作用是将220V电源依次经过整流线圈、逆变线圈和谐振线圈产生频率可调的中频交变电流。

工作原理:电流依次通过电流输出线端口17、电流输出线接头19、电流输出线8、手柄开关5、电源输出线3至感应线圈1,从而使上下两侧设置的铁氧体2之间产生交变磁场。

将带有绝缘层的剥皮前铜线20剥皮后铜线21绕好薄焊锡片22,插入铜接线端子23中,将铜接线端子23置于交变磁场中,从而使铜接线端子23内部产生涡流,涡流使铜接线端子23、剥皮后铜线21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热能使薄焊锡片22快速升温融化,从而达到灌锡的目的。置于交变磁场中用于切割感应线圈1产生的交变磁力线。

一种铜接线端子灌锡装置的原理,采用上述装置操作,中频交变电流发生装置12将220V电源转变为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通过铁氧体2上的感应线圈1产生交变磁场,将缠绕好薄焊锡片22的剥皮后铜线21已插入铜接线端子23置于交变磁场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中,从而使铜接线端子23内部产生涡流,涡流使铜接线端子23、剥皮后的铜线21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热能使薄焊锡片22快速升温融化,从而达到灌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交变电流发生装置将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铜接线端子内部产生涡轮后可以再在13秒之内升温180-210度,将焊锡融化在铜线上。从而达到快速镀锡的目的,可以将镀锡时间有原来的27分钟降低到6分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铜接线端子的轻松灌锡,简化镀锡工艺,同时不损坏铜线绝缘层。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