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9671发布日期:2018-06-23 01:1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车用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紧张,新能源汽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主要由电池系统提供主要能源,整个系统的能源传输由高压电气系统负责传输。车用电池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更为重要,需要对车用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电池温度的电池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池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绝缘壳体、测量系统、环氧树脂,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导线以及热敏电阻,该导线与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安装凹部,所述热敏电阻位于该安装凹部,所述环氧树脂与所述热敏电阻相固定设置,所述电池为柱状设置,该电池具有被检测部,该被检测部与所述热敏电阻相对设置,所述热敏电阻感应所述被检测部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热敏电阻位于该绝缘壳体的安装凹部,而柱状设置的电池的被检测部与所述热敏电阻相对设置,所述热敏电阻感应所述被检测部的温度,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电池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温度传感器与电池相组合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温度传感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温度传感器的绝缘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100以及电池200,具体地温度传感器100可应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电池200的温度实时检测,温度传感器100包括绝缘壳体1、测量系统3、环氧树脂5,测量系统3包括导线31以及热敏电阻33,该导线31与热敏电阻33的一端电连接,绝缘壳体1包括安装凹部101,热敏电阻33位于该安装凹部101,环氧树脂5与热敏电阻33相固定设置,该温度传感器能够更为稳定地测量温度,本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能够感应电池的温度。

电池200为柱状设置,具体地,电池可为圆柱状设置,进一步电池可为圆柱状18650锂电池或26650锂电池或32650锂电池;本实施方式中,电池200具有被检测部201,该被检测部与热敏电阻33相对设置,热敏电阻33感应被检测部201的温度,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电池的温度。上述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33能够感应安装凹部内的物体温度或安装凹部内环境温度。环氧树脂5形成导热层51,该导热层位于热敏电阻33与电池200的外表层之间,该热敏电阻33与导热层直接接触,温度感测更为直接、可减少温度检测误差。

绝缘壳体1具有主体部11、固定部13,该固定部13自主体部的两侧一体延伸设置,从而形成收容凹槽102,固定部13与电池200之间紧固组装,可稳固地放置电池200在收容凹槽102内。安装凹部101为凹槽状设置,测量系统部分位于该安装凹部内,进一步具体来说热敏电阻33嵌设于安装凹部101内,而环氧树脂5包覆设置在该热敏电阻33外侧,并且导线31的第一端部311位于安装凹部101内,且该第一端部311与热敏电阻33的对应一端机械连接且电性连接,实现电性传输,用于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单元进行识别。导线31包括PVC绝缘层或交联PE绝缘层或铁氟龙绝缘层,所述导线为包含符合阻燃特性等级VW-1的导线芯;另一方面,热敏电阻33包括NTC芯片332与引线333,该NTC芯片与引线通过封装固定设置,所述NTC芯片与所述引线形成0204SMD标准封装结构或者形成PI薄膜封装结构,利用此类封装可靠性更好的方式进行固定成型。

收容凹槽102形成内凹设置,且该收容凹槽具有接触面103,热敏电阻33与导线31通过电阻焊或锡焊或电流焊或激光焊或氩弧焊方式焊接固定设置,两者连接更为稳固,且该接触面能够与电池外侧表面相接触。进一步地收容凹槽102形成内凹设置的曲面,该曲面作为上述接触面,该曲面具有抛物线构造,可以降低应力集中,且曲面与柱状电池贴合更好,提升该接触面与所述电池的外表层相接触的可靠性,有利于可牢固锁扣电池,实现绝缘壳体1与电池200之间的紧固组装。

绝缘壳体1具有开口部104,该开口部与安装凹部101相连通,导线31的自由区段311位于该开口部104内,导线31包括与该自由区段一体连接的延伸段312,绝缘壳体的导线引出一端1041不封胶,导线31的自由区段311位于该非封胶层处,导线可相对自由地布置,能防止导线被折断,即方便导线自由随意地弯曲而不破环导线内芯体的导电性能。

绝缘壳体1具有防脱部15,该防脱部包括对称设置的卡扣爪部151,该卡扣爪部151位于收容凹槽102的对称两侧,且该卡扣爪部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收容凹槽102的最大直径的一半;卡扣爪部151的具体设计通过CAE模拟,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