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189发布日期:2018-08-14 18:0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器具在无水状态下起到干烧保护并不可自复位作用的器件,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电热水壶、车载杯、养生壶、炒锅等小家电使用越来越普及,对于电器的安全也越加的重视,因此,如电热水壶或茶壶等,人们在清洗过程中,如不小心触碰到通电开关,导致水壶内没水的情况下接通开关,使得水壶一直处于无水干烧,极容易导致水壶起火,引发安全事故,或着在烧水过程中,各种控制开关失灵的情况下,从而导致无水干烧等,所以,需要有一种能起到多重保护、且保护后不会自动复位的器件,即便开关失灵或者保护失灵的情况下,始终有一个保护能起到作用,现有市场上用于干烧保护的器件种类较多,大部分只是起到常规保护作用,无法保证100%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好、寿命长,保证器具在干烧时能百分百的起到保护且保护后不会自动复位的器件。

本实用新型于烧非自复位保护器的技术方案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主要由塑料外壳、熔断杆、支架、顶柱、顶柱弹簧、自锁弹簧、盖帽、瓷棒架、瓷棒、铁架、双金属片、N极铜圈、N极导电片、N极固定架、L极铜圈、L极导电片、L极固定架、中心轴、熔断弹簧组成,所述的塑料外壳正面有圆环形状的筋,筋的内外侧分别装配有所述的N极铜圈和L极铜圈,塑料外壳中心处留有一中心孔,塑料外壳的内部有一平面,所述L极导电片和所述L极固定架分别装配在塑料外壳内部平面的相应卡槽内,L极导电片和L极固定架通过各自的触点相连,同时L极导电片和L极铜圈通过铆接也处于相连接,所述N极导电片和所述N极固定架分别装配在塑料外壳内部平面的相应的卡槽内,N极导电片和N极固定架通过各自的触点相连,同时N极导电片和N极铜圈通过铆接连接,所述的顶柱装配在塑料外壳内部平面的相应卡槽内,其顶柱的上端装有所述的顶柱弹簧,所述自锁弹簧则装配在塑料外壳内部平面的柱体卡槽内,使得自锁弹簧的一端搭在所述L极导电片上,并在柱体卡槽的上端装配有所述的盖帽,所述熔断杆则通过所述支架上的柱体装配在支架上,支架则装配在塑料外壳内部平面的相应卡槽内,使得熔断杆的一端位于N极导电片上方,在所述熔断杆和塑料外壳内部平面之间装配有所述的熔断弹簧,所述瓷棒架则装配在塑料外壳内部平面的相应卡槽内,使得瓷棒架位于L极导电片上方,所述瓷棒则装入瓷棒架后骑在L极导电片上,所述的铁架则通过塑料外壳外侧边上的四个支架固定在塑料外壳的端面上,其铁架上装配有所述的双金属片和中心轴,装配后使得双金属片处于瓷棒的上方,中心轴则和塑料外壳的中心孔配合。

所述的顶柱,其一侧为斜面,上端面装配有顶柱弹簧,在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和下座配合后,下座把顶柱顶起,自锁弹簧才能在高温片通过瓷棒的作用把L导电片上的触点和L极固定架上的触点分离,同时自锁弹簧则卡入L极导电片和瓷棒架支架的缝隙内,使得L极导电片上的触点和L极固定架上的触点在不受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永远处于分离状态,起到断电保护作用,只有在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和下座分离时,所述的顶柱在顶柱弹簧的作用下,把顶柱下压,使得顶柱上的斜面作用在自锁弹簧上,把自锁弹簧推出L极导电片和瓷棒架之间的缝隙,使得L极导电片和L极固定架上触点重新复位,处于连接状态。

所述的熔断杆一端有一凸点,熔断杆和支架装配并装入塑料外壳后,在熔断弹簧的作用下,熔断杆绕支架上的柱体翘动,并作用在N极导电片上,使得N极导电片和N极固定架上的触点处于分离状态,只有把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装入发热元件或相应的器具后,使得熔断杆上的凸点压下后,让熔断杆的另外一端面悬空于N极导电片上方,N极导电片上的触点和N极固定架上的触点才会处于接触状态。

所述熔断杆其材料为熔点在220-270摄氏度之间的材料。

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的保护效果好、使用安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正面立体效果图。

图2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内部俯视图。

图3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内部立体效果图。

图4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反面立体效果图。

图5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和下座配合示意图。

图6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的熔断杆立体效果图。

图7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装配发热元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如图1-图5所示,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包括塑料外壳101、熔断杆211、熔断弹簧308、支架210、顶柱206、顶柱弹簧307、自锁弹簧202、盖帽207、瓷棒架203、瓷棒204、铁架401、双金属片402、N极铜圈103、N极导电片212、N极固定架213、L极铜圈104、L极导电片201、L极固定架205、中心轴105。

图1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正面立体效果图,所述的塑料外壳101正面有圆环形状的筋102,筋102的内外侧分别装配有所述的N极铜圈103和L极铜圈104,塑料外壳101中心处留有一中心孔,装配有所述的中心轴105。

图2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内部俯视图,图3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内部立体效果图,所述L极导电片201和所述L极固定架205分别装配在塑料外壳101内部平面214上相应的卡槽内,使得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处于相连状态,并使得L极导电片201和L极铜圈104通过铆接连接在一起,所述N极导电片212和所述N极固定架213分别装配在塑料外壳101内部平面214上相应的卡槽内,使得N极导电片212上触点303和N极固定架213上触点302处于相连状态,同时N极导电片212和N极铜圈103通过铆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顶柱206装配在塑料外壳101平面上的相应卡槽内,其顶柱206的上端装有所述的顶柱弹簧307,所述自锁弹簧202则装配在塑料外壳101内部平面214上的相应圆柱卡槽内,并在圆柱的上端套入所述的盖帽207,防止自锁弹簧202松动,也可使用螺钉等锁紧器件把自锁弹簧202固定在塑料外壳101内,自锁弹簧202的一端搭在L极导电片201上,所述瓷棒架203则装配在塑料外壳101平面上的相应卡槽内,使得瓷棒架203位于L极导电片201上方,并让瓷棒架203的下平面和L极导电片201之间留有间隙,瓷棒204则装入瓷棒架203后骑在L极导电片201上,所述熔断杆211则通过所述支架210上的杆子301装配在支架210上,支架210则装配在塑料外壳101内部平面214的相应卡槽内,装配后使得熔断杆211的一端位于N极导电片212上方,在熔断杆211和塑料外壳101内部平面214之间装配有所述的熔断弹簧308,图4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反面立体效果图,所述的铁架401其上装配有所述的双金属片402,并在铁架401的中心位置,装配有中心轴105,并通过铆接固定,铁架401和塑料外壳101的外侧边上的四个支架配合,并采用铆接方式使得铁架401和塑料外壳101紧固,也可通过螺丝等锁紧装置固定,装配后,使得装配在铁架401上的双金属片402位于瓷棒204的正上方。

图5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和下座配合示意图,所述的顶柱206,其一侧为斜面306,上端面装配有顶柱弹簧307,在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和下座501配合时,下座501会把顶柱206顶起,让顶柱206的斜面306离开自锁弹簧202后,自锁弹簧202才能在双金属片402感应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自身形变后作用在瓷棒204上,再通过磁棒204把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分离,使得L极导电片201和瓷棒架203下平面的间隙变大,同时自锁弹簧202通过自身的弹力卡入L极导电片201和瓷棒架203下平面之间的间隙,使得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始终处于分离状态,防止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在双金属片402复位后再次相连,起到自锁的作用,并且只有在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和下座501分离时,顶柱206在顶柱弹簧307的作用下,把顶柱206下压,使得顶柱206上的斜面306作用在自锁弹簧202上,把自锁弹簧202推出L极导电片201和瓷棒架203之间的间隙,使得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重新复位后处于相连状态。

图6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的熔断杆立体效果图,所述的熔断杆211主体为长方体,其一端的上平面伸出有一凸点209,其也可为圆柱体、长方体或别的别的形状,熔断杆211材料为220-270度熔点的溶体,一端下平面有用于装配熔断弹簧308圆孔601,主体中间部分有一圆孔和所述的支架210上的杆子301配合,在熔断弹簧308的作用下,使得熔断杆211如跷跷板一样,绕着支架210上的杆子301翘动,熔断杆211上的凸点209则高出铁架401,用于和发热元件601接触。

在具体实施例中,图7是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装配发热元件示意图,把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装配于发热元件601后,熔断杆211上的凸点209在接触发热元件的平面后,让熔断杆211的一端602悬空于N极导电片212,使得N极导电片212和N极固定架213上的一组触点处于常闭状态,把干烧非自复位保护器放入下座501后,使发热元件601在无水的情况下干烧,使得发热元件601的温度持续升高,正常的情况下,发热元件601在达到一定的温度下,装配在铁架401上的双金属片402自身形变后,通过瓷棒204把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分离,在L极导电片201和瓷棒架203下平面的间隙变大后,自锁弹簧202则卡入间隙,使得L极导电片201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始终处于分离状态,防止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在双金属片402复位后再次相连,起到断电自锁的作用,且只有把干烧保护器拿出下座501后,在顶柱弹簧307的作用下,把顶柱206下压,使顶柱206的斜面306作用在自锁弹簧202上,把自锁弹簧202推出L极导电片201和L极固定架205之间的间隙,使得L极导电片201上的触点304和L极固定架205上的触点305重新相连,起到复位的作用,此为第一重保护,上述的情况如果双金属片402失灵的情况下,发热元件601的温度会再持续的升高,由于熔断杆211的凸点209是顶在发热元件601表面上,在达到熔断杆211的熔点温度时,熔断杆211上的凸点209熔化后,在熔断弹簧308的作用下,让熔断杆211绕支架210上的杆子301旋转,使得熔断杆211的一端602下压在N极导电片212上,把N极导电片212上的触点303和N极固定架213上的触点302分离,起到断电保护的作用,此为第二重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