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天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215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天线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卷可绕,可用于地下管道示踪用的柔性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天线的线圈都是以立面管道的形式存在,好处是磁力强且均匀,缺点是不能变形。在探测地下管道时,常常需设置可被地上定位设备探测感知到的电子标识器,一般也称为天线单元。常规的天线单元也是以管道线圈的形式存在,这些天线单元能单独存在,独立使用,因此常常单个地被埋设于地下,比较不方便,而且埋设前的保管和运输也是件比较麻烦的事。现阶段缺少一种能快捷方便铺设地下管线的天线单元的装置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卷可绕,适用于地下管道示踪用的柔性天线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柔性天线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谐振电路或带谐振电路的RFID芯片;所述柔性天线为金属线环绕成平面螺旋状,用于发射和感应电磁场;所述平面螺旋状的金属线由形变记忆低的多股漆包线制成,可使所述天线单元可卷可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面螺旋状的柔性天线盘绕的螺旋圈在5-50圈,直径在5-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单元粘附成包容在上覆面和下覆面之间的柔性天线电路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覆面为印刷层,下覆面为带粘性衬底的粘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刷层是自粘牛皮纸或防水的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天线单元的线圈为平面螺旋状,因此可以粘合成一张纸上,可卷可绕,可折叠;多个柔性天线单元也可以以排列方式粘合到一条纸卷上,成为柔性示踪带,方便运输和保管。使用时,既可以单独撕下单个的天线单元作独立使用,也可以整卷示踪带铺展开来一起埋设于地下使用,施工和维护都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中:1底板、2柔性示踪带、3上覆面、4柔性天线电路层、5下覆面、6天线单元、6-1柔性天线、6-2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天线单元6由盘旋围绕成平面螺旋状的柔性天线6-1和电路板6-2二部分组成。柔性天线6-1采用金属线环绕成平面螺旋状,一般是采用形变记忆低的多股漆包线制成,可卷可折不受影响;盘绕的螺旋圈一般在5-50圈,直径在5-35cm,在本具体例中采用的是18圈和9cm直径;柔性天线6-1用于发射和感应电磁场;电路板6-2可以有二种结构型式,一种是用作谐振电路的电路板,谐振电路通过天线发送电磁信号用于识别;一种是带谐振电路的RFID芯片,RFID芯片通过天线发送数字编码信号用于识别。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作为柔性天线电路层4与上覆面3和下覆面5一起包覆成为一种柔性示踪带2,并粘合在地下管道上方的保护底板1的表面上。其中,上覆面3采用自粘牛皮纸或防水的塑料制成为印刷层,可印刷与该点定位相关的信息及记号;下覆面5为带粘性衬底的粘胶层,粘性衬底可以为化学胶水形成的黏贴带,与底板1表面粘胶为一体使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在柔性天线电路层4上,间隔排列设置着若干个可供外部定位器探测的本实用新型天线单元6,这些天线单元6是彼此独立工作,互不相联的,因此不会发生柔性天线电路层4一有断裂就不工作的情况,而且柔性示踪带2的段与段之间无需专门的驳接,割断使用很方便。外部的定位器能接收从本实用新型天线单元6上的柔性天线6-1所发出的无线信号,从而识别并读取电路板6-2所在的位置以及信息;本实用新型天线单元6之间的间隔越小,示踪密度就越大,显示就越连续。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