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石墨烯新型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5265阅读:27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体,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石墨烯新型接地体。



背景技术:

国内的防雷接地系统大部分采用金属材料接地,如镀锌钢绞线、角钢等,金属材料埋在地下容易腐蚀,使用寿命短。很多地区还采用石墨接地模块来解决腐蚀问题,但是石墨接地模块的电阻不稳定,耐放电效果差。背景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有两点。1、金属材料易腐蚀,使用寿命短;2、石墨的导电效果受环境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石墨的导电效果受环境影响大,接地模块的电阻不稳定,耐放电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柔性石墨烯新型接地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石墨烯新型接地体,包括石墨烯导体芯和石墨烯编制包层,所述石墨烯编制包层包设在所述石墨烯导体芯的外侧,所述石墨烯导体芯包括若干根相互绞合的石墨烯导电丝线,每根石墨烯导电丝线均包括半导电聚乙烯丝线,所述半导电聚乙烯丝线的表面涂设有石墨烯层,所述半导电聚乙烯丝线的内部空隙处也渗透有石墨烯颗粒。根据使用场合的具体要求和电阻指标,确定柔性石墨烯接地体的导电丝线直径、导电丝线的根数和接地体外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半导电聚乙烯作为载体,表面热覆纳米石墨烯,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导电性能优于所有金属材料,纳米石墨烯可以在热态下渗入半导电聚乙烯内部,使半导电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表面渗入石墨烯的半导聚乙烯,其电阻率可与金属铜相当。再将多根石墨烯导电聚乙烯绞合在一起,形成圆形导体形状,制成柔性石墨烯新型接地体。具有1. 电阻稳定、不受环境影响。2. 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3. 具有柔韧性、方便安装使用。4、无毒、无污染、安全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半导电聚乙烯丝线为直径1.0mm-4.0mm圆形半导电聚乙烯丝线。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编制包层由单层半导电聚乙烯丝线编制,石墨烯编制包层的内侧均涂设有石墨烯层。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导体芯内还包括有若干镀锌钢绞线,所述镀锌钢绞线与所述石墨烯导电丝线相互绞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部分的镀锌钢绞线作为辅助,进一步克服了石墨烯导电丝线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镀锌钢绞线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石墨烯导电丝线数量的1/2。本实用新型这样设置,杜绝了过多加入镀锌钢绞线导致的柔性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半导电聚乙烯作为载体,表面热覆纳米石墨烯,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导电性能优于所有金属材料,纳米石墨烯可以在热态下渗入半导电聚乙烯内部,使半导电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表面渗入石墨烯的半导聚乙烯,其电阻率可与金属铜相当。1. 电阻稳定、不受环境影响。1. 电阻稳定、不受环境影响。2. 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3. 具有柔韧性、方便安装使用。4、无毒、无污染、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墨烯导体芯,2、石墨烯编制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柔性石墨烯新型接地体(参见附图1),包括石墨烯导体芯1和石墨烯编制包层2,所述石墨烯编制包层包设在所述石墨烯导体芯的外侧,所述石墨烯导体芯包括若干根相互绞合的石墨烯导电丝线,每根石墨烯导电丝线均包括半导电聚乙烯丝线,所述半导电聚乙烯丝线的表面涂设有石墨烯层,所述半导电聚乙烯丝线的内部空隙处也渗透有石墨烯颗粒。所述半导电聚乙烯丝线为直径1.0mm-4.0mm圆形半导电聚乙烯丝线。所述石墨烯编制包层由单层半导电聚乙烯丝线编制,石墨烯编制包层的内侧均涂设有石墨烯层。本实施例是采用半导电聚乙烯作为载体,表面热覆纳米石墨烯,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导电性能优于所有金属材料,纳米石墨烯可以在热态下渗入半导电聚乙烯内部,使半导电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表面渗入石墨烯的半导聚乙烯,其电阻率可与金属铜相当。1. 电阻稳定、不受环境影响。1. 电阻稳定、不受环境影响。2. 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3. 具有柔韧性、方便安装使用。4、无毒、无污染、安全环保。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石墨烯导体芯内还包括有若干镀锌钢绞线,所述镀锌钢绞线与所述石墨烯导电丝线相互绞合。所述镀锌钢绞线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石墨烯导电丝线数量的1/3。本实施例采用了部分的镀锌钢绞线作为辅助,进一步克服了石墨烯导电丝线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也杜绝了过多加入镀锌钢绞线导致的柔性下降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