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88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单车的电源技术,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中,电单车以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目前已遍布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中。但现有的电单车的电池组大都采用铅酸电池,少部分使用锂电池,而且电池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焊接用导线固定连接各电池的电极,连接组成电池组,这种连接方式不仅非常麻烦,而且使得电池的维护也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包括电池箱,电池箱中安装有若干电池,所述的电池箱主要由顶部开口的主箱体以及与主箱体开口适配的箱盖组成,在主箱体中并列的设有若干电池插槽,在主箱体相对的外壁上分别固定有与电单车插接配合的正负电极,在每个电池插槽的槽底部间隔的固定有朝向开口延伸的正负电连接插针,在电池的底部对应的开设有与电连接插针对应插接配合的电连接插孔,各正负电连接插针串联和/或并联并通过敷设于主箱体中的电连接线与对应的正负电极连接,在主箱体的顶部对应各电池插槽铰接有与电池顶面对应挡止配合的定位压板,在各电池插槽的槽底部固定有与电池顶压配合的塔型弹簧。

所述电池插槽由凸设于主箱体相对内壁上的凸棱隔成。

在所述主箱体相对的两侧箱壁顶部分别设有外翻沿,所述正负电极分别设于相对的外翻沿底部。

所述的正负电极由对应设置的正负充电电极和正负放电电极组成。

在所述主箱体与箱盖之间对应的设有定位插套配合的定位柱与定位孔。

所述的电池为高倍率石墨烯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电池在装配到电池箱中的过程中电池固定与电池连接同步完成,在取出电池时通过塔型弹簧可以自动将电池顶出,并可以根据电单车所需要的电流和电压在电池箱中安放相应数量的电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电单车电池组连接麻烦、维护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插装式电单车专用电池组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该电池组主要由电池箱及安装于电池箱中的若干电池组成,其中,电池箱主要由顶部开口的主箱体1以及与主箱体1开口适配的箱盖2组成,在主箱体1中并列的设有若干电池插槽3,每个电池插槽3对应插装一个电池12。本实施例中,其是在主箱体1相对的内壁上的分别间隔的设有若干凸棱4,相对的两个凸棱4为一组,若干组凸棱4将主箱体1的内腔隔成电池插槽3。

在主箱体1相对的外壁上分别固定有与电单车插接配合的正负电极8,在每个电池插槽3的槽底部间隔的固定有朝向开口延伸的正负电连接插针5,在电池12的底部对应的开设有与电连接插针5对应插接配合的电连接插孔,各正负电连接插针5串联和/或并联并通过敷设于主箱体1中的电连接线(图中未视出)与对应的正负电极8连接,本实施例中,其是在主箱体1相对的两侧箱壁顶部分别设有外翻沿11,该正负电极8分别设于相对的外翻沿11的底部,为方便电池箱与电单车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正负电极8均采用电连接柱结构;进一步,为了使电池箱的充放电分开进行,本实施例中,正负电极8是由对应设置的正负充电电极80和正负放电电极81组成,正负充电电极80、正负放电电极81与电连接插针5之间的连接通过控制器(图中未视出)控制。

在主箱体的顶部对应各电池插槽3铰接有与电池12顶面对应挡止配合的定位压板9,在各电池插槽3的槽底部固定有与电池12顶压配合的塔型弹簧13,通过定位压板9可以将插装于电池插槽3中的电池12固定,避免电池12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震动而脱出,确保电池12的工作稳定,塔型弹簧13具有压缩后体积小的特点,当需要取出电池12时,转动定位压板9,使定位压板9脱离与电池12的挡止配合,电池12即可在塔型弹簧13的作用下向上弹出,方便用手抓取。

此外,为方便电池箱的装配固定,其在主箱体1与箱盖2之间还对应的设有定位插套配合的定位柱7与定位孔6,本实施例中,定位柱7固定在箱盖2的底部,定位孔6开设于主箱体1相对两侧的外翻沿11上。

具体应用中,上述的电池12可以采用高倍率石墨烯电池,石墨烯电池具有快充快放、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由若干小容量石墨烯电池组成电单车专用电池组相对于传统电池,可以缩小电池组的体积,从而以更小的容量输出更大的电流,确保电单车的顺利起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