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电池隔膜的纵向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88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用于锂电池隔膜的纵向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隔膜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纵向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纵向拉伸是锂电池隔膜制造中的重要工序。如附图1所示的现有的纵向拉伸装置,包括多个分别转动的拉伸辊S,且拉伸辊S的转速沿隔膜10的输送方向自前至后依次增大,从而能够将隔膜10沿其输送方向进行拉伸,即,纵向拉伸。每个拉伸辊S和一个压辊P对应配合,隔膜10自拉伸辊S和压辊P之间穿过,通过压辊P来隔断隔膜10的张力。然而,由于隔膜上含油,一个压辊很难完全隔断张力;在拉伸过程中,由于各个拉伸辊的转速不一致,隔膜与拉伸辊的辊面会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如:隔膜和压辊A在接触点a处相接触,隔膜和拉伸辊A在切点b处相接触且即将脱离拉伸辊A,位于接触点a和切点b之间的隔膜的速度会大于拉伸辊A的转速,两者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而存在摩擦力),所以对辊面的加工精度及洁净度要求极高,辊面稍有瑕疵或杂质都会严重损伤膜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纵向拉伸装置,其纵向拉伸效果较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纵向拉伸装置,包括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拉伸辊S,所述拉伸辊S包括沿隔膜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拉伸辊S1,S2,…,Sn,n为拉伸辊的个数,所述纵向拉伸装置还包括第一压辊A和第二压辊B,所述第一压辊A包括第一压辊A1,A2,…,An,所述第二压辊B包括第二压辊B1,B2,…,Bn,拉伸辊Sj和第一压辊Aj以及第二压辊Bj对应设置,1≤j≤n,所述拉伸辊Sj分别具有隔膜开始接触辊面的第一切点Cj和隔膜即将脱离辊面的第二切点Dj,所述第一压辊Aj、所述第二压辊Bj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拉伸辊Sj的第一切点Cj、第二切点Dj处以使仅位于所述第一压辊Aj、所述第二压辊Bj之间的隔膜和所述拉伸辊Sj的辊面接触且随所述拉伸辊Sj同步输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点Cj在所述第一压辊Aj的轴心线和所述拉伸辊Sj的轴心线所处的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切点Dj在所述第二压辊Bj的轴心线和所述拉伸辊Sj的轴心线所处的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纵向拉伸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拉伸辊A转动的电机。

优选地,n≥4。

更优选地,拉伸辊S3低于其它的拉伸辊。

优选地,拉伸辊Si+1的转速大于拉伸辊Si的转速,1≤i≤n-1,

优选地,所述拉伸辊S1之前还设置有过渡辊T。

更优选地,所述过渡辊T低于所述拉伸辊S1。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每个拉伸辊上对应设置双压辊,可以较好地隔断张力,纵向拉伸更有效;

隔膜与拉伸滚的辊面贴附会更好,拉伸时隔膜与辊面也不会存在摩擦,较好地减少辊面对膜面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纵向拉伸装置;

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纵向拉伸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拉伸装置,其用于锂电池隔膜的制造。参照附图2所示,包括拉伸辊S、压辊A和B,拉伸辊和压辊都可分别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其中拉伸辊S为由电机驱动转动的主动辊,压辊A和B为从动辊,隔膜10自拉伸辊和压辊之间穿过,经由拉伸辊进行纵向拉伸,通过压辊对隔膜10的张力进行隔断。

所述拉伸辊S包括沿隔膜10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拉伸辊S1,S2,…,Sn。其中,n为拉伸辊的个数,即n为正整数。拉伸辊Si+1的转速大于拉伸辊Si的转速,1≤i≤n-1。隔膜10沿其输送方向自前至后依次饶设在各个拉伸辊的辊面上,后一拉伸辊的转速总是大于前一拉伸辊的转速(本文中的转速均是指辊面的线速度),因而隔膜10可沿其输送方向(即,纵向)被逐次拉伸。

所述第一压辊A包括第一压辊A1,A2,…,An,所述第二压辊B包括第二压辊B1,B2,…,Bn,也就是说第一压辊的个数、第二压辊的个数分别和拉伸辊的个数相同。拉伸辊Sj和第一压辊Aj以及第二压辊Bj对应设置,1≤j≤n。每个拉伸辊上对应设置两个压辊,通过两个压辊对经过该接触辊的隔膜10进行两次张力隔断。

拉伸辊S1之前还设置有过渡辊T。

所述拉伸辊Sj分别具有隔膜10开始接触辊面的第一切点Cj和隔膜10即将脱离辊面的第二切点Dj。换而言之,隔膜10在第一切点Cj处才开始和拉伸辊Sj的辊面接触,在和接触辊Sj的辊面贴附一段距离后,在第二切点Dj处开始脱离接触辊Sj的辊面,然后进入下一拉伸辊或下一工序。而,第一压辊Aj、第二压辊Bj分别对应设置在拉伸辊Sj的第一切点Cj、第二切点Dj处,以使仅位于所述第一压辊Aj、所述第二压辊Bj之间的隔膜10和拉伸辊Sj的辊面接触、贴附,且能够随所述拉伸辊Sj同步输送,而不会和拉伸辊的辊面产生相对移动,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无摩擦,减少辊面对膜面的损伤。

进一步地,第一切点Cj在第一压辊Aj的轴心线和拉伸辊Sj的轴心线所处的平面内,第二切点Dj在第二压辊Bj的轴心线和拉伸辊Sj的轴心线所处的平面内。应当注意,每个拉伸辊都具有第一切点和第二切点。实际上,第一切点、第二切点相当于位于拉伸辊之间(或过渡辊T和拉伸辊S1)的直线段隔膜10和接触辊相交的切点。具体对应到附图2中,如,对于拉伸辊S1来说,第一切点C1为过渡辊T、拉伸辊S1间的直线段隔膜10和拉伸辊S1相交的切点,第二切点D2为拉伸段S1、S2间的直线段隔膜10和拉伸辊S1的切点;对于拉伸辊S3来说,第一切点C3为拉伸辊S2、S3间的直线段隔膜10和拉伸段S3的切点,第二切点D3为拉伸辊S3、S4间的直线段隔膜10和拉伸辊S3的切点;以此类推,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n≥4,也就是说包括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拉伸辊。其中,如附图2所示,拉伸辊S1、S2及S4基本持平设置,拉伸辊S3低于其它的拉伸辊(S1、S2及S4),过渡辊T也低于拉伸辊S1、S2及S4。隔膜10自过渡辊T下侧、拉伸辊S1左侧和第一压辊A1右侧之间、拉伸辊S1上侧和第一压辊B1下侧之间、拉伸辊S2上侧和第一压辊A2下侧之间、拉伸辊S2右侧和第二压辊B2左侧之间、拉伸辊S3左侧和第一压辊A3右侧之间、拉伸辊S3右侧和第二压辊B3左侧之间、拉伸辊S4左侧和第一压辊A4右侧之间、拉伸辊S4上侧和第二压辊B4下侧之间依次穿过。拉伸辊S1、S2及S4的直径基本一致,第一压辊A1、A2、A3和A4以及第二压辊B1、B2、B3和B4的直径基本一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