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03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无触点开关,是一种由微控制器和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新型开关器件,依靠改变电路阻抗值,阶跃地改变负荷电流,从而完成电路的通断,然而现有的无触点开关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不能快速散出去,会减少无触点开关的使用寿命,因此,发明一种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包括无触点开关本体,所述无触点开关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有固定螺栓孔,所述无触点开关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壳体内壁和壳体外壁,所述壳体内壁和壳体外壁之间通过散热翅片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设有过滤网,所述散热壳体的外侧开有出风口,所述散热壳体的上端开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无触点开关本体的两侧面均匀开有散热孔,且散热孔被散热壳体覆盖。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壳体外壁和散热翅片的材质为金属铜材质,且散热翅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壳体内壁和壳体外壁之间固定。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与进风口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与无触点开关本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通过在无触点开关本体的两侧设置的散热壳体,散热壳体由壳体内壁、壳体外壁和散热翅片组成,并且壳体内壁和壳体外壁之间通过散热翅片固定,在散热壳体的上端设置的进风口,并且进风口上安装有鼓风机,在散热壳体的一侧设置的出风口,并且在出风口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在无触点开关本体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可以快速的通过散热壳体散出,提高了无触点开关本体的使用寿命,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提高开关装置的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触点开关本体、2固定座、3固定螺栓孔、4散热壳体、5壳体内壁、6壳体外壁、7电机、8散热孔、9进风口、10鼓风机、11过滤网、12散热翅片、13散热风扇、14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包括无触点开关本体1,所述无触点开关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开有固定螺栓孔3,所述无触点开关本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壳体4,所述散热壳体4包括壳体内壁5和壳体外壁6,所述壳体内壁5和壳体外壁6之间通过散热翅片12连接,所述壳体内壁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3,所述散热风扇13的外侧设有过滤网11,所述散热壳体4的外侧开有出风口14,所述散热壳体4的上端开有进风口9,所述进风口9上安装有鼓风机10。

进一步地,所述无触点开关本体1的两侧面均匀开有散热孔8,且散热孔8被散热壳体4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5、壳体外壁6和散热翅片12的材质为金属铜材质,且散热翅片1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壳体内壁5和壳体外壁6之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10与进风口9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体4与无触点开关本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内壁5上。

工作原理:该动态无触点开关装置,使用时,通过在无触点开关本体1的两侧设置的散热壳体4,散热壳体4由壳体内壁5、壳体外壁6和散热翅片12组成,并且壳体内壁5和壳体外壁6之间通过散热翅片12固定,在散热壳体4的上端设置的进风口9,并且进风口9上安装有鼓风机10,在散热壳体4的一侧设置的出风口14,并且在出风口14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在无触点开关本体1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可以快速的通过散热壳体4散出,提高了无触点开关本体1的使用寿命,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提高开关装置的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