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金属化技术的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4899发布日期:2018-09-21 21:2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金属化技术的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综合性能稳定的电容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因为迎合了脉冲电压的特点,具有其它电容器所不能取代的优势。脉冲电压实际上是无数个高频的叠加,达到一个更极限的高峰,相当于交流电压。从电压特性上完全满足了脉冲电路对脉冲电容器的电压限制,薄膜电容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为金属化电极薄膜电容器,对薄膜电容器的结构及性能要求提高,对于设计不合理,制程管制不适当都会严重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和产品性能。现有的薄膜电容器在满足高压、高频、高脉冲的情况下,其体积大,造价贵,寿命受到限制,容易故障失效,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面金属化技术的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金属化技术的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芯子;及设置在电容芯子内的两级板层;所述的电容芯子两侧和两级板层之间安装有双面金属化镀层聚丙烯薄膜层;所述的电容芯子外周围设置有绝缘体聚丙烯层;所述的电容芯子两侧安装有铜镀锡电极柱;所述的导线端子连接铜镀锡电极柱向外伸出;所述的电容器由环氧树脂隔热填充,其最外围由PBT塑料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的所述的金属化聚丙烯膜交流电机电容器在额定正常电压200V至600VAC(50、60HZ),容量偏差正负5%到7%左右。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出端间耐电压为Ux≥2.0Un(VAC)5S无击穿,引出端与外壳间耐电压为AC≥2000V 10S无击穿。

进一步地,所述的使用温度范围为-30℃~+75℃绝缘电阻:引出端之间Rj·C≥3000MΩ.μF;引出端与处壳间Rj≥1000MΩ。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面金属化技术的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膜材料作为介质、体积、重量小、能耗低、发热少、温升低、工作寿命长、节能效果佳,适用于高频、高压、高稳定、高脉冲以及交流场合,过电压所造成的介质局部击穿能迅速自愈,恢复正常工作,使可靠性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1-电容芯子;2-环氧树脂隔热层;3-导线端子;4-PBT塑料外壳;5- 绝缘体聚丙烯层;6-铜镀锡电极柱;7-双面金属化镀层聚丙烯薄膜层;8- 两级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双面金属化技术的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芯子1;及设置在电容芯子1内的两级板层8;所述的电容芯子1两侧和两级板层8之间安装有双面金属化镀层聚丙烯薄膜层7;所述的电容芯子1 外周围设置有绝缘体聚丙烯层5;所述的电容芯子1两侧安装有铜镀锡电极柱6;所述的导线端子3连接铜镀锡电极柱6向外伸出;所述的电容器由环氧树脂隔热层2填充,其最外围由PBT塑料外壳4。

其中,所述的所述的金属化聚丙烯膜交流电机电容器在额定正常电压200V至600VAC(50、60HZ),容量偏差正负5%到7%左右;所述的引出端间耐电压为Ux≥2.0Un(VAC)5S无击穿,引出端与外壳间耐电压为AC≥ 2000V 10S无击穿;所述的使用温度范围为-30℃~+75℃绝缘电阻:引出端之间Rj·C≥3000MΩ.μF;引出端与处壳间Rj≥1000MΩ。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金属化技术的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膜材料作为介质、体积、重量小、能耗低、发热少、温升低、工作寿命长、节能效果佳,适用于高频、高压、高稳定、高脉冲以及交流场合,过电压所造成的介质局部击穿能迅速自愈,恢复正常工作,使可靠性大为提高。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