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高低频混装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85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高低频混装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电、高低频混装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信号、高频信号、供电信号、低频电信号分别由不同的连接器传输,使用时有诸多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电、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应用于飞机内部电子设备、精密仪器间光、电传输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包括插头压板、插头壳体、光纤插针、插针绝缘体、高频插针、低频供电插针、低频信号插针、定位套;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插头压板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所述插头壳体内部的一侧连接插针绝缘体,所述光纤插针与所述插针绝缘体通过铍青铜卡爪固定,所述高频插针与所述插针绝缘体固定连接,所述高频插针露出所述插头壳体的部分为L型结构,所述低频供电插针和低频信号插针通过所述定位套与所述插针绝缘体固定连接。

所述高频插针露出所述插头壳体部分的尾部在空间上垂直于所述低频供电插针。

所述高频插针的外壁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嵌入所述插针绝缘体的凹槽中。

所述光纤插针为6个。

所述低频供电插针为8个。

所述低频信号插针为90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光纤信号、高频信号、供电信号、低频电信号同时集成在一个连接器中,且该连接器的体积很小,重量轻,完全可以适用于未来相关产品的体积小、重量轻、多信号的传输信息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高频插针采用弯式直角设计,实现前松后取功能,同时为保证高频插针不转动,插针绝缘体与8个高频插针间采用凹陷式结构设计,该结构即可以将高频插针固定在插针绝缘体内,又能保证高频插针不转动及窜动。

3、本实用新型在插针绝缘体上还分布了8个低频供电插针和90个低频信号插针,所有的低频插针与插针绝缘体间均采用定位套的结构进行固定,该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有利于该一种光电、高低频混装连接器的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插头壳体与插头压板间采用铆钉铆接固定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3为光纤插针与插针绝缘体采用相应铍青铜卡爪固定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4为高频插针采用弯式直角设计的侧视方向示意图;

图5为插针绝缘体与高频插针间采用凹陷式结构设计的侧视方向示意图;

图6插针绝缘体与低频供电插针、低频信号插针间采用定位套的结构设计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其中,1为铆钉、2为插头压板、3为插头壳体、4为光纤插针、5为插针绝缘体、5’为铍青铜卡爪、6为高频插针、6’为印刷线路板、6”为凹槽、7为低频供电插针、8为低频信号插针、9为定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电、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包括插头压板2、插头壳体3、光纤插针4、插针绝缘体5、高频插针6、低频供电插针7、低频信号插针8、定位套9;所述插头壳体3与所述插头压板2通过铆钉1铆接固定,所述插头壳体3内部的一侧连接插针绝缘体5,所述光纤插针4与所述插针绝缘体5通过铍青铜卡爪5’固定,所述高频插针6与所述插针绝缘体5固定连接。所述高频插针6采用弯式直角设计,露出所述插头壳体3的部分为L型结构,所述低频供电插针7和低频信号插针8通过所述定位套9与所述插针绝缘体5固定连接。所述高频插针6露出所述插头壳体3部分的尾部在空间上垂直于所述低频供电插针7。

高频插针6与插针绝缘体5采用凹陷式结构设计,所述高频插针6的外壁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嵌入所述插针绝缘体5的凹槽6”中,该结构既可以将高频插针6固定在插针绝缘体5内,又能保证高频插针6不转动及窜动。高频插针6的外表面有几个凸起结构,类似燕尾槽结构,但是结构正好相反,燕尾槽是凹槽,本结构是凸起,通过与插针绝缘体5上的开槽过盈配合来固定同轴接触体,从而实现小空间高密度接触件,使连接器体积更小,密度更好

所述高频插针6的前松后取是指通过专用的取送工具,在连接器的前端对接面将取送工具插入孔腔,收缩固定卡爪,将接触体从连接器的尾部取出进行维修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插针4为6个,所述低频供电插针7为8个,所述低频信号插针8为90个。所有的低频供电插针7和低频信号插针8与插针绝缘体5间均采用定位套9的结构进行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