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2721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设备的发展,对通信信号的覆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使用需求,通信营运商也在不断加大建立通信基站的密度,使通信网络覆盖更广,信号更强。但是,现有的通信天线大多裸露在外,与周边环境不协调,造成环境杂乱,同时信号损失较大,在安装时也会存在安装不变造成居民不满等问题。现有技术也存在一些美化天线,但是此类美化天线并未对基础进行美化,导致建设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模块,所述的配重模块内设有配重物,所述的配重模块顶面中部固定设置柱形罩体,所述的柱形罩体中固定设置天线系统,所述的柱形罩体顶部固定设置避雷针。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模块顶面中部设有罩体固定部,所述的柱形罩体底部设有固定边,通过所述的固定边与罩体固定部固定将柱形罩体与配重模块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系统包括固定在柱形罩体上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抱箍、固定在抱箍上的天线抱杆以及固定在天线抱杆上的天线。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罩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的顶盖中部固定设置避雷针。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罩体侧面设有维修门。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模块包括钢框架结构。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的面积大于柱形罩体的顶面面积。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框架结构内设置配重物,所述的配重物为模块式水泥块。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结构外包覆设置面板构成密封盒体,所述的密封盒体顶面设置一组密封翻盖,所述的密封盒体内填充配重物。

所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翻盖设置在配重模块与柱形罩体连接处的外侧四周。

上述的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可设置在小区或公园内装饰成为周围环境相符的装饰物体,消除附件居民的抵触心理;另外,该配重美化天线,对基础进行了美化和改造,不仅使得基础与整体协调,而且方便了基础和整体的建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配重美化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配重美化天线的配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配重美化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配重美化天线的配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避雷针;2-顶盖;3-柱形罩体;301-固定边;302-维修门;4-配重模块;401-密封盒体;402-罩体固定部;403-密封翻盖;404-框架结构;405-模块式水泥块;5-天线系统;501-固定架;502-抱箍;503-天线抱杆;504-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包括配重模块4,配重模块4内设有配重物,配重模块4顶面中部固定设置柱形罩体3,柱形罩体3中固定设置天线系统5,柱形罩体3顶部固定设置避雷针1。其中天线系统5具体包括固定在柱形罩体3上的固定架501、固定在固定架501上的抱箍502、固定在抱箍502上的天线抱杆503以及固定在天线抱杆503上的天线504。固定架501可以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角钢构成。

配重模块4具体包括钢框架结构404,该钢框架结构404可以为方形框架、圆形框架或其它形状的框架结构。该钢框架结构404外包覆设置面板构成密封盒体401,密封盒体401顶面设置一组密封翻盖403,密封翻盖403与密封盒体401顶面铰接配合,密封盒体401内填充配重物,用于配重。该配重物可以为沙子、石子等颗粒状配重物。作为优选结构,密封翻盖403设置在配重模块4与柱形罩体3连接处的外侧四周。

配重模块4顶面中部设有罩体固定部402,具体可以为一圈带固定孔的角钢结构,

柱形罩体3底部设有固定边301,同样,该固定边301上也带有固定孔,固定边301与罩体固定部402通过螺栓固定从而使得柱形罩体3与配重模块4固定在一起。

柱形罩体3为方形柱、圆形柱或其它形状的柱形结构。为了美观效果,柱形罩体3顶部设有顶盖2,顶盖2的面积大于柱形罩体3的顶面面积,顶盖2中部固定设置避雷针1。为了方便安装和维修,柱形罩体3侧面设有维修门302。

实施例2

如图3和4所示,一种配重式美化天线与实施例1的差别就是配重模块4不同。该实施例中配重模块4仅为钢框架结构404,在该钢框架结构404中直接设置配重物,配重物为模块式水泥块40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