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机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655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延时机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延时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电路条件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一种机械开关电器。

微型断路器,简称MCB(Micro Circuit Breaker),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用于125A以下的单相、三相的短路、过载、过压等保护,包括单极1P,二极2P、三极3P、四极4P等四种。

现有的断路器在配电线路中使用时,往往会设置成上、下级关联。当短路故障电流超过本级和上一级乃至再上一极的时候,至于是哪一级动作具有随机性。

在民用供电线路中,供电电缆截面不同具有不同的直流电阻,因此线路长度形成的线路阻抗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用户端发生线路短路故障,线路阻抗限制了短路电流极限值。开关越级脱扣多数体现在本栋楼单元配电开关或者整栋楼配电开关脱扣造成大面积停电。

供电可靠性级别高的场合(如工厂、数据机房、铁路、机场等),使用的电缆质量要求也高,电缆截面取的比较大、直流阻抗低,发生短路故障电流大,越级脱扣问题比较突出。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断路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越级脱扣问题较为明显;

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延时机构,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阻尼层的设置,在断路器闭合的状态下,该第二铁芯的贴合部是与阻尼层对应的,阻尼层具有阻碍的效果,断路器需要断开时,第二铁芯在阻尼层的作用下缓慢脱离,再迅速靠近第一铁芯,使该断路器断开。在此期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能够大大降低越级脱扣的发生率,整体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延时机构,其具有该延时机构的全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时机构,用于断路器,其包括骨架,骨架具有容纳空间;线圈,线圈绕设于骨架外;第一铁芯,第一铁芯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一铁芯位于骨架的一端且与骨架固定连接;第二铁芯,第二铁芯可滑动的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铁芯,第二铁芯具有贴合部,骨架的内表面对应于贴合部设置有阻尼层,阻尼层具有阻碍第二铁芯靠近或远离第一铁芯的运动趋势。

具体的,该延时机构能够通过阻尼层的设置,在断路器闭合的状态下,该第二铁芯的贴合部是与阻尼层对应的,阻尼层具有阻碍的效果,断路器需要断开时,第二铁芯在阻尼层的作用下缓慢脱离,再迅速靠近第一铁芯,使该断路器断开。在此期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能够大大降低越级脱扣的发生率,整体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阻尼层位于骨架的远离第一铁芯的一端,阻尼层环设于骨架的内表面。

可选的,骨架的远离第一铁芯的一端向内收缩且形成嵌设部,嵌设部具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嵌设空间,阻尼层位于嵌设空间内,第二铁芯包括第二铁芯本体和第一延伸件,第一延伸件与第二铁芯本体连接,贴合部位于第一延伸件,第一延伸件可滑动的嵌设于嵌设空间内。

可选的,骨架内的用于容纳第二铁芯本体的空间限定出容纳部,容纳部与嵌设部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

可选的,骨架的靠近第一铁芯的一端设置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插入孔,第二铁芯包括第二铁芯本体和第二延伸件,第二延伸件与第二铁芯本体连接且位于第二铁芯本体的靠近第一铁芯的一侧,第二铁芯本体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二延伸件用于穿设插入孔,第二延伸件的远离第二铁芯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

可选的,延时机构还包括回复件,回复件套设第二延伸件,回复件的一端抵接第二铁芯本体,回复件的另一端抵接第一铁芯。

可选的,插入孔贯穿第一铁芯与骨架的靠近第一铁芯的一端。

可选的,插入孔位于第一铁芯的中心。

可选的,骨架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围合架,线圈位于两个围合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延时机构,其具有该延时机构的全部功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该延时机构能够通过阻尼层的设置,在断路器闭合的状态下,该第二铁芯的贴合部是与阻尼层对应的,阻尼层具有阻碍的效果,断路器需要断开时,第二铁芯在阻尼层的作用下缓慢脱离,再迅速靠近第一铁芯,使该断路器断开。在此期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能够大大降低越级脱扣的发生率,整体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延时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延时机构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延时机构的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延时机构的第三种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延时机构的第二铁芯的示意图。

图标:100-延时机构;10-骨架;11-阻尼层;101-嵌设部;1011-嵌设空间;102-过渡部;103-容纳部;1031-容纳空间;12-插入孔;13-围合架;20-线圈;30-第一铁芯;40-第二铁芯;41-第二铁芯本体;42-第一延伸件;421-贴合部;43-第二延伸件;431-抵接部;50-回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时机构100,用于断路器,其包括骨架10,骨架10具有容纳空间1031;线圈20,线圈20绕设于骨架10外;第一铁芯30,第一铁芯30位于容纳空间1031内,第一铁芯30位于骨架10的一端且与骨架10固定连接;第二铁芯40,第二铁芯40可滑动的设置于容纳空间1031内且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铁芯30,第二铁芯40具有贴合部421,骨架10的内表面对应于贴合部421设置有阻尼层11,阻尼层11具有阻碍第二铁芯40靠近或远离第一铁芯30的运动趋势。

图2中展示的是断路器处于闭合的状态时,延时机构100的示意图,该第二铁芯40相对远离第一铁芯30。

图3中展示的是断路器处于闭合的状态时,延时机构100的示意图,相对于图2,该第二铁芯40相对靠近第一铁芯30,该第二铁芯40具有快速运动且靠近第一铁芯30的趋势。

图4中展示的是断路器处于断开的状态时,延时机构100的示意图,相对于图3,该第二铁芯40极限靠近第一铁芯30,该第二铁芯40已经完成了快速运动的靠近过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铁芯30相对于骨架10是固定的,也可以称其为静铁芯,该第二铁芯40相对于骨架10是可滑动的,也可以称其位于动铁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阻尼层11可以是阻尼油,也可以是阻尼涂料。

阻尼油,也叫阻力油、减震油、高粘润滑油、阻尼润滑油脂、高阻力润滑油、阻尼润滑油、防震油,它是由高纯度无机稠化剂和特殊合成油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阻尼、缓冲、密封用的高质量宽温润滑油。

阻尼油的特性:

1、优良的粘阻性、润滑性和机械安全性;

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阻尼效果稳定;

3、电器绝缘性好,与塑胶、橡胶材料等相容性好;

4、良好的减振、缓冲、密封、防水、阻尼性能。

阻尼涂料,阻尼涂料由高分子树脂加入适量的填料以及辅助材料配制而成,其可涂覆在各种金属结构的表面上。

具体的,该延时机构100能够通过阻尼层11的设置,在断路器闭合的状态下,该第二铁芯40的贴合部421是与阻尼层11对应的,阻尼层11具有阻碍的效果,断路器需要断开时,第二铁芯40在阻尼层11的作用下缓慢脱离,再迅速靠近第一铁芯30,使该断路器断开。在此期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能够大大降低越级脱扣的发生率,整体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阻尼层11位于骨架10的远离第一铁芯30的一端,阻尼层11环设于骨架10的内表面。

该阻尼层11环设于骨架10的内表面,其能够充分与贴合部421接触,充分发挥其粘阻性。

请参考图5,并结合图2,可选的,骨架10的远离第一铁芯30的一端向内收缩且形成嵌设部101,嵌设部101具有与容纳空间1031连通的嵌设空间1011,阻尼层11位于嵌设空间1011内,第二铁芯40包括第二铁芯本体41和第一延伸件42,第一延伸件42与第二铁芯本体41连接,贴合部421位于第一延伸件42,第一延伸件42可滑动的嵌设于嵌设空间1011内。

也就是说,如果该阻尼层11采用阻尼油,该阻尼油可以完全位于该嵌设空间1011内,该第一延伸件42嵌设于嵌设空间1011内时,该贴合部421被阻尼油包覆,能够充分发挥出阻尼油的粘阻性。

可选的,骨架10内的用于容纳第二铁芯本体41的空间限定出容纳部103,容纳部103与嵌设部101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102。

图2中展示的第一延伸件42呈圆柱状,其也可以呈圆锥状,也就是说,当第二铁芯40极限远离第一铁芯30时,该第一延伸件42将完全占有嵌设空间1011和该过渡部102限定出的空间。

可选的,骨架10的靠近第一铁芯30的一端设置有与容纳空间1031连通的插入孔12,第二铁芯40包括第二铁芯本体41和第二延伸件43,第二延伸件43与第二铁芯本体41连接且位于第二铁芯本体41的靠近第一铁芯30的一侧,第二铁芯本体41位于容纳空间1031内,第二延伸件43用于穿设插入孔12,第二延伸件43的远离第二铁芯本体4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431。

当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该抵接部431靠近骨架10;当断路器需要断开时,该抵接部431远离骨架10,该抵接部431作用于断路器内的脱扣机构,使其脱扣,最终达到断路器断开的作用。

可选的,延时机构100还包括回复件50,回复件50套设第二延伸件43,回复件50的一端抵接第二铁芯本体41,回复件50的另一端抵接第一铁芯30。

该回复件50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其他弹性机构。

当第二铁芯本体41极限靠近第一铁芯30时,该回复件50具有回复力,其使第二铁芯本体41具有远离第一铁芯30的运动趋势,辅助该第二铁芯本体41复位。其实用性强。

可选的,插入孔12贯穿第一铁芯30与骨架10的靠近第一铁芯30的一端。

该第二延伸件43可以通过该插入孔12滑动,使该抵接部431靠近或远离骨架10。

可选的,插入孔12位于第一铁芯30的中心。

该第二延伸件43穿设插入孔12,使该抵接部431与脱扣机构配合时,其受力较为集中,整体结构对称性较好,使用效果较佳。

可选的,骨架10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围合架13,线圈20位于两个围合架13之间。

通过围合架13,能够有效的将线圈20进行绕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机构100,延时机构100的工作原理是:

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该第二铁芯40的第一延伸件42位于嵌设空间1011内,当断路器需要断开时,该第一延伸件42上的贴合部421在阻尼层11的作用下,具有延时分离的效果。

电流通过线圈20时,使得该第一铁芯30与第二铁芯本体41具有磁性,且两者相对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反,两者具有靠近彼此的运动趋势。

当线圈20的通过电流变大时,第一延伸件42在阻尼层11的作用下,缓慢脱离嵌设空间1011。

脱离过程结束后,第二铁芯本体41在磁性吸附作用下,快速靠近第一铁芯30,第二铁芯40上的抵接部431作用于脱扣机构,使其脱扣,最终使断路器断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电流达到需要断路器断开的情况下,该断路器并不是瞬间断开,而是有一定的时差。其大大降低了越级脱扣现象的发生率,整体使用效果较佳。

第二铁芯本体41在缓慢的脱离过程中,若线圈20通过的电流降低,该断路器不需要断开时,第二铁芯本体41在回复件50的作用下复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延时机构100,其具有该延时机构100的全部功能。

延时机构100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

该断路器还包括脱扣机构,该延时机构100与脱扣机构联动,使得该断路器具有延时脱扣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时机构100,该延时机构100能够通过阻尼层11的设置,在断路器闭合的状态下,该第二铁芯40的贴合部421是与阻尼层11对应的,阻尼层11具有阻碍的效果,断路器需要断开时,第二铁芯40在阻尼层11的作用下缓慢脱离,再迅速靠近第一铁芯30,使该断路器断开。在此期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能够大大降低越级脱扣的发生率,整体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